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蒋介石去世,摧毁了眷村人精神支柱:我们从此再也回不了家了

漫步史书 2024-08-13 10:37:15

1975年4月5日,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最大影响力的人物,蒋介石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享年89岁。

蒋介石的病逝,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据说当年蒋介石去世以后,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本来以为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不料毛主席的反应却很冷淡,只是回了三个字:

“知道了。”

作为纠缠了大半辈子的对手,事实上到七十年代以后,毛主席与蒋介石两位昔年的对手彼此之间的恩怨情仇已经逐渐淡化,根据历史一些历史秘闻记载,在他们晚年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推动进国共和谈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工作。

1975年元旦,蒋介石发表了最后一个“复国”公告后,春节前后,就暗中授意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秘密邀请毛主席赴台访问,陈立夫动作不慢,立即办理此事,并在香港一家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

“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

毛主席对此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尽管他那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但仍然嘱咐已经二次复出工作的邓小平:

“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

只是随着蒋介石的去世,这项工作没有再推动下去。

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随着消息传开,令全台陷入悲痛之中。

那时候的台岛还不像是今天那样,过去蒋介石对台湾的掌控的很严密,毫不夸张的说,过去台湾民众一直视蒋介石如大家长一般。

可突然有一天,这个“大家长‘去世了,使得所有台岛民众一下子都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当然,最痛苦的还是跟着蒋介石一起到台湾的那些人,他们在过去历史上,有过很多称呼,比如荣民,比如外省人,比如眷村人。

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除了撤到台湾的正规军部队约60万人外,还有很多军政要员以及各省居民。

对于这批来到台湾的人具体有多少人,据著名中国史专家费正清在书中写道:

“1949年,国民党被共产党击败,国民政府带领二百万残兵、难民来到台湾。”

当然,200万只是一个大概的数。

根据资料统计,1946年台湾民众有610万人,而到1950年猛增至745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那年新迁到台湾的人,为了安顿这多出来的150多万人,国民政府也费了不少脑筋。

当时,国为了安排被迫自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眷属所兴建的房舍,后来这些人在当地聚居融合,形成村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俗称的眷村。

眷村顾名思义,就是眷属的村落的意思,当然随着后来人口规模越来越大,许多荣民和眷属又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这些属于广义上的眷村。

根据台老一辈儿人回忆,眷村大规模修建是从1956年开始的,当时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以民间捐款的名义修建,并捐赠给军人的眷属居住的,在其后十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当时,居住在眷村的眷属大多数都是来自军人家庭,他们都是出自全国各省市,因为与台湾本土人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也很少同他们交流,加上眷村多数都是修建在军营附近,眷村内设有学校,村外围有部队,并配有机枪碉堡,整个眷村俨如军事要塞。

对于早期在眷村居住的人来说,他们一开始认为,自己只是临时在这里住一段时间,迟早要回到家乡去。因为他们的“精神领袖”蒋介石,不止一次的对他们说过,将来有一天要重返大陆。

可随着时间推移,蒋介石显然没办法兑现他的承诺。

客观来讲,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带去的15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也间接的帮助台湾进行了发展。

当时,随蒋介石败退台湾的有60万军队,随着几年下来,这批人陆续退役,对这些人如何安置,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对于这批军人,蒋介石一开始管控的是比较严的。

因为蒋介石时时刻刻都在“叫嚣”要反攻,所以他不允许这批士兵退伍,甚至也不允许他们成家。

大多数士兵随国民党军败退台湾时,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孤身一人远离家乡,本来打算在他乡安家立业,但蒋介石就连这点要求也不答应。

根据国民党当局的《陆海空军军官士官服役条例》:

“所有士兵必须年满40周岁、士官年满50周岁、士官长年满58周岁才能退役。”

为了安抚这些人的情绪,蒋介石给这些人发了一张“战时授田证”,允诺将来“光复”了,每人可凭借这张证明去领取一块土地,并且后来允许开设“特约茶室”,供士兵“寻欢作乐”。

一直到九十年代以后,因为金门驻军越来越少,这些娱乐场所因为混不下去才被裁撤。

也因为这样的严苛规定,导致了许多士兵在适龄阶段无法成婚,后来退伍后成为“荣民”。

比如老荣民刘家信。

刘家信是山东人,1949年国民党军从山东败退,年仅21岁的他被强行拉了壮丁,此后跟随队伍到了台湾,根据规定,刘家信一直服役到了1982年才退伍成了老荣民,但直到这时他还未婚。

一直到1987年,蒋经国同意开放老兵探亲,刘家信也于第二年回了一趟山东老家,只是那时候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他用他仅有的积蓄,为父母修了坟,为家乡人修了桥,就回到了台湾。

本来刘家信已经认命,决定要孤独终身,但就在这时,一个比他小35岁的大陆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刘家信终于在年近八旬的时候,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像刘家信这样的情况,在台湾有很多,多数都是耽误了成家的年纪,不得不选择孤独终老。

当然,这些人中绝大多数还是成了家,少数甚至还是带着家眷一起到的台湾,这些人都被安顿到眷村生活,几十年下来,形成了眷村独有的文化。

也因为许多人都是来自内地各省,所以村子整体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有意思的是,过去台湾人从来不吃面食,因为当地气候无法种植小麦,但眷村人去了以后,用面粉改良了重庆小面,做成了台湾牛肉面,后来居然成了台湾当地著名的美食。

眷村人很团结,基本上在一个村子一处居所住下,只要有事,喊一声,隔壁的邻居都会过来帮忙。

也因为这个缘故,眷村人与台湾本土居民显得格格不入。

不过,随着几十年过去以后,眷村文化逐渐融入台湾本土,特别是随着眷村第二代、第三代陆续出生,彼此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双方渐渐相处的很融洽。

当然,眷村第二代、第三代虽然在老一辈儿人的教育下,对家乡有很深的情感,但论思乡之情,这些新新人类是没办法同老一辈儿相提并论的。

过去这些台湾老兵,几乎都是把蒋介石看成精神支柱,希望有一天能重归故土,哪怕是后来都成了空话,但只要蒋介石还在,他们的精神支柱就还在。

一个眷村第二代人回忆他母亲时曾说过一个故事,讲他母亲小时候对家里很多东西都不上心,唯独对家里一个皮箱很上心,每年都要打一层蜡好好保养,因为这个皮箱是她从老家带到台湾去的,如果将来有一天能回家,别的东西都不需要带,只要带这个皮箱回去就行。

可到了1975年蒋介石去世以后,这根精神支柱突然崩塌了。

这位眷村第二代称,从那天以后,他的母亲开始往箱子里面放东西,但是却不放穿的衣服,尽管母子两人从来没有就此事说过,但他们心里都很清楚,他们以后可能很难再回到老家去了。

“我一直期望着总统蒋公能够带我们回去,现在他老人家竟然先走了。”

不过,活下来的眷村人还是幸运的。

八十年代以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好转,许多老“荣民”趁这个机会提出回老家探亲的请求,到了1987年,老“荣民”开始上街游行、请愿,要求当局开放回大陆探亲。一名“荣民”胸前的牌子上写着两个字“想家”。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写?他回答:

“我离家快40年了,我不愿死在外面,我想回家!”

1987年11月,蒋经国正式宣布,允许探亲,当年准备的十万份探亲申请表在半个月里就被抢领一空,老兵们把当年蒋介石发给他们的“战时授田证”换了几十万新台币回到老家。

眷村的独特存在,也是的台湾社会形成了独有的眷村文化。

眷村文化也被认为是台湾特有的“中国印记”。

更重要的是,眷村人是反对“台独”的,所以也被“台独分子”视为“去中国化”方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1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