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4月,冈村宁次集中5万余日伪军对冀中进行“扫荡”。由于敌我力量相距悬殊,冀中大部分地方被敌人占领,老百姓被杀害达五万,八路军部队损失严重。损失最严重的,要数八分区。
反“扫荡”开始,八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指挥33团、30团在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地区转战。33团团长谭斌率领3营在北张岗战斗中,全部牺牲。随后,分区机关和30团又在五公村遭敌合围。
常德善原是120师的战将。1939年贺老总率120师到冀中时,吕正操再三要求把常德善留在冀中作骨干,贺老总同意了。常德善身经百战,作战经验丰富,有处理紧急情况的丰富经验。当八分区被包围时,他分析敌我力量后,对政委王远音说:“我们被敌人层层包围,今晚必须冒险,尽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外线转移到子牙河游击区。”
王远音不赞成,说:“子牙河是游击区,被敌人控制。转移到那里,没群众基础。还不如在这一带坚持。”
常德善坚持说:“敌人以十倍的优势兵力合击我们,包围圈越来越小,我们今晚不走,就将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
王远音不高兴了,沉着脸说:“敌人一来就逃跑,那是保命思想,群众会说我们闲话,政治影响太坏,我是政治委员,按规定有最后决定权。我说不能走,一个都不准走!”
常德善耐心地说:“我们打的是游击战,游击战术就要灵活,撤退是常事。不能一撤退,就说是逃跑。”
王远音还是不作声,常德善又急又气,痛心地说:“同志,你这样的决定,八分区要葬送在你手里!”
王远音还是不以为然,坚持己见。
两人不欢而散。
拂晓,敌人从四面八方拥来,常德善、王远音指挥部队向北转移,在薛村与敌人打了一昼夜,结果,八分区机关和部队几乎打光,常德善身中27颗子弹壮烈牺牲。王远音腿部中弹,行走困难,用手枪自杀殉国。
冀中的战报上报到了八路军总部,彭德怀看后,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桌子上,高声喊道:“左权!马上开会!”
随即,参谋长左权和政治部主任罗瑞卿来了。彭德怀将翼中军区反“扫荡”的战斗详报递给两人。左权和罗瑞卿看罢详报,半晌没有说话。彭德怀哽咽着说:
“常德善这个人很能干,党性强,打仗勇敢,是个难得的战将。他在红军就是师参谋长了,如果贺老总知道他牺牲了,不知会难过什么样子。常德善总是哪里战斗最激烈,情况最危急,就出现在那里。在湘鄂西的一次战斗中,贺老总头部负伤昏迷,余秋里断了一只膀子,血流不止,不能走路,警卫员也牺牲了,就是他先把贺老总背出三里路,安置在山洼里,又回头把余秋里扛出来。路上,常德善身中三颗子弹,咬着牙硬把贺老总、余秋里背到树林里,又到村子找来老中医抢救。贺老总、余秋里常说,没有常德善就没有他俩。”
左权沉痛地说:““这次反扫荡,冀南、冀中损失很重,减员很多,牺牲不少红军骨干。”
彭德怀打断了他的话:“你们没看出问题来吗?我叫你们来,是想研究一下政治委员的最后决定权问题。”
他接着说,“我们改编为八路军后,一度取消政治委员制度,出现一些混乱。恢复政委制度,很好,但是,赋予政委对部队的最后决定权。又造成新的损失。制度是为打仗服务的,这个决定权制度对打仗毫无作用,反而造成军政对立,影响指挥打仗。还有必要坚持吗?”
“是啊,这个决定权制度早该取消了,”左权说,“皖南事变期间,项英不听多数人意见,错误选择南移路线,给新四军造成很大损失。当时就有人提过要取消这个制度。”
罗瑞卿说:“这个制度是从苏军学来的。事实上,我们的部队长期形成了有威望的领导核心,有的是军事干部,有的政委,应该是谁对听谁的,我主张在制度上规定集体讨论与首长分工负责相结合,各负其责,互相尊重。”
彭德怀说:“我想建议中央改变政治委员最后决定权的规定,你们同意吗?”
左权和罗瑞卿表态:“同意。”
于是,彭德怀致电党中央,要求取消政委的最后决定权。
9月3日,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在战斗中的军事行动,统一由部队军事首长最后决定。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