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巴扎》近日在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
它为我们开启了巴扎——这扇新疆日常生活的窗口。
巴扎,BAZAAR,一个世界性词汇;在全世界上百种语言中,这个词汇的指向都非常统一和确定——集市。
由于绝大部分区域地广人稀,在新疆,连接人与人之间的重要时空便是巴扎,它是城乡最热闹的地方。
在五颜六色的果蔬买卖之间,在喧嚣的大型牛羊贸易之间;
在赶集后的疲累之际,围坐一桌品尝集市特有的美食之际。
民族之间的文化得以交流,陌生人之间的互信得以建立,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热气蒸腾。
新疆作为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很多绿洲和发达的商贸以及众多民族催生出的数不清的特色巴扎,由于路途遥远,文化陌生,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它们披着神秘的面纱,鲜少出现在荧屏上。
《巴扎》通过集市或农贸市场这一最直观、生动的切口,展现了质朴而地道的新疆。
风格质朴
捕捉隐于市井生活中的温暖视线
《巴扎》以“真实电影”的影像风格,呈现出了原汁原味的“巴扎质感”。
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分布在新疆不同区域的六个各具特色的巴扎。
镜头里,弹奏都塔尔的民间乐手、售卖甜瓜的大叔、经营和田玉铺面的夫妻、与木卡姆一起唱响的嘹亮歌声……
这些极具新疆风味儿的声音与画面在片中徐徐展现,如同点点珍珠般串联起现今新疆民众的琐碎日常及幸福欢乐的普通生活。
片中所展现出的新疆各族民众的众生相,不说教,不评判,让观众透过主人公们在平凡生活中流露出的温暖,体味当下真实的中国新疆。
巴扎上的音乐红人夏木西、自媒体人阿依图娜、农民画家木卡热甫江等,他们或是都塔尔盲人乐手,向着自己的生活目标前行着。
纪录片中出现的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家的画是点睛之笔,朴素而又带着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
一幅幅独特的色块,向观众娓娓道来着新疆普通老百姓带着质感的人生故事。
交融碰撞
折射出藏于柴米油盐中的社会变迁
区别于既往描述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手法,《巴扎》以普通人为叙事主体,通过寻常的巴扎生活,捕捉时代的光影变化,将社会变迁藏于个体的“柴米油盐”之中。
在新疆这片自在的天空下,传统与现代交融碰撞。
微信支付、抖音达人、直播带货、跨省大宗牛羊交易……
时髦的数字经济,与时代一起融于巴扎的日常,成为在新疆的各族民众生活的新突破。
伽师县大巴扎的乐器市场上,以线下演奏、线上直播的方式卖琴的盲人夏木西与吾斯曼;
坐拥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阿依图娜;
新疆和田玉石上千平方米直播大厅里的直播夫妻……
巴扎上所改变的不仅是做生意方式,更是生活的向阳而生。
通过《巴扎》我们看到了刻板印象之外的新疆,得以触摸真实的、活跃在巴扎里的各族民众。
真实的新疆不仅接轨于数字经济,更与内地的发展同呼吸、前进的脉搏共跳动。
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数字经济与个人奋斗,新疆的发展与内地联动着。
画面中频繁出现的高亢的叫卖声、洒满笑容的面庞、囤满货物的商铺、数字化的支付方式,既是新疆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好见证,更展现出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
这些于无形之中振奋着民族大团结的自豪之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巴扎》虽只记录了普通新疆民众在巴扎——这个特定空间和赶集这个特定时刻的烟火故事,却使得全球观众得以见证新疆的社会变迁与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独特的选题视角“以小见大”,聚焦于在新疆遍地开花的日常“赶集”,将新疆社会变迁的“柴米油盐”,融于极具国际视野的“巴扎”之上。
平实的记录手法,自然流露的情感交流,荡漾着的烟火气、有人气、接地气,不仅拉近了普通观众和新疆的距离,亦是减少了跨文化传播中的“噪音”,让世界得以读懂真实的新疆、读懂鲜活的中国。
评论员 张雅欣 王诗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