铄耳DZ4多动圈入耳耳机体验-TDS出品

我是音频数码怪 2024-03-03 05:29:31

LETSHUOER DZ4 Multiple Dynamic IEM Review - TDS Presents

KT MARK: IV

铄耳的产品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在 TDS 内容中以主角形象出现,但是却经常会在录节目时被提及。铄耳此前最常被我们提起的便是少有的、我自己和熟识的烧友普遍能够给予高评价的静电驻极体混合耳塞系列——EJ07M 与 EJ09。虽然,EJ 这两个字母用作“耳机”系列的名称显得总是有点戏谑,但是这两个产品的声音水平可绝对不是儿戏,甚至是罕见的能够将声扬静电单元用对、用好的例子。这次要介绍的是来自铄耳新的怪东西,从型号上来看你或许会误认为这是个四单元动铁耳塞,然而事实上,这是个定位相对更低的三动圈+被动振膜架构的入耳耳塞产品。

包装印刷质量相当好,封套上的抽象图案表现出四位一体的理念,也在告诉你三颗动圈与那一颗被动单元是共同协作的状态,且每颗的作用都一样重要。打开盒子可见内部的配件排列,包装内赠送了两种共六对硅胶套,包括三对人声耳套和三对均衡耳套,其中均衡耳套的形态类似于 AET07 那样是对于导管部位进行了加硬处理的。除了已经安装在腔体上的 M 号均衡套,其余耳套均固定在一个独立的托盘上,便于携带取用。

值得一提的是 DZ4 送的这个收纳盒,乍一看以为是金属磨砂材质的筒式收纳盒,但从包装里取出来才发现其实是塑料材质,表面做了类肤质处理之后手感非常好,唯一的问题恐怕是容易沾染指纹和长年使用后可能的老化问题了——总支当下我是很喜欢它的设计的。为什么说乍一看以为是金属呢,它的上下盖之间旋转后接合缝隙非常细以至于比起之间见过的一些铝合金整块切削的那种盒子加工精度还高……内部的橡胶层用于保护也很合适,且设计了类似派力肯那样的气压孔。这个盒子可惜没有单卖的……

回到耳机本体身上,腔体形态是稍微"矮胖"一点的公模类定制形态。面板为阳极氧化铝材质,表面有和包装上能够呼应的"四位一体"的图案,透过镂空图案可以看到内部有一层红色的网罩。DZ4 的腔体开放程度即使是在动圈耳塞这一大类里都是显得相当高的,虽然向外漏音并不严重,但是向内漏音比常见结构的产品来说要多一些,这也给它的声音带来一些多单元动圈很难实现的特性。

腔体内侧是表面磨砂的 3D 打印树脂材料,实际的观感和聚碳酸酯外壳的诺基亚手机颇似,细腻程度很高且不容易沾染油污。尽管塞进了三颗动圈和一颗被动振膜,DZ4 的腔体体积和厚度并不突出,结合相对平整的面板,这使得它的侧躺佩戴舒适度较高。腔体内侧针对于耳廓进行了造型适配,贴合程度还不错,且内侧没有可见的气孔。

导管相对较粗,毕竟要塞下三导管。面板与腔体之间的接缝基本上不可见,做工细节上挑不出问题。银灰色面板搭配米白色的腔体,看起来配色有辨识度但是并不抢眼。

线材的搭配也是看起来比较合理的,不同灰度线皮的编织线材看上去相得益彰。官方宣称材质为高纯度铜镀银材质,线皮光滑度较高且非常软。日常使用中没有自缠绕问题。可换线系统基于 0.78mm 2PIN 平座的结构,插针拔插需要偏大的力度,结实程度良好,这在铄耳的产品里属于共同的优点。

DZ4 的单元架构颇有说头,这"四位一体"实际上是由一样的三颗直径为 6mm 的钛球顶微动圈单元和一颗 6mm 的被动振膜单元。之前我们在介绍 SM1 和 EA2000 时都曾经提到过被动振膜给它们引入的声音变化,通常都对于低频有所改变,而在多单元耳塞中引入被动振膜的设计倒是我第一次见到。尽管是三动圈架构且三颗动圈都使用了金属球顶振膜,但是并没有感觉到 DZ4 是一条十分难推的耳塞。下面的声音主观描述全部基于原线与自带均衡套的搭配。

低频量感适中,厚度和饱满度都比较克制,DZ4 没有早期一些多动圈耳塞容易产生的低频频段能量淤积问题,这使得它的下盘在没有妥协掉量感的基础上听起来更加自然、舒服。收放速度相对较快,且收得比较干净。在我的印象中,之前听到过有些碳素振膜的微动圈作为多单元动圈中的低频单元工作时呈现出的声音和 DZ4 上的这个结果基本上是完全相反的,显得更加厚重、拖沓。氛围烘托基本上是点到为止,不会有特别浓重、弥散的氛围感知。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没有明显的前倾问题。

中频,人声的距离比较近,但是不会有贴耳的情况存在,由于不是同轴多动圈,很难谈结像的精准程度,但是还是可以来谈听到的轮廓清晰度,DZ4 在表现大多数人声时有着比较细致的边缘轮廓,这也让它在空间里的位置比较稳定。人声的质感表现和线条刻画优先级基本上是相当的,女声表现总体上稍好于男声。DZ4 普遍更适合声线不过分厚的人声类型,气声比例虽然不能说很高,但能够感知到有一定突出的处理。听上去很舒服、染色也不多,但是明显不是那种传统圆滑人声的偏厚偏暗人声表现方法,而是强调于透明度。结合不错的能量感处理,会发现它很适合聆听一些摇滚和金属乐中出现的女声,对于一些 anisong 女声的包容性也还可以。偏厚的男声会感觉颗粒感上有一点缺失,但不是大多数塞子是因为打磨得过分顺滑而导致的,单纯就是颗粒感偏小、偏少,不过这在表达声线不那么粗的男声时就不算问题了。所以 DZ4 的人声虽然兼容性不错,但也是有倾向的。

乐器方面,DZ4 在乐器的线条刻画方面会更注重一些。弦乐器中,小提琴、中提琴和吉他、竖琴等的拉拨弦细节有一定突出感,厚度会稍微收一点,下盘的残响比较少,这使得大提琴的形体感也属于相对精干的类型。铜管类的气势感表现中规中矩,需要亮感的小号等不会缺乏亮度;木管类普遍表现良好,有着不错的"空气感",泛音的自然度较好,但是会感觉有一点不够充沛。打击乐器有着适当的存在感,刺激程度不高。

高频亮度适中,在一些频段有着相对突出的尖峰,但是并不会因此感到很刺激,大体的平滑度还 OK。极高频的信息量在这个500-800元价位档里显得游刃有余,延伸还是不错的,且滚降得并不快、也不早。

空间感相对自然,且比较开阔,有一定的层次感。人声和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能够有比较明显的感知,解析能力能够达到动圈怪物房第三档到第二档之间的水平,不过也有一定"解析感"的拔高。动态表现适中,瞬态出色。

DZ4 给我留下的印象和之前很多多动圈耳塞不一样,这类尤其是三单元及以上数量的动圈耳塞产品之前普遍在某些频段会堆积能量、喜欢拔高中频密度,且大多没有什么清晰扎实的结像。说实话我不完全明白铄耳选择基于三颗规格一致的微动圈单元进行分频设计的原因所在,但是实际最终结果是解决了很多问题的,且少见地在多单元耳塞里有接近于单单元的结像扎实程度(当然差别还是有)。至于单元之间的衔接,或许是铄耳的多单元耳塞本就在衔接问题上能够处理得当,或许是这三颗单元的特性本来就足够接近,总之 DZ4 的衔接问题并不明显。这颗被动振膜也给低频频段的自然度带来了正面作用,确实实现了"四位一体"的正面效果,那这确实不属于盲目堆单元的范畴。对于喜欢相对轻松自然风格的烧友,可以一试。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Sept 2023

From the digital sound lovers, it's a TDS production.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