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诸多网民于社交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宣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中一位获取学校资助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于朋友圈晒出前往国内外多地旅游的照片,从而引发关注。
经核实,方某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于2021-2022学年、2023-2024学年、2024-2025学年秋冬学期被认定为资助对象,2022-2023学年因经济困难有所缓解未申请资助对象资格,资助的认定流程和申请材料符合《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今年以来,该生有多次出行各地的情况,其中旅游3次。经学院研究,认为该生存在《办法》规定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取消其受资助资格。目前,学生本人已经认识到错误,接受处理结果,并做了书面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大学的贫困生,申请贫困资助的人,该不该去旅游呢?或者说贫困大学生该不该买苹果手机呢?买苹果手机的,去旅游玩的还是不是贫困生呢?
80后、90后、00后的贫困标准和对待贫困的态度肯的是不一样的,也不能用温饱线来一刀切衡量贫困标注,上海人,北京人的贫困标注和内地的标注肯定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活费用,在内地比如兰州等地和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标注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农村出来的和城镇的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我想上述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吧。
作为贫困生,申请了贫困资助,那么这些钱,申请贫困资助的标准,至少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学校日常的基本学习、生活之用,解决了生活之忧,以便踏实学习。
那么如果去旅游了,甚至出国旅游了,坐飞机远距离去旅游了,还算不算贫困生。我想,即使是贫困生,除了吃饭,日常支出等,偶尔去旅游一下也无可厚非的。坐个经济舱,住个经济的酒店,旅游一下也正常吧,贫困生也有体验生活的权力。但如果旅游次数过多了,还出国去旅游了,超过了一般学生的日常行为,甚至比工作10几年的人旅游还多,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已经不能用贫困标注来衡量,妥妥的高大上了。这让其他学生怎么看呢,毕竟他们也没怎么旅游过。谁不想去玩呢?
买手机也一样,2000元的手机,基本通讯够用就好,我想别的同学也无意义,但你用最新的苹果手机,mate手机,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这个 消费超过了作为学生该有的水平。何况是贫困生呢?
在学校,作为贫困生,理应低调点,做了就不要再发朋友圈炫耀了,这不是典型的“我爸是李刚吗”,只能自找麻烦。
从另一个角度,学校在评估的时候应该负点责任,审核标准不能走过场,我想大多数学校在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的时候,形式化,将这个利于大学生的国家行为浪费了,没有用到实处,没有让真正享用的人得到实惠。我们都是过来人,在学校如何评的多少了解一些,希望以后学校在评类似奖励的时候,多用点心,让这些钱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该享用的人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