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开国第一名将,功高足以封王,却不得善终

梦沉古道 2021-03-21 21:47:07

刘邦与韩信是另类的父子,在关注韩信为刘邦效犬马之劳的同时,也要看到是刘邦启用了韩信,让他得以发光发热,成为一代战神。

刘邦是汉朝的建立,却和建立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只差三岁。秦王扫六合的时候,刘邦还在乡下混日子,他做的梦再甜,也不敢梦见自己做皇帝。没有秦朝末年的变故,或许刘邦就会碌碌无为一辈子,很有可能比不了他种田的二哥。

机遇给有准备的人,更给有胆识的人。刘邦能够成为沛县义军首领完全因为胆大。平心而论,萧何的能力比刘邦更适合成为义军首领。但在那段特殊的日子,义军能不能成事还很难讲。如果失败了,萧何作为罪魁祸首,不仅要掉脑袋,更会连累家人。刘邦也有家室了,当时正在外面亡命天涯。知道情况的萧何,选择让刘邦来做老大,刘邦没有犹豫就接受,历经波折,成为义军首领。

刘邦的命也是真好,秦末一把火越烧越旺,暴秦被推翻了,没有在追究他的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刘邦又比较命好的先占据了咸阳。但这触怒了另外一个大佬,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之前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是汉中王,这就是王中王啊。项羽反悔了,一度要收拾刘邦,搞了个鸿门宴,刘邦侥幸逃脱了,跑了按照项羽的安排去做汉王。汉王虽然拥有巴蜀汉三地,却日子过得也不舒服,刘邦也想回到东方。

这个时候,韩信也在刘邦的军中,但没有受到重用,其实,韩信也曾经在项羽军中待过,同样也没有受到重用。韩信看刘邦不行就打算跑,这个时候一个人把韩信追回来了,他就是萧何身边最重要的人,未来的汉朝丞相萧何。萧何慧眼识英雄,知道韩信的能力,劝刘邦重用韩信。历史上著名的拜将就这样开始了。

启用没有统兵经验的韩信,是一个好大胆的举措,对于楚汉相争中处于劣势的刘邦来讲,死马当活马医。韩信果然是能人,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著名的背水之战都是韩信做到的,韩信也获得了兵仙神帅的称号。在刘邦阵营非常有威望。多年以后,在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有一次去拜访刘邦的连襟樊哙时,樊哙看见韩信来,跪拜迎接韩信,口称大王,甚是尊敬。战功给韩信带来了威望,也带来了人生隐患。

历史上的几位战神级别的人物,比如檀道济、岳飞,都是军事的天才,政治上的侏儒。可能和术业有专攻有关。韩信一次次表现让刘邦失去了信任。在取得齐地以后,韩信提出要做假齐王,就是代理齐王的意思。在看到书信后,刘邦是很恼怒的,这个时候张良踩了刘邦一下,暗示他不能发怒,刘邦所幸就让项羽作为真齐王。这件事是刘邦的一种无奈,如果不封,怕有威望的韩信倒戈或者另立山头,刘邦不仅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甚至如果项羽缓过神来,刘邦容易被项羽消灭。

这里面就是韩信赤裸裸的威胁,而所谓领导的刘邦选择了屈服,屈服不是心悦诚服,自古只有论功行赏,哪有要赏赐的呢?此时的两个人之间的君臣关系已经不融洽,甚至是祸根。而项羽也试图拉拢韩信自立,三分天下,韩信不为所动。有了下面的回复。

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显然韩信对项羽当年没有重用自己很不满,对于刘邦的知遇之恩是很感激的。但这也让韩信失去了翻身最后的机会,悲剧在所难免。

在韩信的助力下,刘邦成为了楚汉相争的胜利者,坐稳了大汉天子的位置。刘邦知道自己老了,而韩信等人还年轻,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变故。知子莫如父,刘盈什么样,刘邦是知道,不帮他拔掉刺,肯定是麻烦。最关键是韩信这八个王,身份有点太高了,虽然非刘不王是在这些王被除掉之后才确立的。但王曾经被天下共主周天子所独有,大汉已经重新统一天下了,不会允许这些割据势力。

韩信被刘邦改封为楚王,齐地属于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封八个异姓王是刘邦的一种无奈,韩信不知道,但这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让刘邦不放心的是韩信疑似参与了谋反。因为后来的史书是在汉朝廷密切关注写的并流传出去的,对于大汉功臣韩信被杀肯定不会说刘邦的不是,但刘邦要下手肯定得有理由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一次出现情况是韩信私藏了钟离眜,钟离眜是项羽的大将,韩信收留敌将意欲何为呢?这一次,刘邦找到处理韩信的口实,把他抓了起来。韩信又说出来下面经典的话。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这句话保了韩信的命,刘邦不好意思了,也说到心坎里去,赦免了韩信的罪,但被改封为淮阴侯。实际上由王变成侯是在保韩信的命,王的身份太高,除了宗室,其他人真不具备。降为侯,符合韩信的身份、地位。这次降封,韩信也清楚了刘邦畏惧他的才能,后来就经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如果是这样的话,韩信或许能够保命,毕竟没有了实权,没有了威胁。但韩信的个性太强,做出了两件最不该办的事,一个是抱怨,抱怨自己和周勃、灌婴混到一个层次,显然是对自己不是王了很不满意。这说明,他还是没有完全认清自己的处境。而韩信与陈豨串联,有谋反嫌疑,这就是很不应该了。这已经严重出格了,超出了臣子的底线。显然,韩信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将军了,没有对抗刘邦的力量,再一次被刘邦擒获,并被处死。

需要说明一下,韩信不是被刘邦处死的,是刘邦在平定陈豨叛乱的过程中,被人告发谋反,被吕后处死的。史书是这样描写的。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

喜的是,心中的大患终于被除掉了,而且这种喜表明,杀韩信肯定也是被刘邦授意的,只不过。碍于情面,不想做“敌国破,谋臣亡。”的皇帝,但过了2000多年了,谁都知道,作为功臣的韩信因为功高盖主,被刘邦除掉了。怜的是,作为曾经的麾下大将军,在35岁就这样终结了生命。而真正带韩信入行的刘邦此年已年过五旬(刘邦的真实年龄有争议),在韩信去世后的第二年就驾崩了。有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更应该说成也刘邦,败也刘邦。27岁成为大将军的韩信,在八年后,一代将星就此落幕。

韩信之死,必然有“敌国破,谋臣亡。”的因素,然而,韩信本人的不检点,让刘邦一次次把屠刀伸向了曾经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没有办法,儿子太弱,韩信又太强,舐犊情深,为了儿子,只能选择牺牲爱将。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