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副部长,也是毛主席的表侄孙女,一生未结婚

初延的近代人物册 2024-06-28 10:41:02

在毛主席晚年的外事活动中,有一位女外交官十分耀眼,她伴随着毛主席走过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也见证了七十年代中国的风云变迁,她就是曾任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王海容。

王海容是七十年代我国政坛的红人,她曾担任过中央委员翻译、外交部部长助理和外交礼宾司副司长等职务,是毛主席晚年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1971年,王海容曾接待了第一次秘密来到中国访问的基辛格博士,当时,她流利的英语水平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就连基辛格也是十分赞扬。

要介绍王海容,就必须要提她的祖父王季范,因为王海容就是在王季范的影响下成才的。王季范是毛主席的姨表兄,所以按辈分,王海容也就是主席的表侄孙女,了解这层关系,也就不难理解王海容的成长经历了。

王海容的祖父王季范,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他自小就聪明过人,17岁便考入长沙优级师范大学就读。当时,这所大学是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基地,受学校环境的影响,王季范逐渐趋于进步,并对劳苦大众产生了怜悯之心。

王季范学识渊博,熟读经史,在从长沙师范毕业后,他就转入湖南一师执教,并担任了湖南一师的训育主任。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考入湖南一师学习,两人也就成为了师生。

王季范比毛主席大7岁,在很多时候,他也将主席视为弟弟。在一师执教期间,王季范经常指导毛主席,甚至还支持其参加革命活动。

当时,毛主席因为组织学生驱逐校长张干将被开除,在关键时刻,是王季范亲自找到了张干,并多方积极奔走,才保住了主席的学籍。

后来,主席从第一师范毕业,又是王季范积极奔走呼吁,筹备资金,才有了长沙文化书社的成功创办。

可以这么说,王季范就是毛主席成才道路上的伯乐,正是因为他的帮助,主席才一次次躲过了军阀军警的追捕,终成一代伟人。

王季范担任过长郡中学的校长,他终生信奉教育救国,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王季范担任长郡中学校董事会董事长和政务院参事室参事等职。1972年,他因病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

除了提携毛主席,王季范还培养和教诲了孙女王海容。

王海容是王德恒的女儿,王德恒英年早逝,所以王海容自小便随祖父一起生活。王海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子,她热爱读书,深得爷爷的真传。

1960年,年仅22岁的王海容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外语专业学习,在这里,她第一次接触了英语,从此便专心求学,成为了一代翻译家。

王海容是在1965年正式进入外交部门工作的,当时,她还只是个文秘,没有负责具体的工作。不过,随着其理论水平的提高,王海容后期便越发受到重视,直至担任了外交部礼宾司的副司长。

别看这一时期的王海容仅有32岁,他在外交方面的成就,却超出了与她同期的大多数人。当时,礼宾司经常派遣专员随总理出国访问,因为王海容水平高,再加上她工作积极,所以她很快便被选为司长。

1973年,中共十大会议在北京召开,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王海容被选为国务院外交部部长助理,专门负责国务院的礼宾事务。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王海容在外交部门的出镜率越来越高,直至成为了外交部的副部长。

王海容虽是一介女流,但她却极具活力,除了为毛主席当翻译外,她还参与了外交部的信访工作。

当时,全国正处在政治上的转型时期,面对着风云变幻的形势,王海容一边努力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一边又积极参加党的外事工作。在她的领导下,我国的礼宾司趋于稳定,最终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

1985年,王海容出任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不久,经中央同意,她返回家乡隐居,自此便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王海容的晚年生活很简单,她一生未婚,不太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生活,也不愿参加任何政治活动。虽然如此,她在外交领域依旧有着很高的威望。

2017年9月19日,王海容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9岁。

王海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部副部长,她作风干练,思维活跃,对我国外交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样一位老干部,也值得所有人铭记。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