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集结编导演如有神助丨对话总制作人郭现春

影视独舌 2024-12-06 18:51:54

临近大年夜的东北早市上,一位地方派出所所长吃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杀猪菜。周围是热情吆喝的摊贩和身着棉袄的路人。

夜幕降临,所长在寒夜里不幸遇害。五年后,更加恶劣的枪击案——西山矿案又爆发了。

近期在央视八套、爱奇艺热播的电视剧《我是刑警》,让不少观众找到了学生时代看《重案六组》《刑警本色》《英雄无悔》时的感受。

这部剧以90年代的基层民警秦川(于和伟 饰)大学毕业后入职刑警为起点,展现了中国刑警奋战在缉凶一线的峥嵘岁月。

剧集对公安刑侦工作的纪实性再现,对基层警队群像的刻画和90年代东北生活图景的呈现,做到了贴地、还原、克制;没有玄而又玄的悬疑氛围,也不过度深挖人性的扭曲与黑暗面。

《我是刑警》既有序铺排了紧张刺激的案件进程,也有浓淡相宜的东北式喜感穿插其中,被认为是近年来公安刑侦剧回归传统硬核的里程碑作品。

尤其是片尾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隔空呼应了1987年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也成功唤起了千万观众的刑侦剧情怀。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影视艺术总监、《我是刑警》总制作人郭现春从警三十三年,从事公安影视工作十九年,参与创作的公安题材影视作品涉及特警、缉毒、经侦、铁警。

今年年初聚焦铁路干警的《南来北往》,就是由郭现春牵头制作的。2024年一头一尾的两部好作品相继出炉,他是欣喜的。

从编剧、导演、主演的邀请,到场地、车辆、群演的安排,《我是刑警》的筹备和制作过程历尽艰辛,但回头来看,一切都物有所值。

毕竟,做一部真正的质量过硬的刑警剧,始终是郭现春的热情所在。

总制作人郭现春(左三)在《我是刑警》拍摄现场

从炎夏到寒冬,《我是刑警》记录真实刑警办案日常

“如果你相信命运,那么一切的偶然都是注定。如果你不相信命运,那么一切的注定都是偶然。”

1990年,一部由黄健中执导、张丰毅主演的电影《龙年警官》上映。这部讲述年轻刑警抓捕罪犯的电影,给郭现春埋下了从事“公安影视”的种子。

此后,他作为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制片人,陆续制作了《缉毒精英》《橙红年代》《玫瑰行者》《阳光之下》《你是我的城池营垒》等公安题材剧集。

《我是刑警》的导演惠楷栋与郭现春相识已久。他曾在1999年担任过有“中国公安题材纪实电视剧鼻祖”之称的《12·1枪杀大案》的摄影,后来在郭现春的支持下走上了导演岗位。

郭现春与《我是刑警》导演惠楷栋在重庆拍摄现场

两人先后在《缉毒先锋》《缉毒精英》中合作,后来惠楷栋又有了《延禧攻略》《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不同类型的代表作,导演技法纯熟且受到行业认可。

而本剧编剧徐萌与郭现春早有合作之约,这个项目一拍即合。她是先于导演进入《我是刑警》项目当中的。

2019年4月至11月,在郭现春联络、安排下,徐萌深入全国15个省市县公安机关刑侦警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创作采风,共采访了200多位民警,采访笔记达200多万字,创作大纲有22万字。最终徐萌于2020年9月完成全部剧本创作。

郭现春与《我是刑警》编剧徐萌(左)

据郭现春介绍,《我是刑警》共拍摄了五个月的时间,历经酷暑和严冬。在零上四十度的重庆开机,中间转场到山西省晋中市拍摄了还未出场的富大龙主演的单元。最后来到了零下四十度的鹤岗、双城、哈尔滨三地拍摄了剧集开篇的西山矿案。

38集,15个案件,《我是刑警》信息量高,剧情的安排也相当紧凑。

当然,其中有伤亡人数较多的重大事件案,有令人发指的悍匪抢劫杀人案和奸杀案,有涉及到犯罪心理的爆炸案,也有无人伤亡、甚至有些喜感的挖地洞盗窃粮食案。

这些不同性质、不同侧重点的案件,满足了各类观众的需求,也调和了剧集的节奏。

“这部剧时间跨度大、体量大、要求高,场景达近千个,相当于一般情况下拍摄两部电视剧的体量,尤其是对服装、化妆、道具组提出了极大挑战。”郭现春表示。

《我是刑警》的写实风贯穿始终,在场地的选择上主打一个“高还原度”。

1995年过年期间的鹤岗是“冰火两重天”,需要实实在在的雪景和热火朝天的民众生活图景相互穿插。

我们能看到演员走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响,言语间呼出的哈气透着寒冷;也能看到放在马路边售卖的充满年代感的塑料盆、折凳,白玲(马苏 饰)手里准备用来送礼的白条鸡,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离奇案件的东北旧厂房、矿井和平房。

公安局开会的场景拥挤而简陋,悍匪持枪杀人冷酷而凶残,年代的真实感扑面而来。

“第一个西山矿案选择东北的原因一个是气候,有天然的雪景,另外东北保留了那个年代的旧工厂、旧火车,这些在《南来北往》中也用到过。天冷、人冷,机器也需要穿羽绒服。很多协助我们拍摄的当地人,都习惯性地拍一会就赶紧跑回车上,说佩服剧组大冬天还在干活。在东北,稍微晚点街上就没人了,因为太冷了。”

好演员与好剧本的相遇

很多观众对于《我是刑警》的第一印象是“冒着生活的热气”。在黑龙江鹤岗的冬天里,皑皑白雪也盖不住东北人的热情好客和乐观精神。那些朴实且趣味横生的对白,有不着痕迹的生动。

实际上,这也的确是导演和主创们有意而为之,还原人物的生活气息,尽量用真实、生活化的语言说台词,是主演们之间的一种默契。这对于本就是东北人的于和伟、马苏、冯国强、李泓良等演员来说更是稳稳拿捏。

“编剧徐萌老师的剧本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有很多基层民警讲述的故事,很朴实、接地气,反映的都是刑警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导演也要求我们的演员在语言上尽量去表演化,所以观众看到演员有时候结巴,也是出于一种生活化的把握。”

《我是刑警》并非是于和伟首次出演警察。《刑警队长》中他是智勇双全、刚柔并济的顾铭;《三体》里,他是老练尖锐、善察人心的史强;《我是刑警》中于和伟饰演的秦川同样是个杀伐果断、专办实事的警队领头羊。

剧集时间跨度超三十年,秦川1995年毕业来到河昌市破获西山矿案之后,先后参与侦破多起大案要案和疑难积案,逐渐成长为一线刑侦队伍中的优秀代表。

剧里讲他的事业进阶,也讲他的情感流动。秦川与胡兵(冯国强 饰)之间的化敌为友,与武英德(丁勇岱 饰)的师徒传承,与妻子青莲(武笑羽 饰)之间的相濡以沫,以及秦川和曹忠恕(白凡 饰)、赵飞(赵阳 饰)在工作上的默契配合,构成了一幅枝叶丰满的警队群像。

审讯戏中,马苏和李泓良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马苏饰演的劫匪妻子白玲将犹疑、恐惧、惊慌、对孩子的担忧等多种情绪层层递进,一场哭戏看得人十分动容。

李泓良此前在《我的团长我的团》《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等剧集中均出演热血青年角色,这次罕见饰演杀人不眨眼的劫匪,他在审讯中陈述自己的作案动机和过程时冷静麻木,视人命如草芥的神情让人联想起犯罪纪录片中真实的影像,被很多网友称为“纪录片式演技”。

“李泓良这次的表现很突出,他是个很认真的演员,进组之后为了适应环境,找感觉,他第一时间打了辆出租车在鹤岗转。拍审讯戏的时候,别人都休息了,李泓良不休息,一直坚持戴着手铐坐着不动,就是为了找到角色的感觉。”郭现春说。

硬核刑侦剧的回归与传承

这些年,剧集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形式和主题的悬疑剧,有些围绕本格推理、社会派推理思路展开,强调视觉奇观和人情灰度的探讨,有些则注重惊悚、微恐氛围感的打造。

这些剧集的主视角也不限于警察、侦探,而是拓展到凶手、妇女和孩童。只要结局不揭晓答案,一切皆有可能。

《我是刑警》此次反其道而行之,主打返璞归真,回归到硬核刑侦剧“刑警破案”的本质。

剧集15个案件中,包含了大大小小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件。无论是影响重大的1·28西山矿案,还是时间跨度大、侦破难度高的张克寒案,剧集始终保持条理清晰、稳步推进。

少了故弄玄虚的猜凶手和强行反转环节,多了侦查与反侦察、主角突破层层限制缉拿真凶的现实主义叙事。

就像剧中秦川的一句台词,“破案就是破案,我们不评价死者的生活和道德。”

随着时间线的推移,《我是刑警》也展现了刑侦技术的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

1995年的西山矿案件牵涉1991年的金鹿储蓄所抢劫案、高建设被杀两起案件,秦川通过仔细排查和多次上访才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格楞眼”,公安局发布通缉令,并在电视中悬赏五万元。可见,当时办案不仅需要所有办案人员亲力亲为,还需要适当依靠群众的力量。

千禧年之后,痕迹鉴定专家曹忠恕已经开始通过用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来辅助断案,他可以根据半枚洇透的血指纹,找到七个特征点,迅速排除错误的嫌疑人选项。

2009年的溪城、昀城系列枪杀案中,极具反侦察能力的悍匪张克寒(胡明 饰),利用监控死角跨区域作案,造成五起命案、六条人命,抓捕行动刻不容缓。

但跨市工作带来的复杂人事环境导致并案困难,又给秦川和武英德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在郭现春看来,不同题材、风格的悬疑刑侦作品注重的是百花齐放,没必要去跟风,剧集拍出来最重要的是观众喜欢。

“《我是刑警》这部剧在创作上刻意减少了悬念制造,我们希望的是通过深入生活的真实案例,来形成与观众的共鸣,反映真实的公安刑警的工作与生活。还是那句老话,戏剧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郭现春在《我是刑警》山西晋中拍摄现场

另外,郭现春还谈到,制片团队作为给导演、编剧、演员提供辅助的部门,在剧组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好的作品是大家集体来完成的。我们的制片团队,每个场务工作人员都缺一不可,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一个完整的优秀作品的呈现。我也希望大家多尊重他们的职业。”

【文/无花果】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