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西专权与平治之乱:平安时代末期的压轴大戏

映天评历史 2024-05-11 18:22:46



信西专权

平安时代后期,在先后经历白河法皇与鸟羽法皇的院政后,上皇与天皇之间以及藤原氏内部的矛盾交错纠缠,愈加尖锐,致使政局动荡不安,最终在保元之乱中集中爆发。

后白河天皇一方最终取胜,解除了上皇院政对天皇的挟制,藤原氏内部也因藤原赖长的死亡而暂时趋于稳定,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迈进。

保元之乱后,幕后黑手信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在天皇的支持下,把持朝政,推行《保元新制》,宣扬全国土地都归天皇支配的王土思想,试图将所有土地收归皇室,从而有效地管理国家的财政资源,增强皇室的经济基础,巩固天皇的权力。

信西,原名藤原通宪,出自衰弱已久的藤原南家,因娶了后白河天皇的乳母纪伊局为续弦而受到鸟羽法皇和后白河天皇的宠信,加之其博学多才,精明强干,所以备受重用。藤原通宪婚后曾因仕途不如意而出家,法名信西。

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信西需要获得武士集团的支持。毕竟此时的政治环境,武士集团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而且他们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可以有效推进改革的进程。

保元之乱后,源义朝成为了河内源氏首领,平清盛则成为伊势平氏的首领。

河内源氏由于长久跟随摄关家的缘故,一直不被天皇所喜,尽管源义朝大义灭亲(亲手斩杀父亲源为义),坚定拥护后白河天皇,但还是只获得了从五位下的官阶。

而平清盛是白河法皇的养子(也有可能是亲儿子,白河法皇私生活不检点),出身远高于源义朝,平氏也始终拥护法皇的院政,而且在鸟羽法皇死后拥护后白河天皇掌权,所以战后直接晋升从三位上,跟信西一个级别。

据说,源义朝可能因战后的赏罚不公而对后白河天皇心生怨怼,继而招致了后白河天皇的不满。

信西主政后,据说源义朝曾试图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信西之子藤原是宪,但被信西以身份不匹配拒绝。

此事严重存疑!源义朝应该没那么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身份如此悬殊,求婚不是找骂吗?而且其父源为义的死刑裁定是信西主导的,让源义朝亲自动手也是他背后推动的,尽管源义朝不敢表现出来,但他内心一定是恨极了信西,求亲实在有点扯淡。

信西不选源氏很简单,因为天皇不喜欢源义朝,所以信西只能选择平氏。他安排儿子藤原成范娶了平清盛之女,两家结亲,强强联合。平氏子弟也因此陆续被委以重任,积极扩张家族势力。

重启院政

就在信西与后白河天皇雄心勃勃,伸张自己的政治抱负之时,宫廷内部的暗流开始涌动。

守仁亲王是后白河天皇的长子,因母亲早亡,所以便由太皇太后藤原得子(美福门院)收为养子。近卫天皇死后,藤原得子与鸟羽法皇以及关白藤原忠通都想立守仁亲王为继承人,但考虑到绕过其生父于理不合,遂决定由后白河天皇作为过渡天皇,待守仁亲王成年后,再令其禅位。

公元1158年,守仁亲王已然16岁,于是在太皇太后藤原得子的逼迫下,登基仅三年的后白河天皇禅让,守仁亲王即位,是为二条天皇。

62岁的关白藤原忠通也于此时宣布退休,任命其长子16岁的藤原基实(五摄家之首近卫家始祖)为藤原氏长者,继任关白之职。

小小年纪,竟然高居关白,这在摄关家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可见此时的摄关政治已经名存实亡,不得不令人唏嘘。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摄关家子弟遍布朝野,依旧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势力,只是不复往日不可一世的权势罢了。

再说回后白河上皇,尽管退位了,但他可不甘心自己仅仅就是个过渡,于是果断效仿父亲鸟羽法皇,重开院政,仍旧任命信西主持政局,继续推进改革。

后白河上皇退位11年后才出家成为法皇。

然而与他并无太多父子感情的二条天皇可与此前的傀儡天皇不同,在鸟羽法皇与太皇太后的培养下,他拥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要亲政。

在太皇太后藤原得子这个政治后盾以及摄关家的大力支持下,二条天皇笼络了一批拥护他的政治势力,即二条亲政派,与信西为首的上皇院政派展开积极地对抗。

搅动时局的核心人物——藤原信赖

就在亲政派与院政派斗的不可开交时,一个年轻人的出现,打破了僵局,直接导致斗争升级。

为了提升己方实力,后白河上皇着力提拔了自己的另一个宠臣藤原信赖。此人出自藤原北家,据说极为英俊,深受后白河上皇喜爱,二人之间可能存在着超越伦理的情感。

而或许是出于嫉妒,亦或者是对藤原信赖的不信任,总之信西对藤原信赖的火箭蹿升极为忌惮,遂在其晋升近卫大将(从三位,执掌天皇近卫)时从中作梗,使之愿望落空。

藤原信赖因此对信西怀恨在心,便极力拉拢同样对信西不满的源义朝。他们二人早就相识,而且关系密切,如今同殿为臣,又有共同的政敌,自然很快便结成了同盟。

除了获得武士集团的支持外,藤原信赖还努力拉近与摄关家嫡流的关系,他让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少年关白藤原基实,进而与亲政派建立了紧密联系。

就在藤原信赖积极构建反信西同盟时,信西掌权后的独断专行所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成为了加速其败亡的催化剂。

为了方便推行自己的改革,信西任人唯亲,其子嗣亲信被大量安插在朝堂与地方,这引起了后白河天皇身边近臣的反感,而随着二条天皇的登基,信西不仅再次将院厅的要职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把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了二条天皇身边做近臣。

再加之他的改革触动了大量贵族集团的核心利益,于是无论是在法皇方还是天皇方,都涌现出了不少反信西专权的势力,这些力量在藤原信赖的整合下,逐渐超越了原本的对立关系,结成了反信西势力的统一战线。

院政派两大核心成员,完全对立。

也就在此时,更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信西的坚实盟友平清盛突然决定将女儿嫁给了藤原信赖的嫡子藤原信亲。

如此一来,敌对的藤原信赖与信西竟然都成了平清盛的亲家。这似乎表明了平氏集团将不再参与双方的斗争,而是选择中立。

这无疑给反信西联盟打了一剂强心针,因为他们还有源氏武士集团的支持。

平治之乱

公元1159年12月,平清盛率领家族成员离开平安京,在武士团的护卫下前往熊野神宫(今和歌山县)举行祭祀活动。

此举似乎是故意释放出某种信号,或者说是暗示,总之藤原信赖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启动了。

12月9日夜,藤原信赖与源义朝发动军事政变,京都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后白河上皇与二条天皇皆被软禁。信西见机得早,孤身逃亡,后在武士的追击中,切腹自尽,首级被叛军割下,悬于京都城门示众,其子嗣被悉数流放(至少17个儿子,相当高产),依附他的政治势力随之灰飞烟灭。

掌控朝政后的藤原信赖与源义朝独断专行,滥行封赏,但始终未能制定明确的施政纲领,这引起了满朝公卿的极大不满。

事实上,藤原信赖此时才27岁,他能有多少政治经验呢?源义朝一介武夫,又懂得什么?其他主要参与者也都年纪尚轻,资历尚浅,自然不懂如何施政。

源义朝长子源义平领兵入京后,极力主张立即出兵截断平清盛的归途,以防生变。然而藤原信赖却固执的认为平清盛这个亲家能够拉拢,是自己的一大助力,所以拒绝了源义平的提议。

然而,平清盛随后的举动直接击碎了藤原信赖的幻想。在得知京都事变后,他接受了属下的建议,班师回朝,平定叛乱。大军到达京都六波罗官邸后,与源义朝的叛军展开对峙。

与此同时,朝廷内部暗流汹涌。是夜,一场大火,令京都大乱,二条天皇与后白河天皇分别在自己拥趸的保护下,趁机逃出了藤原信赖的掌控,并顺利躲入了平清盛的六波罗官邸,前关白藤原忠通与现任关白藤原基实率领大量公卿也随之进驻。

得知天皇与上皇逃脱,源义朝气的痛斥藤原信赖为日本第一不觉人(粗心大意之人)。

而没了后顾之忧,平清盛不再犹豫,立即奉旨讨逆,源、平两大武士团再次正面交锋。

这一次,源氏不再好运,大败亏输。

藤原信赖见大势已去,试图向后白河上皇求情,希望上皇能念及曾经的感情放他一条生路。然而,作为平叛的核心力量,平清盛坚持要处死藤原信赖。

后白河上皇一方面对藤原信赖软禁他的行为感到愤怒,一方面为了维系与平氏的关系以及朝廷的稳定,于是果断放弃了对此事的干预。

藤原信赖最终被判处死刑。

源义朝于逃亡途中被杀,首级悬于京都城门示众,其子嗣大多身亡,19岁的长子源义平一度成功逃脱,但又试图潜回京都刺杀平清盛,于途中被捕处死。

源义朝的第九子源义经随母亲一同被捕,未曾想平清盛竟然贪图其母的美色,而将之纳为妾室,源义经因此躲过一劫。

源义朝的第三子,平安时代与平氏政权未来的掘墓人——源赖朝因各种机缘,最终也躲过了死刑,被流放到伊豆国的蛭岛。

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阿平你糊涂啊!

这场叛乱因发生在平治年间,故称之为平治之乱。

此役,院政派与亲政派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平清盛成了唯一的赢家,权势扶摇直上,渐渐凌驾于皇权之上,武家政权的萌芽初步显现。

只可惜,天命不在平氏!

一场更大规模的危机正在遥远的伊豆国悄然酝酿。

未完待续……

3 阅读: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