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小学和初中比拼家长实力,重点高中比拼孩子实力?

飞翔小钰 2024-09-28 21:22:44

大城市的房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学区,最好学区的小学招生500个孩子,不是招收最聪慧的,而是这个学区内,而好的学校人人都想进,就推升了学区房的价格,很多学区房住的并不是一直居住于此的居民,而是以此作为入学条件的流动居民,小学六年转手一次,初中三年转手一次。

一间学区房,如同击鼓传花,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高价买房子,获得入学的资格,升学后再将其以更高的价格,售卖给下一个需求者,不仅让孩子享受到了名校的教学资源,而且房子本身还升值一波,让一些经济实力强劲的家庭实现双赢。

近年来,随着各学校水准的整体提升,加上经济大环境房产升值影响,名校的优势稍微降低,学校本身并不能建立绝对优势,家长比拼重心从学校转为课外。

在大城市,越小的孩子,家长对于孩子的培训热度越高,不仅局限于奥数和英语这类学科培训,还有编程机器人所谓开拓孩子智力的培训,赢在起跑线的观点,从课内转移到课外,这种低年级阶段的投入,确实给家长产生一种,孩子很优秀的认知。

很多重点小学和初中的招生,尤其是私立学校的招生,往往会引导家长进行这些课外培训,一是设置各类入学试题,而这种试题是需要孩子提升学习完成,学校不是招收更聪慧的孩子,而是更愿意鸡娃的家长,而在小学和初中,是否愿意鸡娃形成的外力,往往比思维能力在成绩体现上优势更为明显。

其次这些名校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会倒逼家长让孩子进行课外培训,这也是为什么会进行并不体现思维能力,只体现是否培训的入学选拔,很多老师会忽略一些知识点,孩子必须课外完成,才能跟上课内的进度。

但在进入高中以后,比拼的不再是家庭的实力,而是孩子本身的思维能力,也是小学和初中,乡镇和县城的学校,教学成绩与市区学校相去甚远,但县中却有着很强的竞争力,高中校内都拉满强度,外力的影响因素不再,思维能力成为比拼的核心,这个时候的学霸才是真学霸,选拔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