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商家被限流!严打“低价引流”!平台给商家敲了一记警钟!

睿昊谈科技 2024-06-15 03:59:38

近期,一大批商家被拼多多限流了?

原来是不少消费者发现,在平台购物的时候,容易被页面上醒目的低价标签给吸引,但点进链接之后,发现标价与实际价格完全不一样。

比如在商品主页上展示的是一个包包,标价是9.9元,但点进去加购之后才发现,9.9元只是包包的背带;

还有主图的小白鞋,标价是30块钱,点进去发现这仅是鞋垫的价格,而小白鞋的价格是300元,直接翻倍。

诸如此类的招数屡见不鲜,不仅是在拼多多,在其他电商平台,也同样心照不宣地长期存在着。

商家通过在一个商品中设置一到多个不合规的低价商品SKU,在前端展示该低价商品SKU的价格,但与商品图片、标题描述不匹配,达到骗取消费者点击目的的行为,这就是低价引流。

对于花样百出的诱导性低价引流行为,不少消费者都叫苦不迭。对此,电商平台们也陆续采取了措施。

平台出手!低价引流“不香”了!

近期,拼多多平台发出公告,宣布将针对低价引流违规的商品,采取包括下架、搜索降权、禁售等在内的多种处罚措施。

商家需要严格遵照平台规则发布商品,违规将导致商品、店铺受到处罚。另外,商家还需要保持“SKU布局”的一致性,避免错抓。

拼多多会根据商品的图片、标题、SKU三者之间信息的一致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判断是否属于低价引流。

也就意味着,商家需要通过合理布局SKU,来提升商品竞争力。如增加不同款式、增加不同品质、增配多件组合装的SKU等方式,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倘若“不小心”违规,拼多多也提供了“补救通道”。

当商家收到违规提醒后,需要立即进行整改,完成整改动作后,平台将在48小时内审核整改信息,整改达标后,就会取消降权处罚(比如恢复榜单、首页资源位等曝光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底,抖音也发布了一项新规,对商家不合理设置SKU价格进行专项管控。

根据规定,抖音判定SKU不合理的标准是同一商品链接内,不同SKU之间价格差异过大(价格设置极低或极高)。

具体来说,平台会依托大数据分析,基于商品类目,测算该类目下商品的常规价格区间和常规价格指标(即该行业普遍客观的价格信息)。

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价格应符合这一要求:同一商品下各SKU之间的销售价格差倍率(SKU差倍率=SKU最高价/SKU最低价)应在合理范围之内,小于或等于所发布类目的常规差倍率。

危险!整治低价引流刻不容缓!

在价格战的硝烟弥漫中,低价引流似乎成为了电商平台难以根治的顽疾。

早在前几年,以拼多多为主的各平台就不断对这种行为进行管控。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低价引流行为虽然可以在流量和销量方面带来短期效益,但长期以往,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商家和平台,都是不利的。

首先,消费者是“直接受害者”。

消费者在选购对比时,往往需要浏览大量的商品页面,大量的低价引流信息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可能干扰消费者正常的消费判断,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甚至陷入一些不必要的消费陷阱。

就算有的消费者被低价的“钩子”吸引,下单了产品,却由于没有享受到真正的优惠,也会造成心理落差和被欺骗感。

久而久之,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不佳,也就无法对商家和平台产生信任和粘性。

其次,平台也“百害无一利”。

在各平台愈发白热化的竞争中,留存用户无疑是平台的重中之重。

消费者在被低价引流“套路”后,轻则可能降低在平台上的活跃度和参与度,重则卸载软件,“投靠”对家,这无疑是平台最不想看到的。

违规低价引流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商家间的恶性竞争,破坏营商环境。

一些靠耍小聪明、动歪心思吸引消费者的商家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流量倾斜,势必会拦截哪些兢兢业业、守法诚信经营商家的“客流量”,导致平台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这也不利于平台生态的多样性和健康发展。

最后,对我们商家自身,不异于“饮鸠止渴”。

这样的生意可以说是“一锤子买卖”。

利用低价引流诱导消费者进店,不仅给他们留下了不良印象,损害了品牌形象,有可能吸引来的只是冲着低价的消费者,一旦价格回升,这些顾客可能大量流失,难以培养真正忠诚的客户群体。

与此同时,在与其他商家的恶性竞争中,大家的利润不断被压缩,只能靠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来减轻成本,循环往复,只会两败俱伤。

最重要的是,过度关注低价策略,也极其容易忽视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

在电商生态圈中,消费者、平台和商家环环相扣,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侵害,其他两方都无法置身事外。因此,整治低价引流,刻不容缓。

低价不是唯一!竞争是多元的!

其实,打价格战也好,低价引流也好,它们可以是行业竞争的短期策略,但并不能是长期战略。

此前,交个朋友副总裁也曾说过,“一味追求低价对整个业态是毁灭性的打击”。

消费者需要的从来不只是低价,商家间的竞争也应该是多元化、综合化的。

在媒体5月份对3000多名消费者的一项618消费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消费者更容易被“给力的价格和促销力度”所吸引。

但“正品保证”以及“产品力+价格力+服务力”的综合购物体验,在消费者心中的“权重”也很高。

图源:新京报

除此之外,平台也在引导我们朝着提升产品力、价格力、服务力等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

近日,淘宝正全面推行新评分体系——“店铺体验分”“商品体验指数”,以此替代此前的DSR(即淘宝此前的卖家服务评价体系)。

在这套体验分体系中,店铺与商品都将获得一个体验衡量标准,从商品主图观感、详情页丰富度到物流、售后等等,全部被纳入消费者体验范畴。

店铺与商品流量也将与体验分直接挂钩,店铺综合体验分越高,可获取的搜索排序结果相对越好。

这也就意味着,商家围绕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平台一起服务好消费者,就有机会获得更确定和更稳定的长期收益。

总而言之,在当前复杂的消费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电商环境中,对于我们商家而言,如何优化经营,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综合消费体验,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但只要我们不断从产品力、服务力、营销力等综合维度提升自我竞争力,不断精益求精,机遇显然大于挑战。

2 阅读:1111
评论列表
  • 2024-06-15 10:37

    敲个毛,拼多多就是最恶心的平台。[笑着哭]

  • 2024-06-15 17:01

    最恶心的是花钱买来的流量二次转卖,详情下面同款低价,关键是同款也不说什么,什么垃圾也当同款。

  • MM 3
    2024-06-15 23:41

    最恶心就是这种低价引流,点开一看骗人的

  • 2024-06-15 11:26

    还是回归实体店好吧

  • MM 3
    2024-06-15 23:42

    现在到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