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新冠病毒“物传人”值得警惕

南方+客户端 2022-01-18 10:46:03

“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

1月17日下午,深圳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首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例17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曾拆分来自北美快递,或因此引起感染。

同日,珠海发布会也指出,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

与此同时,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国际邮件快件省内寄递疫情防控。

综合过去一年国内本土疫情溯源情况,种种迹象表明,除了“人传人”,新冠病毒“物传人”同样值得警惕。

国内本土疫情多点散发

不排除“物传人”的可能

自1月以来,广东深圳、中山、珠海、梅州相继出现本土疫情。那么,疫情的源头究竟来自哪里?

据官方通报,中山、珠海和梅州的阳性病例同属一条传播链。17日的珠海发布会还提到,珠海病例基因测序与外省的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00%同源,其早期发病的个案从事某企业客服工作,经常接触境外入境物品。在此基础上,专家研判,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再看深圳。截至17日17时,深圳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7例病例,共存在两条传播链。其中前16例基因测序为德尔塔变异株,而16日新增的病例17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此前,深圳1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提到,病例1从事国际货物供应链工作,近期有境外物品接触史,因此由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大。而17日的发布会也指出,病例17或为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的感染。

也就是说,无论是中山、珠海、梅州疫情,还是深圳疫情,源头很可能都是受新冠病毒污染的境外物品。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不只是广东。连日来,全国各地疫情多点散发,其中不乏可能由“物传人”引起的情况。

比如,15日北京新增的本土阳性病例,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前不久的宁波北仑疫情,据专家研判,同样不排除“物传人”可能性。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由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其中有不少源头也指向了境外受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

事实上,国外货物进入中国,检测后呈阳性的案例也并不少见。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传播和蔓延,其通过人或物输入我国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到,要严格管控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加大相关入境物品的抽检比例,严格实施入境航空器终末消毒等措施,不断强化源头管控,严把疫情输入关。

坚持“人”“物”同防,势在必行。

图源:新华社

严防“物传人”

应重视消杀和防护

所谓的“物传人”,通常是指物品受到病毒污染,人接触后造成感染。早在去年,这一现象就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注意。

去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指出,外防输入,防人也应防物。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提到,新冠病毒的环境传播是新出现的课题,“冷链外包装的病毒会不会使人感染?病毒浓度达到多高会出现感染?病毒能够存活多少天?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我们找出规律,研究预防措施。”

图源:新华社

鉴于目前的疫情形势,今年1月16日,国家邮政局安全监督管理司发出通知,要求切实筑牢国际邮件快件疫情防控屏障,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1月17日,广东省邮政管理局也强调,要加强国际邮件快件省内寄递疫情防控。国际邮件快件到达后,须执行“两次六面消杀”,即:先对集包袋进行六面消杀,静置24小时后拆开集包袋,对散件再次进行六面消杀,再静置24小时。

图源:新华社

不过,“物传人”需警惕,但不必过度担心。需要指出的是,快递或商品核酸呈阳性,并不代表一定会感染。

此前,中疾控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曾表示,快递传播新冠病毒应该同时满足几个条件:收运快递时被新冠病毒污染、快递上的新冠病毒还存活、接收快递时受新冠病毒污染。

比如,此次深圳疫情的病例17,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该病例在分拆入境快递时,并未做好个人防护,很可能是接触了快递包装上的新冠病毒引起感染。

那么,普通民众应如何做?张伯礼曾经提到,对来自国外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包裹信函也要做到全面消杀,查收快递时戴好口罩、手套,若是不急需,也可以打开放置在阳台通风地方过几天再处理,防患于未然。

也就是说,普通大众预防“物传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消杀与防护。

综合整理自南方+、央视新闻、北京日报、界面新闻、人民日报等

【话题整合】辜继漫

【策划】张西陆 丁晓然

0 阅读: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