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军区组织了一批军师级干部入朝参观学习。
时任24军军长兼政委的皮定均更是欣喜若狂,要知道在此前一段时间,皮定均就不止一次的向上级申请,请求入朝参战,但都不被允准。
皮定均那时忧心忡忡,他曾对原72师师长康林坦言:
“我们有跟日本鬼子打仗的经验,也有打败蒋介石的经验,但是还没有与美国鬼子作战的经言,能够入朝作战可是个难得的学习锻炼的好机会啊!”
得到允准入朝参观后,皮定均很高兴,他带着24军三名师级干部康林、陈仁洪、万海峰三人就上了朝鲜战场。
当时的场景让给还年轻的万海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军长皮定均为了上朝鲜战场做准备,记了厚厚一大本笔记:
“他(指皮定均)随身携带笔记本,边看、边问、边记;从敌我态势、兵力部署、战术技术、装备给养、有利条件和困难,一直到干部战士的思想状况,生活条件……甚至屯兵坑道的温度、湿度,都在他的调查之列。参观学习结束,他分门别类的笔记本竟有一大摞。”
不过,万海峰自己也没想到,就在半年后,24军在上海松江地区集结,准备开赴入朝,他所在的师机关却突然接到命令,改隶空军,万海峰也被调到了空军。
不过就在这关键时刻,军长皮定均站出来,他说的一句话,让万海峰时隔多年也难以忘怀。
一“你不要去空军了,留下来当军炮兵主任,参加抗美援朝。”
军长皮定均一句话,把万海峰从空军又给拉了回来,万海峰心里虽然很激动,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朝鲜战场他不是没去过。
作为现代化战争的先决条件,大炮是一等一的重要,可万海峰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炮兵,担心完成不了任务。
“在朝鲜战场,炮火是打击敌人的铁拳头。现在,我把这个铁拳头交给你了。”
皮定均的话还在耳边,可这炮兵该如何运用,万海峰心里头还是有些迷茫,他跟军长坦言,自己能力不够,担心做不好,皮定均却拍着他的肩膀鼓励:
“我们历来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我现在只要求你把炮打得响,拉得动就行了,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提高嘛!”
就这样,万海峰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绪,踏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1952年9月2日,24军进入朝鲜,一开始并没有投入战斗,而是抵达朝鲜地区要地元山地区,担负起了海岸防御任务。
一直到12月31日,24军接到了新的任务,到上甘岭接替15军的防御。
此时上甘岭阵地上的硝烟仍未散去。
从10月14日到11月25日,原定一开始只是投入小股规模兵力,到随着双方兵力、兵器逐步增加,发展成为战役,在这个不足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双方反复争夺。
在上甘岭这片土地上,石头被炸成了粉末,树木被焚烧一空,据说每抓一把土,都能抓出不少炮弹的弹片来。
可见当时战况之激烈。
尽管上甘岭战役已经落幕,但为了配合和谈,24军仍然需要牢牢的坚守住这块举世瞩目的阵地。
冒着零下37℃的严寒,皮定均率领24军踏着皑皑白雪急进。
1953年1月上旬,24军登上了上甘岭,接替了15军的防御。
皮定均从登上阵地的那一刻开始,就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中,他反复告诫各级指战员:
“特别注意隐蔽,减少伤亡,突击修筑防御工事,加强阵地建设;各级指挥员要尽快熟悉敌情地形,制定防御作战预案,要抓好前沿阵地的物资供应工作,保证粮弹充足。”
因为行动迅捷机密,尽管敌阵地与我军相距只有百余米,但他们愣是没有发现我军换防。
24军后来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扬。
二万海峰作为24军炮兵主任,第一时间就抵达15军军部,交接炮兵防务。
为了表示对这支英雄部队的尊重,万海峰还隔着老远的距离就下了车,步行赶到了15军军部。
万海峰多年后,还回忆起一件当年他到15军军部的趣事。
跟随万海峰去15军军部的,还有一名叫古开荣的年轻参谋,谷开荣是炮校刚毕业的学生,才18岁,被分配到24军司令部工作也没多久。
古开荣没打过仗,头一次上战场,既激动又紧张,特别是还要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心里不免有些担忧。
万海峰两人刚到15军军部时,迎面走过来一群伤员,古开荣见状,连忙上前拉着一位腿部负伤的战士问候:
“你们是刚从战场上下来吧,辛苦了!”
古开荣是四川任,偏巧那名战士也是四川人,在这样一个异国他乡,两人老乡见老乡,彼此自然感觉到亲切。
“辛苦啥子呦,山头都打平了,真过瘾。”
经历过尸山血海的激烈战斗,战士们仍然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已经是颇为难得了。
这名战士一说话,古开荣也知道了他们是老乡,顿时亲切起来,他把脑海里早就想问的问题一股脑全都抛出来:
“老乡,我是刚来前线的,想摸摸底,这个美国鬼子到底好打不好打呀?”
“美国鬼子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那名战士摆了摆手,自豪地告诉古开荣:
“他们除了飞机大炮之外,单单要说步兵,他们根本比不上张灵甫。”
“老乡,你也知道张灵甫?”
古开荣顿时有些欣喜。
“张灵甫谁不知道呀,他可是国民党王牌师的师长呀,74师那可是国民党军第一号主力。”
那名战士回头问了一句:
“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
“我是24军的,我们军还打过苏中七战七捷,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古开荣笑了笑,回头对老兵说:
“现在打美国佬不知怎样。前一段我们军在元山只是担任守备,还没跟美国佬真正硬碰硬较量过呢,所以说我们没什么经验,还得向你们老大哥部队学习。”
不过,古开荣显然不熟悉军史,不然怎么会不知道24军是什么部队,那是原来华中野战军6师,华中、山东两大野战军合并以后,又成了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纵队司令员就是王必成。
当年,苏中七战七捷,王必成率6师(华中野战军六纵)打了五仗,歼敌1.6万人,一战两淮,二战涟水,王必成曾吃过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的亏,陈老总为此勃然大怒,下令王必成撤职,是粟裕求情才幸免,王必成知耻近乎勇,后来强烈要求:
“打整编七十四师不要忘了我们六纵。”
后来孟良崮战役,王必成指挥6纵打主攻,第一个冲上了山头,报了当年涟水之战的仇。
这一经典战例也被纳入史册。
那名战士竖起大拇指:
“24军的呀,你们军也很牛的呀,张灵甫不就是你们军给打死的吗?孟良崮你们都能打上去,张灵甫你们都能灭掉,守住上甘岭肯定没有问题......”
三古参谋回来以后,就把同战士的对话告诉了他。
一句“张灵甫你们都能灭掉,守住上甘岭肯定没有问题”给万海峰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万海峰亲身参加过孟良崮战役,那时他任6纵18师54团副团长,该团当时是6纵的主攻团之一,尽管当年6纵拿下了整编七十四师,可不能否认的是,张灵甫困守孟良崮,确实是面临许多不利的条件,比如孟良崮只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山,上面缺水,张灵甫上孟良崮的时候,扔了不少美械重装备。
可尽管如此,整编七十四师的强悍,还是给6纵指战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哪怕是后来俘虏了整编七十四师的人,华野为了改造教育这批人,前后也耗费了至少一年多的时间。
当然,时隔多年,24军早已非当年可比,可是敌人无疑也在逐步升级。
24军9月份入朝,在元山地区防守,期间没有同美军交过手,只是同美军航空兵有过交火,击落过敌人,可真正面对面打,还尚属首次。
美军究竟是不是比张灵甫还好打,这在所有人心里都要画一个问号。
为了让24军提前熟悉熟悉美军的战法,15军晚撤离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24军特意派出了部队中的骨干到15军中取经,15军指战员也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24军也有不少战斗英雄。
24军214团8连班长王玉本奉令参加了15军一个班突袭红土包的作战,在战斗过程中,王玉本用手榴弹就炸毁了敌9个碉堡,并生俘第一人。战后王玉本被授予了二等功。
王玉本的战斗给15军指战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所有人见识到了老六纵的顽强。
事实上,24军接替上甘岭阵地后,大规模的战斗基本上已经没有,只有零星的战斗还在继续。
当时,美军依仗其制空权和炮火优势,在我军对面阵地毫无顾忌的走来走去,甚至三五成群的唱歌跳舞,24军决心打击敌人。
万海峰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发挥炮兵在小规模作战中的作用。
经过一番细致琢磨,万海峰琢磨出了“游击炮群”的战术,利用突然、近迫、猛烈的急袭,打击敌炮兵,收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效果。他把这一战术推广到了高炮部队,充分弥补了我军高炮部队装备少、型号老的缺憾。据说在一次战斗中,万海峰指挥的炮群,就歼灭美军1800余人。
不仅如此,24军还在上甘岭阵地上开展了“冷枪冷炮”运动,从美军一开始嚣张的在阵地里来回走动、三五成群的跳舞,到后来甚至都不敢钻出阵地,再也不敢小看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