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看“教研员”!虽没有级别,却关系老师们切身利益

大嘴侃学习 2024-04-27 07:40:20

文|大嘴侃教育

消息显示,山东某地一教研员丁某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正在接受调查。

在各级教育系统中,从省、市到县(区)的教育局,都设有教学研究室、教育研究中心或教育研究院,其中的工作人员被称为教研员,每个教研单位的人数编制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这是中国特有的从事学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指导的特殊的教师队伍。

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教研室的教研员没有什么级别,也不是官员,怎么会涉嫌严重职称违法?为什么很多一线教师说千万不要小看“教研员”?

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中的骨干分子,他们负责指导任课教师任课,也是学科教研的带头人物,是将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关键人物。

教研员应该是在本学科一线教学10年以上,并担任班主任5年以上,在本学科教育教学一线“摸滚带爬”打拼出来的优秀分子。他们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能力,还要有着能够说明问题的骄人的业绩。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教研员并不都是如此。

教研员是国家课程标准的解读者,他们是直接服务于学校和老师的国家教育政策执行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是学科教学质量的促进者,也是区域学科课程建设的领导者……。教研员是老师们的老师!

教育部门要求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可现实却是很多教研员长期脱离教学一线。

从教研传统来看,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是“研”,但是“研”应该是“教”服务,如果长期脱离一线教学,能“研”出什么?“研”出的成果怎能为一线教学服务?

教研员不上课,却总是亲临一线专门负责指点别人,这肯定不合适。如果教研员总是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闭门造车,也可能会出“成果”,但假大空现象严重,脱离实际教育教学的需要,只会是空中楼阁,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除了拿来折腾老师外,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教研员”虽没有级别,却关系老师们切身利益

给大家讲一个有关教研员的真事。

某地每一年都要举行中招备考会,备考会上某教研员总是给参会教师推荐一本辅导资料,当然,并非强制要求购买,是否购买全凭自愿。可后来几乎所有参会老师都购买了这位教研员推荐的教辅,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招备考会后,有两次统考,统考的试卷由这位教研员负责命题,他所命题的试卷中总是会出现他所推荐教辅的原题,是那种一个字都不带变的原题。针对这两次考试,很多学校都会把考试结果用来考核老师们的业绩,结果关系到老师们的评先评优和职称晋升。老师们敢不购买吗?

刚开始的时候,并非所有老师都知道这件事,后来就心照不宣了。

“教研员”虽然没有级别,他们却能够关系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

教研员负责相关学科教学资料的编写、印刷、征订,考试试题的命题,考试阅卷的组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科竞赛的安排,教师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能手的评选,教学论文的评定,名师工作室的筹建等。这些,都在教研员的一亩三分地内,只要手伸得长,就没有抓不到的,拿捏不了的。

某一线教师为了一张优质课证书,先是在学校范围内竞争,胜出后又在全乡镇范围内竞赛,之后才获得到到教育局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资格,因为课题是提前规定好的,这位教师反复“磨课”十几遍,感觉胜券在握,优质课一等奖证书是志在必得,可辛苦了好久到最后却只得了一个二等奖。

当她为此闷闷不乐的时候,一位老教师问她“你是不是全凭实力,没给教研员打招呼?”直到此时,这位老师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凭实力只能得个二等奖!

一个优质课证书就能有操作空间,更别说其他什么教科研成果了!

写在最后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

教研员是老师们的老师,他们责任重大,但现实却是一些教研员脱离教学一线,“只研不教”,虽然天天各个学校跑,却只是听课之后,用几句“高大上”的评课套话,换来年轻教师的些许仰望和敬畏。“研而不教”本来就有危害,如果教研员再利用手中职权便利,不断折腾,那才是老师们的灾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