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话烂梗”何时休?

念闻天眼 2024-11-12 17:24:43

近期,网络“黑话烂梗”现象受到舆论集中关注。“芭比Q”“雨女无瓜”“我真的会谢”“尊嘟假嘟”“丸辣”……各种流行语广泛传播于互联网,并逐渐渗透到青少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家长们纷纷表示“根本听不懂孩子在说什么”,并担心对他们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一起来聚焦那些被“黑化”和滥用的网络梗现象。

一现象分析

█ 1. 网络语言快速发展,精简化、轻松化特征逐渐异化

从历史上看,网络语言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过程。从最初的符号表情到现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字、视频、“斗图”、“表情包”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沟通手段,也让对话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诞生之初,网络语言受限于输入法、打字速度等条件,为求同步互动,精简化成为其最大的特点,体现为大量使用缩略词、字母缩写词、拼音简化词等形式。从传递单一情绪到记录个人生活、关注社会现象,网络语言的功能也经历了从表情达意到社会批判与舆论监督的转变提升。一些如“躲猫猫”“我爸是李刚”等网络热梗相继出现,走红一时。此外,相比于规范用语,网络用语往往更加轻松化,且给人更强的情感共鸣。“蓝瘦香菇”“yyds”“雷”等网络热词所蕴含的情绪价值能够被网民快速捕捉,一部分热词还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升级为正式的汉语词汇,彰显出网络语言发展的生命力。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网民逐渐扩大、市场不断下沉,网络语言发展的弊端也逐渐凸显,呈现更加娱乐化、戏谑化、低俗化的特征,一些具有调侃、讽刺、歧视等意味的贬义表达,尤其是那些存在无趣低俗、造谣污蔑、暴力色情的梗,逐渐在网络上出现并在特定圈群中流行开来,有的更是在未成年人之间口口相传,对社会构成了多方面的风险隐患。

█ 2. 技术环境更新迭代,网络平台利益驱动

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而互联网既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流平台,也为“黑话烂梗”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同时,社交媒体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机制不断强化用户兴趣偏好,使得某些具有较高互动性和吸引力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曝光机会。这种基于流量导向的内容分发模式促使创作者倾向于生产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但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为了吸引流量增加点击率,部分网站或者自媒体账号会刻意制造夸张甚至低俗的内容以博取眼球,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烂梗”往往能够迅速引起广泛关注,从而形成所谓的“病毒式”传播效应,为网络平台及其创作者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 3. 网民追求精神慰藉,青少年更易猎奇效仿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一些人通过上网来排解烦恼、寻找慰藉。此时,轻松幽默甚至略带嘲讽意味的网络用语往往能一下子戳中网民情感,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一种手段。加之网民普遍具有从众心理,为了融入特定圈子,“跟随时代潮流”,通常会快速了解并使用特定的语言符号以满足社交需求。此外,青少年等年轻群体往往对新鲜事物更加充满好奇,渴望展现自我个性,追求群体归属感。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由于缺乏足够的理性判断能力,他们可能盲目模仿、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导致一些“黑话烂梗”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传播。

二风险隐患

█ 1. 不良价值观污染社会风气,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些低俗的网络“烂梗”通过隐晦表达传递了暴力、色情、歧视等不良价值观,未成年人尚缺乏理性成熟的判断力,长期接触含有消极意义的词汇会潜移默化地加重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社会交往。同时,一些“烂梗”将社会中严肃的社会议题以调侃的方式进行戏谑化表达,如“化粪池警告”“爬山警告”“家暴妆”等,这种现象会破坏人类的基本情感,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对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失去敏感度,进而影响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敬畏心培养,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引导。此外,一些网络词汇中传递出的畸形审美观易扭曲社会审美标准与主流文化概念,侵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与行为习惯,不利于青少年文明素养的提升与正确思维观念的养成。

█ 2. 语言生态遭到破坏,思考与表达能力或加速弱化

一些网络流行语通过歪曲、异化日常的文字词汇,使得原有的语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与规范使用形成较大冲击。一些小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栓Q”“你个老六”“爱你孤身走万巷”等网络热梗,容易引发青少年对于文字词汇的曲解滥用,不利于正确语言能力的养成。与此同时,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又在一定程度影响和塑造着思维方式的形成。当人们过于依赖使用简化版的语言时,会导致思维和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下降。近年来,舆论中有不少年轻人反映自己总是出现“词穷”现象,引发了公众对于网络用语削弱人们读写和表达能力的担忧。更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原本严肃庄重的话题被以戏谑的方式重新解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意义与人文精神或被逐步淡化甚至遗忘。这种趋势可能会削弱公众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甚至民族身份的认同感。久而久之,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都将受到影响。而长期接触这种语言环境,青少年可能难以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对经典文化的错误拆解还可能误导他们的认知。

█ 3. 筑起圈层交流屏障,加剧社会代沟隔阂

语言原本承载着人际交流、互联互通的功能,但一些网络“黑话”在日常语境中的溢出和滥用却增进了社会代际之间、圈层之间的交流隔阂。首先,这些“黑话”往往起源于特定的网络社群或亚文化圈,它们包含了特定的词汇、短语和表达方式,这些内容可能与主流语言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年轻一代可能更熟悉并频繁使用这些网络“黑话”,而年长一代对新兴词汇感到相对陌生。这种语言习惯上的差异会在潜移默化中筑起代际之间的沟通壁垒,不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此外,不同社群或圈层也可能发展出自己的一套“黑话”,这种语言的隔阂可能会强化社群的边界,使得不同背景和兴趣的人们更难以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加剧了社会分化的风险。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网络监管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各大社交网络平台的监督指导工作,切实落实“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网络平台方面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审查发布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各项要求,规避“黑话烂梗”的网络传播。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采取相应处罚措施,确保网络空间清朗有序。此外还可以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广大网民积极参与到维护网络安全工作中来,及时清理不良信息,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二是强化主流媒体责任。作为公共舆论的重要引导者,传统新闻媒体应当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不应迎合一些滥俗化、低幼化的网络语言传播,回归新闻的客观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鼓励优质内容创作,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是家校社会多方共治。学校教育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主渠道,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明确规范用语和网络语言之间的差异,提升母语教育质量,并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黑话烂梗”;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网上的行为习惯,鼓励引导孩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组织开展网络语言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网络用语规范的意识,让正能量的话语得到弘扬推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绿岛舆情)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