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1863年5月,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的石达开已经出走天京七年之久,南征北战打下了赫赫威名。
此时,他正在四川境内,大渡河畔。
只是这一次,他没能势如破竹,困死在此处,为了保全三军,他舍生取义。
1935年,同样是5月份,长征的红军也来到了大渡河边,来到了当年翼王折戟之地。
红军如何绝处逢生?
01 困境
1935年5月25日,领导红军的毛主席、周总理等人和红军大部队来到了大渡河边的安顺场。
此时,已经有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接下来就是红军整体过河了。
但是事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蒋介石早就知道红军来到了安顺场,下一步必定就是渡河。
因此他派遣一个营,破坏了红军可以渡船的船只,并准备将物资烧毁,困死红军。
5月份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有时候水中还有漩涡,就连经验丰富的老船工也心惊胆战,渡河难度极高。
据说平日百姓们乘船渡河,船费高达10元,还要给船工提供鸦片,可见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个职业。
红军想要在这种地方渡河难度极高。
蒋介石认为,红军也逃不过覆灭的命运,放出狂言,要让我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毛主席自然也知道这里是石达开的困灭之地,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天命”,也不认为历史事件都是固定的“模子”。
红军现在要做的,就是弄清楚石达开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当时红军面临的形势比当年石达开的境遇更为严峻,周围还有蒋介石部署的20万兵力围追堵截。
就算有群众相助,大部队全部渡河也要花费大概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时间足够蒋介石赶尽杀绝了。
就在毛主席思索如何破局时,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带来了一位“神兵”。
02 神兵
这个人名叫宋大顺,是李富春在镇子上认识的,据说是清朝末年时期的一位秀才,当时已经耄耋之年了。
他看到了石达开饮恨大渡河的全部经过。
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立马派两位警卫员提着灯笼去请老先生过来相商。
得知红军需要,宋大顺毫不推辞,立马前往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见到老先生到来,毛主席立马起身给他倒茶让座,向他询问起了当年石达开战败的具体情形。
安顺场对于红军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所以兵贵神速,需要争分夺秒突围。
但是当年石达开在到达安顺场的时候,恰逢夫人产子,石达开高兴,于是在这里大摆筵席,吹吹打打闹了好几天。
这几天他的部队就驻扎在这儿。
这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许是石达开几年来连战连捷,从无败绩,让他有了骄兵之意。
而且石达开不熟悉这里的地形,也不熟悉这里的气候,他没有想到,大渡河水居然暴涨了。
也正是因为大渡河河水猛涨,才阻断了石达开的出路。
后来石大开穿越彝族聚居区的时候选择了一条山势陡峭的小路,太平军人数与补给都处于劣势,石达开的选择原本是正确的。
但是他忽视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狭窄的山谷地带,导致军队的机动性很弱,最终使得其被困在山谷中无处可逃。
所以老秀才给毛主席提出了建议,千万不要留在这儿,可以顺着大渡河往上走,三百里外就是泸定桥,大部队可以从桥上渡河。
听闻宋大顺的意见之后,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派遣部队向泸定桥进发。
03 不同的结局
毛主席仔细分析了石达开失败的原因,认为老秀才宋大顺的意见非常正确,于是改变了原来全军由安顺场渡河的计划。
刘伯承、聂荣臻、陈赓等人率领红一师和干部团沿着大渡河北岸向上进攻泸定,红四团负责飞夺泸定桥。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非常及时且正确的。
正是由于毛主席吸取了石达开安顺场兵败生死的教训,灵活机动的指挥红军突围,才最终迎来了胜利。
而之所以毛主席能够在关键时刻获取到宋大顺的帮助,李富春功不可没。
当时情势危急,想要度过这样的险境必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
所以在红军部队到达安顺场之前就已经有先头部队深入群众之中,宣传红军的政策,凝聚群众力量。
这才有了李富春结识宋大顺的事儿,宋大顺也成为了红军突破封锁的关键性人物。
抗战胜利之后,李富春进入东北工作,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注重发展东北生产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建国之后,李富春从东北调往中央工作,并于一九五四年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后来,在红军渡过大渡河的地方,修建了一所纪念馆。
纪念馆副馆长宋福刚,就是当年帮助红军渡过难关的老秀才宋大顺的后代。
在纪念馆中,除了有当年红军渡河时用的东西,还有一些太平天国将士们使用的物品。
“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
它们被放在一起,看看太平天国将士们的刀剑,再看看红军战士留下的衣物,让人不得不感叹,指挥是一门艺术。
参考资料
罗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如何走通石达开没能走通的路
通武缉:毛主席与老秀才
贵港新闻网-贵港日报:走访安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