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的聪明被这4种行为偷走!家长越早警惕,孩子越早受益

熬爸聊育儿 2024-12-23 19:42:48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后天难以改变。

然而,近年来多项研究都指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当举措,可能会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认识、价值观以及思考方式的形成,若受到误导,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和思维定势,同样会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直接结果就是,孩子的潜能无法得到充分释放,给人一种孩子越大越不聪明的观感。

我们知道,“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

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少家长的行为正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四种可能让孩子逐渐失去聪明灵气的常见行为,希望为人父母者们能够引以为戒。

01 父母的情绪失控

面对孩子的顽皮和不听话,许多父母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我本意并非要对孩子大发雷霆,但似乎只有提高嗓门,他才会有所反应。”

“每次情绪失控后,我都深感内疚,可下一次仍旧难以自制。”

面对“情绪失控”,家长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

那么,我如果告诉你,情绪失控不仅无助于孩子,反而可能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你是否还会选择这种方式?

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团队开展了一项长期研究。

在研究中专家们发现,长期受到父母情绪压力的青少年大脑,其杏仁核和前额皮质之间的连接会减弱,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和决策能力。

2017年,该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长期受到父母情绪压力的青少年,其大脑中的灰质体积增加了12%,而过多的灰质意味着孩子在情绪管理上可能存在障碍。

2019年,研究者们还发现,长期处于父母情绪压力下的孩子,他们的杏仁核和海马体体积减小,而这两个区域分别与情绪反应和长期记忆紧密相关。

不言而喻,父母的情绪失控不仅会削弱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形成,进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观察到以下几种现象:

当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如果因为孩子的不理解而情绪失控,孩子往往更加困惑,学习效果更差。

因为孩子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下,大脑的思考和认知能力会受到影响。

长期如此,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都会下降,逐渐变得迟钝。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该尝试“温和教育”,尽量用平和但又坚定的语气与孩子沟通,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效果。

当察觉到情绪即将失控时,不妨暂时离开,等心情平复后再与孩子交流。

学会控制情绪,这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成长。

02 不当的激励与反馈,导致孩子形成僵化型心态

一项由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揭示了激励方式对孩子心态的深远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两组孩子被要求完成一系列逐渐增加难度的拼图任务。

任务开始时相对简单,但随后难度逐步提升。

面对挑战的增加,有些孩子显得焦躁不安,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最终选择放弃。

而有些孩子则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持续的动力,他们兴奋地表示:“这个挑战太酷了!”“我喜欢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们深入研究后发现,孩子们心态的差异是导致行为分化的关键。

拥有僵化型心态的孩子倾向于认为自身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他们害怕面对失败,担心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避免接受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这无疑限制了他们的成长潜力。

相反,拥有灵活成长心态的孩子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提升自我,他们对新挑战充满激情,即使遇到挫折也保持乐观态度。

这种心态促使他们的大脑更加活跃,长期下来,他们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敏捷。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给予孩子的激励和反馈方式,往往会影响孩子心态的形成。

例如,过度强调孩子的“天赋”或泛泛地称赞他们“真了不起”;而当孩子遭遇失败时,若父母倾向于批评指责,如“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太笨了”、“你一无是处”,这些都可能促使孩子形成僵化型心态,阻碍他们的进步。

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孩子,父母应该专注于称赞他们的具体努力、坚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你在这个问题上真的很努力”,或“你的耐心和细心真是令人钦佩”。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避免全盘否定,而是帮助他们理性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关注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提升。

当孩子学会以灵活成长的心态看待失败和挑战,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我突破时,他们的成长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03 过度约束与负面评价

国外心理学家们曾进行过一项实验:

将一只饥饿的猎犬放入一个装有食物的房间内,猎犬只需轻松一跃,就能触及食物。

然而,实验者在房间中央放置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起初,猎犬兴奋地冲向食物,却每次都被玻璃板阻挡。

随着时间的推移,猎犬的尝试越来越少,最终,它彻底放弃了努力,即使玻璃板被移除,猎犬也不再尝试获取食物。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当个体反复遭遇失败,他们可能会陷入一种无助的状态,放弃尝试。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某些行为也可能成为无形的“玻璃板”,限制孩子的成长,使他们形成“猎犬心态”,陷入自我怀疑和无助,从而在学习领域丧失探索的勇气。

一方面,父母经常否定孩子,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如“你总是做不好”、“你太让人失望了”、“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懦夫”、“懒惰虫”等。

另一方面,父母过度限制孩子的行为,这个不允许,那个不批准,一旦孩子犯错,便严厉批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来自父母的评价,会深刻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

如果父母总是批评孩子“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不给孩子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孩子就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就是“不聪明”,就是“做不到”,做事变得犹豫不决,最终真的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应总是限制孩子,而应更多地信任孩子。

在确保安全和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可以多鼓励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即使犯点错也无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充分地运用感官,去思考和学习,促进大脑的发展和听觉、视觉、触觉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多给孩子机会去体验成功,能培养他们更多的自信。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多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对孩子的期待。

积极的心理和语言的暗示,更会激励孩子朝着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04 孩子沉溺“虚无荣耀”

“王者荣耀”游戏曾经风靡一时,俘虏了无数孩子的心,导致很多孩子沉迷其中。

除了游戏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了网络对孩子的影响。

网络的迅速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确实为孩子的社交与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生活、交流想法,有助于拓宽孩子的社交圈子和认知视野。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孩子沉迷于网络社交,将虚拟的“荣耀”视作生活的重心,荒废了学业和自我成长等等。

对于正处于人格塑造期的孩子而言,“虚无荣耀”具有显著的潜在危害性。

特别是在青春期间,这本是形成健康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过度沉迷于这些表面的、瞬时的网络认同,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会变得脆弱,难以专注于需要长时间投入与深度思考的学习与实践中。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变得浮躁、缺乏耐心,真实世界的成就感受挫,心智无法得到深层次的锻炼,最终可能导致个人的“空心化”。

在这一问题上,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需要从源头预防、引导兴趣发展、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一是父母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孩子共同活动,一起进行户外运动、参与社区服务、探索艺术和科学项目等。

真实的互动与体验,会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也能分散孩子对网络虚荣的过度关注。

二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和天赋,鼓励他们参与各种兴趣小组和专业培训,当孩子投入到真正热爱的事物中,自然会对网络上的虚荣看得更淡。

三是父母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踏实、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品质,以及诸如自律、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核心价值观。

这些实实在在的品质和价值观,才能帮助孩子建立坚实的内心基础,使他们在面对网络的诱惑时,能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自我,掌控着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