多校官宣:文科专业,停招!

孙成谈高考 2024-05-06 21:44:13

近期,韩国知名私立高校德成女子大学宣布,因学生人数逐渐减少,且人工智能化时代让教育环境有所改变,将从明年起停止招收法语语言文学系和德语语言文学系学生。

图 | 韩国德成女子大学计划停招法语、德语系

目前的一年级学生将是最后一届可以选择主修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因为按照德成女子大学的规定,学生在第一年的第二学期选择专业。同时,德成学校财团还决定设立一个新系,但具体专业和领域尚未明确,学生名额为259人。

多所高校,停招文科专业

据悉,德成女子大学建于1920年,建校已逾百年,这是韩国首尔地区第一次有大学同时取消2个语言专业科系,但并非首个宣布停招部分语言类专业的韩国高校。

早在去年,韩国外国语大学就已经停止首尔之外的龙仁校区的英语、日语等13个系的新生招生;釜山国立大学也在2024年停止德语、法语系的新生招生。

在中国台湾省,知名文科高校世新大学也曾传出中文系大学部将于2025年停招的消息。据悉,台湾世新大学中文系以往每年大一新生都有5、60人,但2023年仅26人,由于招生状况不佳,系方已开过内部会议,研拟在114学年起停招,不过后续还有很多程序要走。

图 | 台湾世新大学拟停招中文系

人文学科消失的阴云,同样笼罩在英国高校的上空:早在2021年,英国名校阿斯顿大学已经宣布关闭历史、语言和翻译学院;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坎布里亚大学宣布“停开英文学系”;伦敦南岸大学宣布取消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招生;朴茨茅斯大学裁掉了英语学院一半以上的系所……

今年3月,英国肯特大学宣布了一项重要决策,即将逐步淘汰六个学科领域的课程。这项调整影响到的学科包括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以及哲学和宗教研究。由于面临财政挑战,该校计划不再接纳上述课程的新生,并提出了裁减58名员工的提议。

图 | 英国肯特大学计划逐步淘汰6个学科的课程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多个文科专业也面临着被裁撤的命运。

据福布斯今年初报道,面对520万美元的预算缺口,位于密苏里州的芳邦大学将撤销包括精算学、艺术、全球研究、幼儿特殊教育、医疗管理和宗教研究等在内的多个本科专业,以及艺术、美术等研究生专业。在要裁撤的19个教职职位中,有5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老师。

图 | 美国芳邦大学发布“紧缩计划”

北卡罗来纳州的卫理公会大学则计划撤销30个教学职位,以及撤销多个学术项目和专业,包括美术、音乐、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特殊教育等,希望可以减少175万美元左右的开支,并将资源用于其他增长领域。

图 | 美国卫理公会大学计划裁撤多个文科专业

在我国,文科的处境同样险峻。以近五年所谓本科“红牌”专业为例,“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历史学”等文科专业屡屡上榜。

从2019年开始,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大学在自主招生中,取消了文科类专业的招录计划,其中就包括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等专业。

文科,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称,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

昔日占据专业半壁江山的文科,正走在岌岌可危的边缘线上。

文科维艰

招生人数越来越少,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了削减开支、维持日常运营,裁员、停办专业,甚至关闭院系,成为国外高校“断臂求生”的无奈之举。

而从各大高校的决策来看,人文学科总会最先出现在高校优化改革的中心。其根源或许在于,在功利主义的诱导下,专业的好坏与否,总是被视为与就业、薪水直接挂钩。

近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纪事》等不少机构都开展过有关高等教育价值何在的公众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后能找到工作,或者更进一步找到高收入工作”成为多数美国公众对高教价值坚定不移的信念。

不少美国高校公布的未来财政计划都提到,有限的资源要用到刀刃上去,重金投入的培养项目或专业一定是当今就业市场最紧俏、最受欢迎的。

在我国,文科的就业环境也早已被挤到了悬崖边上,#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 #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 #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与文科就业相关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反复剐蹭着文科生的无奈与心酸。

图 | 文科生求职,一把辛酸泪

而据《202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本科专业,前十位中没有一项文科专业,而收入不高的“红牌”专业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音乐表演等,均为文科专业。

倘若避开就业这条赛道,选择深造考研,文科生发现,困境依旧横亘在前方:在2024年研考国家线中,文学以365的高分再次领跑所有学科,连续11年位居第一。

在强调实用主义的当下,文科被赋予了和理工科完全不同的意义,显得虚无缥缈,无法落地。“文科无用论”的喧嚣从未停止。

人文日新

文科真的无用吗?显然并不是。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认为,缺乏人文教育的人,无论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关怀和社会的文明关注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下,教育部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图 | 2020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

新文科建设将会打破文科办学过于孤立化的局面,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专业壁垒,打破固化的高校科研制度管理,走向真正的交叉融合。

在新文科的引领下,近些年,地方政府、各大高校纷纷发力文科建设。

2023年10月,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十四五”期间,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现代金融、数字文旅、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全球治理等领域新增80个左右新文科专业。

同月,江苏省出台意见,提出优化本科高校文科专业布局,推动文科学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打造一流新文科专业。

图 | 江苏省:加快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

理工科打造形体,文科塑造灵魂,正是这些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事物,帮助人们认识自身,寻找意义。

在这个人人皆可创新的时代,技术的社会与文化影响成为了杀出重围的关键,而严格培训出来的人文主义的感受力也就成为了重要的资产。因为“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或许,依靠裁撤文科来维持高校运营,无异于自残式自救,效果终究是会打一个折扣。

未来,在人口下降、生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学校如何“保命”、人文学科如何自救,仍然需要全球高校的思考和应对。

2 阅读: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