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曾在很长时间里不被医学界重视,后来多个重量级的临床研究显示,大量疾病都与血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血栓逐步进入临床重点研究对象。
不必说血栓早期难发现、起病隐匿,也不必说血栓发病突然、病程轻重不一,更不必说血栓广泛存在于医院所有科室患者,单是讲一条后果,就能让医生和患者心头发紧:
血栓是目前全球致死率前三位的心脑血管类疾病——心梗、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原因,越是年龄大,越是有基础慢病,越是有心脑血管病史,越要重视预防血栓。
血栓本质是血流在血管里形成了“血脂块”,当血栓形成并足够大时,会像塞子一样堵住身体血管,硬生生减少或阻断血流,使相关脏器缺血出现多种症状。
老百姓熟悉的血栓有:堵在脑部颈部血管就是“脑梗”,堵在冠状动脉就是“心梗”,堵在肺部主通道就是“肺栓塞”,等等。
血栓是人体内很凶险、很隐蔽、很沉默的“杀手”,为了有效应对血栓,科学家从致病机理、开发药物、科普预防知识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积极探索。
按照民间的说法,判断可能是血栓的信号包括且不限于:肢体麻木、血压失稳、心烦胸闷、眩晕乏力、下肢行动不便、短暂失明、视物模糊、吐字不清、口鼻歪斜、半身大汗等。
由于众多异常症状里,以四肢活动不便、乏力、失稳、震颤等多见,所以有人形象总结出“血栓来临,手脚先知”的说法,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但从临床角度看,凡是已经出现血栓症状,包括麻、痛、肿、胀、闷、悸、瘫等表现,都已是血栓“兵临城下”,即将发起“致命攻击”了,太晚了一些,应该关口前移,在血栓刚出现苗头的时候,还没有长大成气候,就发现和预防,是最合适的。
如何及早发现血栓苗头?临床上用血液检测方法,有的人可能接触过凝血七项检查、凝血因子筛查等项目,它们都能反映血栓形成的状况,以及判断“大不大”、“险不险”等问题,属于血栓形成后的被动性检测,无法满足早期诊断要求。
目前更先进、更前沿的检测指标,是血栓分子标志物四项检测,俗称“血栓四大名捕”。
这四项分别叫:
血栓调节蛋白(TM)
凝血酶—抗凝血复合物(TAT)
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
名称都比较拗口晦涩,但它们是反映血栓开始出现、初步形成、逐步壮大的“信号灯”,是血栓早期判断的“金指标”。
血栓分子标志物四项检测,集中反映了凝血、纤溶、血小板、内皮四个部分的状况,只要促凝或抗凝失衡,就会引起血栓、出血或诱发血栓性疾病,所以,监测和分析这4个指标,十分直观和必要,具体是:
1、血栓调节蛋白(TM),它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如果数值升高,就提示血管内皮损伤了,最终会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这是血栓的原材料之一。
TM大多出现在动脉或静脉、淋巴管或毛细血管,正常参考值3.8—13.3TUmL,异常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凝血、自身免疫疾病、血管内皮受损等。
2、凝血酶—抗凝血复合物(TAT),凝血酶是止血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可导致血液凝固,形成血栓,TAT要一分为二地看,当需要止血时,它是正面的,不需要出现却添乱时,它是负面的。临床上,TAT以负面形象出现居多。
TAT升高,说明凝血酶合成增加,凝血系统激活,血栓作为副产品也出现了,正常参考值0—4.0ng/mL,异常升高提示血管内凝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倾向等。
3、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这类物质的功效刚好和TAT相反,它是溶解血液凝块,化开血栓的。换句话说,只有血栓出现了,PIC才会合成并展开工作。但PIC容易亢进,意味着降解血栓过度,后续会引起内出血,同样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
PIC是人体纤溶性的直接标志物,正常参考值0—0.8ng/mL,异常升高意味着血栓已形成,正在开展除栓作业,它还对恶性肿瘤诱发的血栓有预警作用。
4、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复合物(t-PAI-C),它是综合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纤溶系统工作的标志物,意味着已出现血栓,尚未形成气候,而且降解血栓的作业也在开展了,工作两头推进,哪一个占上风都不太好。
t-PAI-C的指标男女不同,男性0—17ng/mL,女性0—10.5ng/mL,异常升高,可及时预警静脉血栓栓塞、心梗等。
所以,这四项检测内容:TM是提示内皮损伤的,会启动凝血机制,引起血栓;TAT代表凝血酶出现,凝血系统已激活,血栓出现概率很大;PIC是在血栓出现后才启动的,而且要预防出血过多;t-PAI-C是及早预测心梗和静脉血栓栓塞的信号。
这4个检测指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对血栓防治关口前移、提前预判作用很大,具体的检查检测流程,可向正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咨询,越是血栓高风险人群,越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