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两天,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采取了重大打击行动,先是于17日引爆了数千台寻呼机,导致真主党死伤3000多人;接着又在18日的葬礼上引爆了数百台对讲机,又造成真主党数百人伤亡,其中大部分都是骨干人员。两次袭击给真主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人员伤亡姑且不说,单单这种防不胜防、看不见摸不着的袭击方式,就让真主党成员的士气遭受重挫,让很多人失去了对抗以色列的勇气和信心。
据环球网9月19日的报道,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就这两起大规模袭击事件发表讲话,他表示,爆炸事件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以色列已经“越过了所有红线”;纳斯鲁拉指责以色列引爆通信设备发动袭击的行为是“屠杀”,可视为对黎巴嫩的“宣战”。据新华网9月18日的报道,一系列袭击发生之后,真主党曾誓言报复,要让以色列“接受惩罚”,联合国一方面谴责爆炸事件,一方面担心当地局势升级。
那么,第三次黎巴嫩战争会否爆发?“以色列防务”网站在19日的分析中指出,“腰带之下”行动(对讲机、寻呼机都别在腰上)的事后走向如何,表面上看,取决于真主党的反应,但事实上,“伊朗将做出决定”。原因很简单,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之后,伊朗就剥夺了纳斯鲁拉对以色列做出重大独立决定的能力,“给他分配了‘导师’”,因此最终决定如何应对的,不是贝鲁特的纳斯鲁拉,而是德黑兰的哈梅内伊。
伊朗会强势回应以色列的“腰带之下”行动吗?会批准真主党发起第三场黎巴嫩战争吗?“以色列防务”认为,恐怕很难,至少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原因很简单,“伊朗自身已经陷入了战略深渊”,一方面,既没有对哈马斯首脑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做出报复,前总统莱西之死也“越来越不像一场无辜的直升机事故”;另一方面,要么克制不去报复,要么冒着全面战争和政权不稳的风险做出回应,不管哪一种,“都非常糟糕”。
难能可贵的是,“以色列防务”也客观分析了以色列目前身处的困境,直言不讳地指出,“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麻烦也很多,没有一个选项是完全有利的”,“以色列国防军是为短期战争而建立的,如果没有美西方的弹药供应,以军就无法继续战斗”,“更麻烦的是,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以色列无法展开一场针对真主党的全面战争,因为这可能会升级成为一场涉及到伊朗的地区性全面战争”。
最后,“以色列防务”告诫民众和军队,“无论如何,不要在‘腰带之下’行动后陷入欣喜若狂”,哪怕这是全球战争史上最成功的开局打击之一,以色列要认清现实,“真主党和整个伊朗轴心仍然拥有前所未有的打击以色列的能力,而我们的防御系统远没有那么完美”,一旦开打,“我们将在以色列本土前线付出沉重的代价”。至少从以军媒的文章来看,以色列的确是对敌我进行了冷静、客观的分析,“不吹不黑”,这是值得学习的。
其实咱们的观点与此类似,也是认为伊朗或者真主党不会借此发起第三次黎巴嫩战争,原因很简单,连前总统死得不明不白,哈尼亚在眼皮底下被杀,伊朗都不敢报复,一再拖延报复时间,就可以知道,德黑兰绝不会为了真主党伤亡几千人这种“小事情”,而冒险将自己卷入到全面战争中去。而真主党其实是接受伊朗领导的,“腰带之下”行动连带炸伤了不少伊朗外交人员包括驻黎巴嫩大使,可见伊朗一直在秘密指挥真主党。
伊朗怂了,真主党还会硬刚吗?这个可能性不大,也基本不存在伊朗“装怂”,实际上让真主党挑起战争的可能性,因为以色列和美国一样会认定这就是德黑兰的“杰作”,一样逃不了被秋后算账的命运。再说了,目前伊朗“改革派”得势,亲西方的佩泽希齐扬刚刚才表示,“我们与任何人都没有冲突”,“政府将与西方进行谈判,并扩大与邻国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又怎么会力挺真主党发起战争?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当然,伊朗真正的话事人,还是哈梅内伊,佩泽希齐扬做不了主,但哈梅内伊也不傻,上次以色列战机在他生日那天轰炸伊朗核设施附近的目标,就是对他的警告,前总统莱西死得蹊跷,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杀,这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以色列想要除掉哈梅内伊,其实也不难。忍一忍,不过是丢人而已;不忍,可能连命都没了,哈梅内伊肯定知道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