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五大主力被全歼后均被重建,却唯有一个漏网之鱼,活到了今天!

大表哥侃呀 2023-09-06 09:58:54

国民党五大主力,是国军之中装备最精良、训练最严格、也是最受上峰瞩目的部队。他们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整编七十四师、第五军以及整编第十一师。

五大主力的称呼最早是在1946年的“军事整编会议”上被提出,各军基本上全为美式装备部队。在抗日战争中,这五支部队战功赫赫、杀敌无数,且皆为中央军嫡系,正宗的黄埔血统。

他们的首任司令员分别是孙立人、廖耀湘、张灵甫、邱清泉以及胡琏。

因此有一种说法:新一军是装备出来,新六军是孪生出来的,七十四师是打出来的,第五军是练出来的,第十一师是宠出来的。为何这么说呢?

一、

首先拿新一军和新六军来说,这两支军队犹如一对一奶同胞的孪生子,从出生开始就形影不离。

1942年,中国派遣十多万大军入缅参战,然而在日军凌厉的攻势之下,中国军队和英军相继落败,缅甸全境沦陷。无奈之下,中国远征军第38师余部在孙立人的率领下向西撤退,进入印度休整。

在印度,中国远征军得到了美国的装备补充、后勤补给以及严格的训练。不久后,1943年撤退到印度的新22师、30师、38师合编为新1军。

在短时间内,新一军的战斗力就达到甚至超过了美国轻型步兵师的水准,被称为天下第一军。1944年,原本属于新一军序列的新22师又扩编为新六军,由廖耀湘担任军长。由此,同气连枝的新一军和新六军就犹如两个连体兄弟,是孪生出来的。

在缅甸,新一军和新六军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一个新六军,就能够顶住日军三个师团的围攻。而在国内战场,国军一个军往往能被一个旅团甚至一个联队击溃。

其次,笔者再说说军迷们更加熟知的74师。74师的前身是74军,始建于1937年9月。74军本是一支年轻的二线部队,却硬生生靠着过硬的战功,在诸军之中脱颖而出。而这,主要归功于军长王耀武的指挥与训练。

抗战期间,七十四军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等多场血战,他们能攻善守,即使与日军精锐师团对垒,依然不落下风。由此,七十四军逐渐由一支二线部队,升格为国民党军的头号主力。日军也心有余悸地将其称为“中国第一恐怖军”。并且优先得到了美式装备的换装。

在抗战后的整编中,七十四军被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虽说是由军改师,但其战斗力却不降反增,成为我山东、华中诸野战军的头号敌人。

因此七十四军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王牌。

第五军,又被称为“铁马雄师”,是国民党军中第一支机械化军。第5军的前身是200师,该师的前身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该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

1938年1月,该团又扩编为第200师,杜聿明升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11月,该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第5军。

第五军不仅只是装备先进,而且训练极其严格。人说第五军是练出来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其首任军长杜聿明,就十分善于练兵。因此第五军不仅攻势凌厉,而且也擅长防守。在昆仑关和缅甸同古,第五军都曾在保卫战中重创日军。

除此之外,第五军的打法也相当狡猾,利则进,不利则走。而这种特点,使得第五军成为五大主力中最后一个被歼灭的军。

第11师,前身是第18军,成立于1930年,首任军长是蒋介石的亲信——陈诚。陈诚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他后来以第18军为基础发展到10个军,是中央军蒋介石嫡系中最大的军事集团。而陈诚所领导的军事集团,也被称为“土木系”,堪称是蒋介石的“亲儿子”部队。而第18军,又是土木系中王牌中的王牌。

在抗战之中,18军历经多场血战,在石牌、雪峰山等战役中多次大败日军。到了解放战争初期,18军被改编为第11师,一度让中原、华东野战军极为头疼。

18军是天子门生,主要将领全都是黄埔娇子,美国、苏联援助的武器,18军都能优先装备。因此可以说,18军是宠出来的。

在抗战之中,五大主力都是威名赫赫,为国家立下大功的部队。然而在抗战之中,他们却在蒋介石的指使下摇身一变,成为了其罪恶内战的牺牲品。从1947年到1949年,五大主力先后覆灭,得到了可耻又可惜的结局。

二、

五大主力之中,首先被歼灭的是整编74师。解放战争初期,74军给华东解放军部队造成了可怕的损失。1946年,张灵甫带领74师连克淮安、淮阴以及涟水,导致了华中根据地完全丧失,粟裕的华中野战军被迫退往山东。由此,74师与华东野战军结下了深仇大恨。

在孟良崮战役之中,粟裕巧用计谋,将74师从万军之中挖了出来,硬生生将该师3.2万多人全部歼灭。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绝非74师最终的结局。

在大家眼中,74师之中最出名的将领乃是张灵甫,甚至在网络上一度兴起了吹捧张灵甫的歪风。然而实际上,74师真正的灵魂乃是王耀武,该师在抗战中的战功,大多都要归功于王耀武。至于张灵甫,一开始不过只是一个战斗十分英勇的团长。张灵甫虽死,王耀武仍在,因此74师很快又重建了。

孟良崮战役时,74师将一个新兵教导团和一个榴弹炮营留在了后方。国民党方面立即利用这些种子,于1947年5月重建了74师。

新74师的战斗力虽然赶不上原74师,新兵比例占到了8成,但却依然能给解放军造成麻烦。在中原,74师多次与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教授。在蒙城、阜阳以及豫东战役中,74师均表现不俗。

然而74师的转折点很快就出现了。在济南战役中,74师下属整57旅以及整58旅的7个连被解放军全歼。更为不幸的是,山东省主席王耀武被我军俘虏。从此以后,74师便失去了金源以及靠山,从此一蹶不振。

在淮海战役前,74师重新改编为74军。然而仅仅只是改个名字,并不能拯救该军的命运。在陈官庄的风雪之中,74军连同杜聿明、邱清泉集团一起灰飞烟灭,成了历史的注脚。

此后,74师又得到了第二次重建。然而这一次,原74军的血脉早已全部流失。在渡江战役中,74军一败再败。原本有5个师的兵力,退到福建时就仅剩一个师了。在平潭岛,74军余部并入第73军。

其后,74军的番号曾短暂授予滇军,但由于卢汉在云南起义,这个番号从来没有使用过。在台湾,当局指示伪陆军二五七旅继承74军的历史。然而实际上,这支部队继承自杂牌军——庞炳勋第四十军,其实和七十四军毫无关系。

三、

新一军和新六军不愧为孪生部队,不仅出生于同一时期,而且也败亡于同一时期。

解放战争爆发后,新一军和新六军很快便被投入到东北内战之中。一开始,新一军、新六军打得顺风顺水,势如破竹,甚至一个团就能顶住我军一个纵队的攻击。有东野老兵回忆:“新一军、新六军比日本鬼子还难打,那炮打得叫个准啊!”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高层的内斗,新一军首先分崩离析。新一军的灵魂是孙立人,然而由于孙立人和英美关系过于亲密,蒋介石对他极为忌惮。1947年4月,孙立人被蒋介石解除军长职务,发配到台湾训练新兵。

这还不算,陈诚到达东北后,首先就拿新一军开刀。新一军被分割为新一军和新七军。新七军军长李鸿将强大的新38师带走,还吸纳了以伪军为主的暂56师、暂61师;新一军则吸纳同样改编自伪军的53师作为补充。

先失去孙立人,后遭遇分裂,新一军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复起。在辽沈战役中,新七军随郑洞国一起覆灭于长春;在黑山阻击战中,新一军跟在廖耀湘的第九兵团身后,同样遭到了覆灭。

相比于新一军,廖耀湘新六军的状况稍微好一些。在内战之中,新六军的表现尤在新一军之上。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新六军打得败仗极少,主要集中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斗中。因此廖耀湘和新六军一直非常骄横。

在辽沈战役中,蒋介石命令廖耀湘组织西进兵团,解锦州之围。随后,廖耀湘率新一军、新六军、新三军等共11万余人,由沈阳出发西进。但在中途,廖耀湘兵团却遭遇了我军打援部队的猛烈打击,故一直逡巡于彰武,始终不敢靠近锦州。

1948年10月26日,东野集中大军,在辽西平原与廖耀湘兵团展开决战。在一场乱战之中,廖耀湘兵团全军覆没。王牌军新六军和新一军全军覆没。

新一军覆灭后,远在台湾的孙立人痛心疾首。于是他利用自己训练的新兵以及从辽沈战场逃回的新一军残兵,重建了新一军。在后来的整编中,新一军被改编为平平无奇的第80军。其下辖的201师和206师,还是蒋经国所属的青年军部队。蒋氏父子对于孙立人的戒心可见一斑。

其后孙立人利用新一军、新七军的被释俘虏组建了340师,想以其成为新一军未来的血脉。然而由于蒋氏父子的迫害,孙立人的主张始终没有得到应允。不久后,蒋介石对逃台部队进行了整编,340师被撤销编制,新一军的血脉由此全部断绝。

至于新六军,则以207师为基础,重建了第六军。但实际上,这支部队和原远征军的新六军毫无关系。

四、

第五军原本是杜聿明的部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其纵横于中原,多次挫败中野、华野的攻势。粟裕向主席发出“斗胆直陈”的“子养电”后,毛泽东给粟裕立下了三个任务,其中一个就是必须歼灭第五军。

然而与新一军类似,第五军也爆发了人事上的冲突。邱清泉接任第五军军长后,其势力迅速坐大,并且开始排挤杜聿明的势力,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

在战场上,邱清泉用兵称得上狡猾,利则进,不利则走。然而当友军有难,邱清泉有时也不尽全力。在豫东战役中,邱清泉坐视区寿年兵团被全歼。此战之中,邱清泉虽然没有怎么被处分,但也没有得到嘉奖。反而黄百韬却既升职又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由此邱清泉对黄百韬怀恨在心。

在淮海战役中,邱清泉出工不出力,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全歼。可谓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然而邱清泉的自私并没有拯救第五军的命运。最终,邱清泉所带领的第二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一起被围困于陈官庄。第五军连同第二兵团其他部队一起,全部遭到华野的全歼。邱清泉在乱军之中被打死,主要将领除高吉人、熊笑三等少数人之外,全部被擒或者被打死。

由于杜聿明被擒,邱清泉被击毙,导致第五军彻底没了靠山。后来第五军虽然得到了重建,但其实和原来的第五军已经没什么关系。1954年,第五军受到整编,与第十九军合并。第五军血脉,从此断绝。

五、

与其他被全歼的四大主力不同,整编第11师竟然保住了血脉,还得到了重建。

国民党部队有个特点,那就是“人亡政息”,该部队的主心骨一旦被俘、被杀乃至于被贬,就再无复起的可能。但是如果主心骨犹在,就有可能再次复活。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虽然被打死,但王耀武仍在。因此74师能够得到重建,而且还能保持相当的战斗力。然而王耀武一旦被擒,74军的战斗力就一泻千里。

新一军以孙立人为主心骨,然而孙立人一夕失势,新一军就免不了被拆分、被掺沙子。孙立人蒙冤之后,新一军的余脉更是被撤编。

新六军以廖耀湘为主心骨。廖耀湘在辽西被擒后,新六军就再也无法得到真正的重建。

第五军以杜聿明和邱清泉为主心骨,然而在陈官庄,杜、邱两人一俘一死,第五军就再也不能复起了。

相比于前四个主力,11师就要幸运很多。首先,11师的亲信是蒋介石的头号亲信——土木系的大佬——陈诚、其次,11师的核心乃是主席口中“狡如狐、猛如虎”的胡琏。而这两个人均逃过了人民的惩罚。

事实上,早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11师就已经被红军歼灭过一次。在黄陂、草台岗战役之中,11师中了我军的埋伏,损兵一万多人,连师部都被我军给端了。然而由于11师背后有人,使其得到了重建,并且在抗战之中改编为18军。

在东北,陈诚面对东野的攻势一败再败,被迫引咎辞职。不久后,蒋介石将陈诚派往台湾,意图将该岛营建成“反攻基地”。而这一举措,也为11师的“复活”打下了基础。

而胡琏,则是11师的头号悍将,在华东和中原,11师基本没有吃过亏,反而在南麻、临朐战役中击败了华野,一度使得华东局势急转直下。

然而就在这时,国民政府内复杂的人事矛盾又开始作祟。由于白崇禧对胡琏不满,导致其失去了对18军(由11师改编)的控制。原本12兵团应由胡琏担任司令,但蒋介石为了平衡中原的人事关系,改让平庸的黄维担任司令。胡琏一气之下,竟滞留上海养病。

淮海战役时,黄维果然中了中原野战军的埋伏,整个12兵团动弹不得。为了拯救自己心心念念的18军,胡琏竟冒险空投进入埋伏圈,接管了整个兵团的指挥。

然而由于大局已定,即使胡琏也扭转不了战局。最终12兵团全军覆没,胡琏乘坦克逃出了包围圈,黄维则被我军擒获。

胡琏的潜逃,为第18军的复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琏逃到江南后,在土木系大佬方天的支持下,以改保安团为正规军以及抓壮丁充军等方式,结合12兵团逃出的8000老兵,重建了第12兵团以及18军。

渡江战役之后,胡琏带领12兵团以及18军一退再退,最终退到了金门。1949年10月,胡琏率领18军残兵在金门刷了一波战功,堪堪稳住了局势。

其后数年,胡琏一直驻守于金门前沿,并屡次派兵袭击我沿海。在金门炮战之中,我军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胡琏炸死。但可惜的是,这个任务并没有完成。

在台湾,18军于1954年7月受到了整编,改称第7军。1956年,军级单位被撤销。至于其下属的第11师和第118师,前者改编为伪机械化步兵第333旅,后者则演变为伪金东守备大队。2014年,该守备大队与伪金东守备大队合并,改称金门守备大队,与我军隔海相望。

由此,第18军成为五大主力之中,唯一保存了血脉的部队。若未来台海发生战事,我军必然会与18军的余孽对垒。到那时候,这支部队就不会像当年一样那么幸运了。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