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伏天已经入伏,从公历7月15日到8月23日,持续40天,三伏天是养生的旺季和忙季,很多人习惯于“冬病夏治”,其中三伏贴和三伏灸是最常见的方式。
冬病夏治通俗理解就是把一些容易在冬季出现或复发、加重的疾病,在夏天给予治疗,是一种“治未病”的方式,治病关口前移。冬天易喘,提前在夏天咳痰消了,冬天易寒,提前在夏天把阳气养足了,冬天易瘀,提前在夏天把痰湿散了。
冬病夏治,有2个中医理论支撑,发挥3个作用,达到4个防病目的:
1、两大理论:来自《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是养阳储阳学说,春夏是升发、储藏阳气的好时机;二是攻邪消病学说,夏季阳盛阴衰,淤积在体内的寒湿易散,通过“寒者热之”的办法解决。
2、三个作用:一个是用方药的发散走窜升阳逐邪,一个是用经络腧穴,药力透入肌肤,通过经络传递对脏腑阴阳进行调整,一个是用节气的作用,夏天的热盛可促成药力增强,邪祟消散。
3、四个目的:一是破冰,即脾胃寒、宫寒、关节寒,二是清浊,即浊气、浊水、浊物,三是化毒,血毒、瘀毒、痰毒、食毒、热毒,四是祛邪,风、火、寒、湿、火、燥。
冬病夏治有多种实施办法,如针刺、艾灸、贴敷、刮痧、拔罐、服用中药等,人们接触最多的是“三伏贴”和“三伏灸”,这两种方式通常二选一。问题是,哪一种更好?
一、什么是三伏贴和三伏灸?
在三伏时节,把温阳通脉、温经散寒、温补阳气的中药敷贴于额、颈、背、胸、四肢等穴位,治疗冬季虚寒病症,叫三伏贴。
三伏贴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宋代叫“天灸”,清代《张氏医通》系统总结了这种外敷疗法,用药有白芥子、延胡索、细辛、甘遂,姜汁调匀,三伏天共需贴3次。
在同样的时节,把敷贴于穴位的中药,换成艾灸,利用三伏天是一年里最闷热的“天阳”,把握人体可升发阳气这个“人阳”,配合艾草这个纯阳之草,叫“地阳”,天地人三阳结合,补虚散寒助阳,叫三伏灸。
三伏灸是在三伏贴的基础上改良的,宋代《扁鹊心书》、明代《本草纲目》均对艾灸作用进行评述,艾灸是引邪外出,对室内空气流通有一定要求。
二、三伏贴和三伏灸有什么相同点?
主要有4个:
一是来源于同样的中医理论,师出同门,是三伏冬病夏治两种重要形式。
二是治疗原理相同,目的是由表入里温经散寒,透邪外出,调节气血阴阳,冬病夏治。
三是适应症基本相同,主证是阴寒内盛,阳气虚衰,现代多见于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男科疾病、慢病疼痛等。
四是治疗期间禁忌症相同,如忌食辛辣寒凉之物,不宜冷水冲澡和居室寒冷,一些特殊症状和特殊时机人群忌用。
三、三伏贴和三伏灸的区别
主要有4条:
一是现代中医管理权限不同,三伏灸是有资质的中医机构,能自行开展的医疗技术;三伏贴是要在卫生部门备案的中医治疗技术,管理权限更高。
二是刺激作用深度不同,三伏贴浅表一些,敷贴部位通常会有痕迹或起泡,需要休养几天才消失;三伏灸可浅层、经络共调,是三伏贴的加强版。
三是用量和方法不同,三伏贴是外药贴敷,穴位部位见效明显,每伏贴一次,三伏天内需贴3次;三伏灸可多次进行,时间上也比较灵活,通常每周1—2次,需连续一个月。
四是显效时间不同,三伏贴以3年为周期,效果逐步显现,三伏灸当年就可见效,《医学入门》有相关记载:药力之不利者,必须灸之。但三伏贴是稳扎稳打,一个周期后一般病症能断根,三伏灸可能调理周期更长一些,有的人需要反复进行。
所以,如果是老年慢病、长期慢病、顽固易复发疾病、身体虚弱人群、妇科疾病患者,辨证为寒证,选三伏灸比三伏贴更好一些。
总之,冬病夏治的时节,三伏贴和三伏灸都是治疗的选择,各自有优势和特点,但三伏灸的效果比三伏贴更好一些,适用人群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