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父亲是天下所有父亲的榜样!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4-08-13 10:49:12

悠悠历史长河之中不乏严父的典范,如诸葛亮、王羲之、鲁迅等等,本身就是闻名遐迩的人物,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其子孙后代之中也不乏贤才。

可在近代史上却有这么一位人物,虽没有人尽皆知的名气,但在其言传身教下,为当时岌岌可危的中国培养出了毛主席这样的领袖,这让当时正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们盼来了能够拯救他们,乃至后世至今的救星。

无奈的转变

伟人的父亲名叫毛贻昌,其出生只是韶山冲的一个普通贫农。从父亲那接过当家大任的毛贻昌起初并没有足以改变命运的能力。

背负着债务务农显然无法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更何况他和他的夫人文七妹好不容易留下了毛主席这支香火,没像前几个子女那样早早的就夭折了。

改变现状的层层压力迫使毛贻昌下定决心走出了韶山冲,离开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小家,当兵去了。

听人说当兵可以出人头地,运气好的能升官发财,再不济的也能混些军饷贴补家用。而正值壮年的毛贻昌没想到他的这个决定,并不只是给家里省了一口粮食那么简单。

在毛贻昌加入湘军的这三四年的时间里,他不仅省吃俭用攒下了一笔光靠务农无法比拟的钱财,还跟着部队四处奔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满意的归来

从一个只顾看天看地的农民,转变成了一位会观察会琢磨的入门生意人。于是毛贻昌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韶山冲老家,用他小时候在私塾学来的算账本领,盘算起了他新的人生。

当兵几年的积蓄足够他赎回祖上变卖的田产。一家五口全员上阵,年产稻谷可达六十担之多,去掉每人年均七担的消耗,所剩余粮足有二十五担。

知识和见识改变了毛贻昌的生活,但并没有改变他勤劳节俭的品质。从接过家业时的贫农,变成了中农,再到后来的富农,毛贻昌靠的从来不是投机倒把,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过来的。

严父的传承

正是因为这一步一步走的不容易,所以毛贻昌对毛主席的教育格外的用心,他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明白只有勤劳才能带来收获,当然还有他认下的那个死理儿“打好算盘,才能当家。”

于是,毛主席的童年不是在私塾读书就是家里算账,都找不到人的话那就肯定在田里干农活。如此周而复始三点一线的生活,主席当然也会嫌烦,毕竟那时候他也只是个孩子。

当然倒不是因为主席他小时候贪玩,而是他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去看更多的书,仿佛有什么迫不及待的使命让他要不停地充实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而作为一家之主的毛贻昌自然也不是什么先知,在他看来知识固然重要,但也只能排在前两者的后面,当务之急还是要让毛主席学好算账,干好农活,将来可以继承他的衣钵,当一个体体面面的小老板,子子孙孙都富下去。

观念的不同,加之主席一天天的长大,父子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一边是过过苦日子的严父,一边是正处叛逆期,一心只想看书的学子,包公来了都难断是非。直到一场在所难免的冲突爆发,父子俩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慈爱的严父

严父和慈父虽然不是非此即彼的存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把两者糅合在一起。要么就是说一不二,就算是错的也要犟到底,要么就是把孩子捧在手里呵护溺爱。

原来的毛贻昌是妥妥的前者,自古以来棍棒之下出孝子,他也坚信自己对主席的教育是在为他着想,将来他一定会感谢自己。

可是一场宴席上主席不肯听父亲的话给客人倒酒,这使得平时酷爱面子的毛贻昌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呢?

而主席这边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哪懂得什么酒桌文化,又如何能理解对于大人来讲丢面子是多么不能接受的事。不过没多久主席便了解到了后者。

毛贻昌盛怒之下,毫无顾忌的大骂起主席是个“懒而无用之人”,可是在主席自己心里很明白,自己并不是懒,只是觉得看书比起这些繁文缛节来的更重要。

霎时间,主席只觉得脸上通红滚烫,恨不得找个水池跳下去躲一躲降降温。没错就是水池,毛主席飞也似地跑出门外,任凭母亲在后面边追边劝,父亲也在后面边追边骂,他头也不回的一路跑到池塘边。

父亲当过兵,最后可算是追上了,但是主席并没有半点要跟他回去认罚的念头。相反的主席又往池塘边靠了一靠,在父亲渐渐变轻的骂声中插上一句:“你再过来我就跳了!”

毛贻昌自然不敢再向前一步,那可是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长子,自己发脾气也只是因为恨铁不成钢而已,但是他嘴上可没服软,依旧喊着要主席乖乖的认错。

刚才的冲动劲儿也过了,主席缓了缓气对父亲说道:“只要回去不罚我,我便跪一条腿磕头认错。

双方都算是让了一步,这场惊心动魄的矛盾终于在对峙和谈判中得到了解决。自那以后毛主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味妥协只会得到更多的打骂,站起来反抗据理力争才能为自己争取到心之所向。

当毛主席下定决心想要用强硬来面对父亲的威压时,他的母亲文七妹站了出来。她告诫主席不能和父亲硬碰硬,要用心去观察和体会父亲的用意,试着去理解父亲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文七妹也给毛贻昌做好了思想工作,孩子大了光靠棍棒教育只会把孩子的心越打越远,明明背地里老说孩子这个好那个好,可偏偏见了面却夸不出口,剩下的就只有打骂。

在这一刻,慈父便在毛贻昌的心中萌出了芽,他又一次为了这个家做出了改变。这也使得毛主席没有在封建社会当家就是天的压迫下,走向别人安排好的人生路线。

慈父的放手

随着主席的长大,毛贻昌为了让他能尽早的接自己的班,打算让主席去湘潭县城的一家米店当学徒,而此时的主席心里却只想去念书。

回到了最根源的问题,父子俩对人生的规划截然不同,难道又要上演一出,他追,他跑,他以死相逼吗?

所幸并没有出现上述的局面,主席这次采取了迂回的策略,让家里说得上话的亲戚去劝说父亲放自己去读书,并且还特意强调了去念书可以学习更多做生意的知识。

毛贻昌本来笃定自己为儿子安排的路肯定是对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路这么走来的,从贫农到丰衣足食,他必然看不得自己的孩子舍弃这条稳定的路。

可他也知道,孩子的脾气和自己一样倔强,认定的事情不会轻易的改变。于是他便告诉自己该放手了,孩子出去也是为了学好知识,更好的回来继承家业发扬光大。

更何况身边亲戚都这么的夸自家小孩了,身为父亲的自己多有面子啊,要是再不放手,那就是自己的格局小了。谁承想他的这一放手,却给数万万同胞带来了希望。

青年毛泽东(左四)

小家之于国家

毛贻昌对小家的操持,深刻的影响着毛主席的成长,这对他今后操持整个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内,主席主张勤劳节俭,对于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坚定执着,就比如说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弹!这是主席认的死理儿,和他的父亲一样,只是把算盘换成了原子弹,没有原子弹,就当不好这个家!

对外,主席则拿出了应付父亲的那套战术。敌强我弱,若是无需硬碰硬的,那就采取迂回的战略方针来完成战斗目的,比如说打打游击、四渡赤水等等经典的案例,无不显露出主席过人的战略天赋。要是遇到必须要硬碰硬的,那抗美援朝,金门炮战主席也是拿出了不输当年池塘边的决心。

遥远的告别

看着主席一步步成长为自己意料之外却又更胜一筹的伟人,毛贻昌的内心必然是万分欣慰的。同时他也庆幸当初没把手捏的太紧,害了全中国的百姓。唯独可惜的是自己到了生命的尽头却没能再见上自己又气又爱的大儿子一面。

1920年1月30日,积劳成疾的毛贻昌被伤寒夺去了生命,而此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为革命事业奔波劳碌。无法尽孝是主席的遗憾,在此之前3个月,主席的母亲也才刚刚离世。

短短半年痛失双亲也没能打倒我们的主席,因为眼前的是数万万同胞的生死存亡,自己的小家相比之下微不足道。主席只能用苍白的文字来祭奠生他育他的父母,而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新中国。

毛主席在母亲坟前

天下父亲的榜样

毛贻昌没有多大的学问,也没有富甲一方的财力,他甚至没有和爱子共享天伦的余生,可他却是全天下父亲的榜样。

因为他有足够影响儿子一生的品质——勤劳节俭,和格局——尊重认可,因为他成就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23 阅读: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