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名乌克兰专家,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采访时却痛哭流涕

灯火阑珊之处 2024-12-19 21:34:4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军工发展速度为何能如此之快?这个问题恐怕是大多数国人都想要知道的问题,却也是不少西方专家迫切想要知道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不算是一个问题。

因为答案已经非常清楚明白。那就是我国军工产业在从无到有转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帮助。准确一点来说是得到了乌克兰的帮助。乌克兰对我国而言,在技术上算半个师父。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交出了对西方有威胁的武器。包括核武器、洲际导弹在内,但《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内容却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反而承诺保障乌克兰安全的俄罗斯成为了侵略者。

恐怕就连乌克兰也没有想到,俄罗斯或者说普京为了国家利益,尤其是实现心中的“沙皇梦”而选择对之前是自己人同时在历史渊源层面上来说也相当于是自己人的乌克兰下手了。

事实上,不少乌克兰人在俄乌冲突爆发伊始时提到这件事要么愤懑不平;要么痛哭流涕。前者是出于对俄罗斯不讲信用的愤慨;后者则是在表达某种后悔情绪:如果当年不交出核武器。

乌克兰的现状是否要比当下要好一些?这个问题很可能没有答案但却深深触及到乌克兰人脆弱的内心。就连为我国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200名乌克兰专家也是同样的心境态度。

在这一问题上,他们保持了相同的在采访时痛哭流涕的态度。就俄乌冲突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乌克兰可以做到在美西方阵营的帮助之下战胜俄罗斯,那么乌克兰才有可能重获新生。

反之,双方的仇怨将会越结越深。以后还不能排除俄罗斯为了化解国内矛盾而继续出兵攻打乌克兰的可能性。反正乌克兰和俄罗斯相互接壤,俄罗斯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打击。

那么乌克兰到底在哪些方面帮助了我国呢?其实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就是从乌克兰买来尚未完全竣工并计划出售的“瓦良格”号航母。这艘航母是苏联还未解体时计划建设的航母。

1992年,我国获知了乌克兰计划出售的消息当即便派出代表团进行实地考察并同乌克兰相关专家探讨了继续建设该艘航母的可能性。虽然我国和乌克兰的这次洽谈没有实质性进展。

但1999年时我国终于如愿以偿地买到了这艘航母,并将它发展成为了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虽然我国诚意足出价高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可是乌克兰也有很大的自由选择权。

乌克兰完全可以不将这艘航母卖给我国,但乌克兰却卖了,并且在卖给我国之前双方还在其他武器装备领域进行了大力合作。比如我国得到了多艘大型舰艇、大功率燃气轮机和苏-27。

由于大多数时候乌克兰方面开出的价格要比俄罗斯低上许多的缘故,我国同乌克兰达成协议的次数往往要比同俄罗斯达成的次数要多。乌克兰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那就是不藏私。

与俄罗斯只管卖出武器并且不提供相关保养技术有所不同,乌克兰往往会派出专家手把手地教会我国相关人员进行专门的保养和维护。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只要去询问乌克兰专家。

乌克兰专家就会大方而热情的进行详细解答。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双方在武器装备方面达成越来越多的合作意向以来,不少乌克兰专家便不远万里来到我国且一直居住在我国。

即使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也有很多乌克兰专家恪尽职守,履行着他们的职责并没有选择回国。虽然这些乌克兰专家也很关心俄乌冲突的事态发展,但冲突并非个人就可以影响得到。

就算是特朗普也需要以美国总统的身份才能够迫使俄乌双方进入到真正和平谈判的环节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在1991年时授权了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设立了国家“友谊奖”。

这个奖项是专门表彰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专家,像包括奥坚科·沃洛德梅尔、科瓦连柯、阿诺·阿夫恰茹克相在内的一众乌克兰专家就获得了国家友谊奖。这无疑是最好的例证。

除了国家友谊奖之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纷纷设立了地方政府友谊奖。地方政府设立友谊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让那些没能获得国家友谊奖但同样具有贡献的乌克兰专家获奖;

另一方面则是彰显地方政府对乌克兰专家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多地吸引乌克兰专家来华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2002年,我国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引进了很多专家。

数量大约可以达到上万名之巨,其中乌克兰是“双引工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来自乌克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到我国讲学或从事科研,这些专家其实正是我国的“秘密武器”。

是我国可以在军工行业健步如飞的关键所在。在2006年时,来华的乌克兰专家还达到惊人的2000多人次。而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10年代这段日子正是我国军工快速发展的时期。

有意思的是,我国能够得到这些乌克兰专家的青睐还是我国在轻工产品具有优势的缘故。虽然我国当时的基础技术比较落后,可轻工业的发展难度相较于重工业而言总归要低上许多。

而乌克兰虽然是一个农业国,可是在加盟苏联的那段时期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大力发展重工业而过于轻视轻工业的道路。一些乌克兰专家虽然拥有丰富的知识却在生活用品上很短缺。

而我国恰好可以做到投其所好,因此得到了大批乌克兰专家的“双向奔赴”。据我国专家介绍说,这些乌克兰专家大多是斯大林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重视中苏友谊,生活要求不高。

在一些技术问题上可以做到掏心掏肺、有问必答的程度。得益于大批专家来华并且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乌克兰和我国在军事合作方面不仅扩大了广度而且在深度之上也有不俗体现。

到2014年时,乌克兰方面累计向我国出口了30多种军事技术。其中涉及大型水面舰艇的动力系统、大型运输机设计、超音速高速教练机等等,不过两国在明面上都显得极为低调。

这段故事几乎不为人知,可实际上我国却是乌克兰军事工业第一大消费国。如果没有乌克兰专家为我国军工发展助力腾飞的翅膀,那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不会与日俱增,感谢乌克兰专家。

参考资料:

媒体评中国乌克兰军工合作:昔日辉煌前景黯淡丨南宁晚报

施洋:乌克兰变天后的中国军工丨观察者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