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有房子的家庭,还是没有房子的家庭,对于房价的变化都是格外的关注。其实,这并不奇怪!一方面,对于有房子的家庭来说,虽然不属于刚需,但是,或许还会有改善的购房需求,而且,房价的上涨或者下跌,也意味着有房家庭财富的增值或者贬值;另一方面,对于没有房子的家庭来说,买房难以避免,房价的上涨或者下跌,也就直接决定了购房成本的高低,这样来看,无论是有房家庭,还是无房家庭,关注房价的变化也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9860元/平,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城市买房,动辄花费上百万元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可是,上百万元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财富”,想要凑齐这笔钱并非易事,所以,买房要付出多年的家庭积蓄再加上几十年的房贷生涯就成了大多数普通购房家庭的首选。
或许有人会不理解,既然买房那么难,那为什么还要买呢?在我看来,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其一,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房子也被当作是家的象征,而家又代表了安全感,古人云:“成家立业”是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情,所以,中国人会热衷于买房也就不难理解了;其二,现如今的房子,已经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了,而是婚姻、教育、城市落户、城市养老、城镇医疗等社会行为的必要前提;其三,房子具有保值增值的金融属性,由于过去多年房价的持续上涨,买房也被很多人当作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方式,当然,早期的多套房持有者也都享受到了房子带来的财富增值红利,赚得“盆满钵满”,这样一来,更加深了人们对于买房的青睐。正因为如此,才让买房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一种必要消费,且难以避免。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房价很高,但是,大多数开发商的销售情况还不错。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1~4月份,碧桂园、万科、恒大的销售额均超过了2000亿元,而且,TOP10房企的销售均额达到了426亿元,均为历史新高。有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货币的宽松,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很多人为了抵御这一波通货膨胀,纷纷选择买房,再加上我们国家对于房地产金融的收紧,房企的现金流紧张,楼市打折促销现象频频发生,两者叠加,就形成了房企销售额破纪录的现象。
在这样的楼市环境下,很多人开始担忧,今年起,该“尽快买房”还是“抓紧卖房”?如果买房,万一房价被调控,自己岂不是“高位接盘”?但是,如果不买房,房价还继续涨,那么自己不就更买不起房了吗?关于这个问题,房地产行业的两位代表人物孙宏斌和王健林给出了他们的看法,而且看法一致。
王健林曾经在一场采访时讲到:未来,在新型城镇化阶段,房地产的下半场,一二线城市的人口仍然会持续流入,这将支撑这些城市的房价继续上涨。但是,对于那些经济落后、产业匮乏、人口流失严重的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那些房价虚高的城市,未来房价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大。
无独有偶,我们国家的另一位房地产行业的代表人物孙宏斌也曾讲过:未来,城市的分化,房价的分化会非常严重,像中大型城市有人口、产业的支撑,购房需求自然不会少,房价依旧会坚挺,而那些没有经济优势、区位优势,而且我i没有产业资源,人口大规模流出的中小型城市,开发商都不愿意去,这些城市的房价也会慢慢走向平庸,房价下跌的可能性非常大。
通过王健林和孙宏斌的看法,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对于房价的走势,都是认可“分化”这一结论的。其实,这个结论在房地产理论研究界也是广泛认可的,比如经济学家马光远、任泽平等也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那么,在楼市“分化”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尽快买房”,还是“抓紧卖房”?简答总结就是一句话:今年起,不同城市买房要有不同的选择,有潜力的大中型城市,应该选择“尽快买房”,而绝大多数产业薄弱、人口流出严重的经济欠发达城市,早买反而不合适,如果在这些城市有多套房,“抓紧卖房”也不失为一种合理规避风险,优化财富的好办法。
最后,笔者还有一句话想奉劝那些依然对楼市充满希望的朋友,楼市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住房资源过剩,购房需求减多少,楼市调控越来越严格这些都是当下楼市的现状,而且不可逆转,所以,投资房产要理性,尤其是利用“高杠杆”或者“掏空家底”去投资房产的朋友,这些更是不可取的!按需购买,量力而行,才是未来正确的买房思路。对此,你怎么看?
小编你这是啥逻辑?前三均过2000亿,前十才40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