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共产党在领军方面一向以纪律严格、作风严谨而著称,这使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一直都深入民心。
但凡是也有例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这么一支队伍,不仅“作风彪悍”,甚至让林彪和徐向前都望而却步,不敢前去接管,甚至还联名上书请求毛主席“换人”。
这支队伍就是抗战时期有名的“问题儿童”,也被誉为“有史以来最难带的队伍”——344旅。
作风彪悍的344旅说起这个344旅的来头可不简单,最早可追溯到红25军,只因在抗日战争时期,因国共合作的需要,这才被改编为344旅。
提到红25军,那就不得不再提起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名列开国上将第二位的徐海东。
徐海东将军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战神”,在打仗方面以“彪悍”而著称,在红军时期他便率领红25军东征西讨,几乎打遍了半个中国。
之后再红军长征期间,毛主席因为中央红军物资匮乏而大伤脑筋,徐海东得知之后立刻从自己“家底”当中掏出5000大洋,解决了毛主席的燃眉之急。
毛主席之后也是每每回想起此事,都会忍不住感慨,并称赞徐海东对革命是有大功劳的!
徐海东不仅在物质上出手阔绰,在军队当中也是威望极高,因为他打仗常常身先士卒,因此得到了全体官兵的敬佩,不过这位领导本身也并非十全十美,他有一个算不上缺点的缺点,那就是太容易感情用事,说白了就是脾气太大!
说他这是缺点就是因为他脾气过于“生猛”,常常将手底下的士兵训得“狗血喷头”,说这不是缺点也是因为他实打实的关心手下士兵,从不弄虚作假。
这样一个有些“草莽”的性格让他在部队当中赢得了不小威望,所以导致手下的官兵争相模仿,久而久之这支部队便被徐浩东“带偏了”方向,个个都是“桀骜不驯”。
刚开始还好,因为有着徐海东这位大将坐镇,手下官兵也都心悦诚服,不敢造次。
但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这便出现了大问题:
首先就是红25军被编为344旅,和之前红军时期不同,改编后的队伍要逐步适应新的规章制度和作战方式,让这些习惯了之前“非正规作战”的官兵心里很不舒服。
其次是因为徐海东连年在前线作战,身体早已经不堪重负,只能退出一线战斗回到后方养伤,这就更让344旅的官兵找不到主心骨。
所以一时之间344旅群龙无首,再加上从红25军一脉相承的“暴脾气”,这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其中就包括了林彪和徐向前。
毛主席智取“奇葩”部队当毛主席了解到344旅的情况之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倒不是因为林彪和徐向前缺乏领导才能,因不是因为344旅的军风太过“彪悍”,而是因为这支部的前领导实在太能干了。
正是因为徐海东能够身先士卒,带着手下官兵敢打敢冲,这才培养出来这么一支“一往无前”的骁勇部队。
不过能力越大,也就意味要承担的压力也要更多,对于这样一支“能打敢打”的精英部队,毛主席自然是要好好调教的。
在左思右想之下,毛主席突然想起来一个人,那就是杨得志将军,这位将军的声望虽然不如徐海东那么高,但是作战经验却非常丰富,尤其以治军严谨而著称,正好可以用来管理这支“问题部队”。
不过杨得志作为一个新人,初来乍到显然无法镇得住这帮“刺头”,要知道林彪和徐向前都对这支部队望而却步,所以还需要一个人从旁辅助才行。
于是毛主席在安排杨得志上位的同时,还同时安排了344旅的一个老熟人作为副手,此人便是田守尧。
田守尧作为部队当中的元老人物,自然是跟344旅的老兵们有着深厚的情谊,也深知这帮官兵的脾气秉性。
所以由杨得志负责指挥作战和整顿军机,再由田守尧安抚将士心里团结官兵,双管齐下将这支“问题”部队带的有板有眼。
“权威悖论”和“权威遗产”其实344旅这样的问题本质在于领导太过强势,这就导致后来接手的领导很难驾驭手下。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个部门领导做派强势,不仅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兼顾整个部门的发展,使得整个团队在公司都是名列前茅。
但这样同时就会产生一个弊端,那就是一旦这个部门的领导被调走,就会给后来上任的领导带来诸多压力,从而无法开展自己的后续工作。
其次还有一个“权威遗产”的问题,那就是团队对前任领导过于信任和依赖,使得后上任者感到无从下手,从而无法有效管理,长此以往变回感到“压力山大”。
所以毛主席针对344旅这一情况,采用的便是“恩威并施,德才兼用”的方法,从而在“权威更替”期间找到平衡点,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骁勇部队。
那为什么不选用田守尧来当旅长,让杨得志来充当副手呢?要知道田守尧可是跟344旅更加熟络,也更便于开展工作。
如果毛主席真的这样做就得话,那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了,因为344旅最欠缺的就是管理,而并非领导人。
所以杨得志被委任为旅长才是明智之举,田守尧的任务大多是充当“润滑油”的角色,帮助344旅的官兵疏导怨气,维护两者之间的团结。
如果让田守尧来当344旅的旅长的话,那无疑只会走上徐海东的老路,甚至还达不到徐海东领军时的成就,白白浪费了一个优秀部队的好苗子。
所以毛主席的安排不可谓不绝妙,不仅体现了他对人事安排上的智慧,更是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支优秀部队!
信息来源:
杨得志:司令员率先下连当兵,不摆架子不怕吃苦·学习时报
从集团军到班:八路军各级部队编制,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中国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