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多和母亲聊聊

沛槐看情 2024-09-20 13:12:43

母亲的下眼皮间歇性的跳动有些年月了,前些年没有这么严重,只是近几年,跳的频率越来越严重。前些日子回家,在饭桌上很不好意思的向我提出,问我有没有时间,带她去医院眼科检查一下。于是,在假期里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带她去医院看了一下眼科,眼科医生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先配点药吃吃,如果不能缓解就再去看一下神经科,因为眼皮不停的跳确实是眼部神经问题。药是配回来,也按照要求吃一段时间,但基本没有效果。于是在某一天的晚上打来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时间,再带她去医院神经科看看。电话里的语气已经没有过去那种严慈的态度,语气里尽是小心翼翼。我不知道,当我们长大,父母老去,要求孩子们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时,是不是都是这样小习翼翼的,生怕不小心耽搁了我们的工作和休息?其实,我们在事后也咨询、了解了这种病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基本没有解决办法。但既然母亲提来出要去看医生,做儿子是理应有求必应。于是在上周日,我和老婆早早开了车,从老家把母亲接到医院里再去神经科看看。在我们的眼里,是早的。但是到了那里,我停车,老婆带母亲先下车,挂的号还是上午最后第二个。等就诊完了,医生说需要做个MR。于是再交费去报到,一看,要到晚上9:15才能做上。这个等下来要好长时间,问导医。美女导医说要下午1:30以后去那里改签。只好在医院坐等到下午改签到第二天下午(第二天上午没号了)。第二天上午回到老家,早早吃好中饭,带母亲去医院等候。做好MR以后,说要到第二天上午才能拿。只好又赶回家,第二天拿好结果再去看医生。一个小小的问题,带母亲去医院走了三次,这三次在路上来回六趟。母亲和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或许我们好久没有回家了,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和我们聊聊;也或许母亲已经渐渐老去,那些承载着自己记忆里的事情想与我们分享。这来来去去的路上:她从年青时,讲到年老时;她从娘家的兄弟姐妹,聊到夫家的兄弟姐妹;她从跟读老师讲起,一直说到工作退休;她怪老爸的脾气不好,但她也记得老爸的好;她说自己的为人处事,也说自己的工作态度;……这几天正在微信读书看亚隆的《生命的礼物》这是一本关于爱、死亡和存在意义的书籍。书中写到保罗对于我们的教导:纵然我有能够移山的信仰,但若没有慈爱,我便毫无价值。所以我一直坚信,母亲的世界里也是充满慈爱,无论是对家人、同事、朋友、邻居,还是对他三十多年曾经教过的学生而言。虽然她水平和能力有限,说不出这样深奥的话出来,但她这些年一直有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三观并一直影响着我。正因为母亲一心向善,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以,在她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也真的是桃李满天下,方圆几里的人们,只要提到“喻老师”,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三十多年来,她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教育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她从跟读教师做到公办教师,一路都有贵人相扶。在八九十年代,她在乡镇里面的威望和成绩,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也得到同行的认可。正因为母亲与人善良,有一颗纯朴之心。所以,家里不长不种的农田作物,反而比种的人家吃的还要多。都知道我家不种,所以每到收获的季节,他家送你家送的。亲朋好友都知道母亲不会做鞋子。所以总有亲戚给我们做,邻居也给我们做,我们家以前穿的手工布鞋真的穿不完。如果母亲没有善良与纯朴的心对待他人,又怎么能收获如此的热心?正因为母亲宽厚仁慈,有一颗和睦之心。所以,在两个叔叔家、在爸这边的兄弟姐妹有矛盾时,她总以大嫂的身份,劝东家,说西家,总希望一个大家庭能够和谐美满的相处,不要被外人笑话。在父母亲的成长道路上有帮助的贵人和邻居中的老一辈,每年在中秋和过春节都要买点礼物送过去,以表感恩之心。《生命的礼物》才看了七章,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终于明白,一个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在我的眼里,母亲可能为他人更多一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