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陕西省委原书记,被发现死在小树林,康生:他是反党分子

雅可谈过去 2024-11-25 14:25:41

毛主席的嫡孙毛新宇曾在《爷爷率红军走过——毛新宇话长征》一书中写道:“有一个人,在中共中央选定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他就是贾拓夫。”

贾拓夫被毛主席誉为“陕北的才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红军进军陕北的引路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贾拓夫的故事。

贾拓夫是陕西神木人,生于1912年,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母亲还是坚持供贾拓夫读书,甚至为此卖掉自己结婚时的首饰,贾拓夫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于1926年考入设在绥德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这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校长是中共在陕西组织创始人之一的李子洲,在学校的教育下,贾拓夫接受了革命思想,逐步投入到共产主义的怀抱。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背叛革命,并大肆屠杀和迫害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中,贾拓夫毫不畏惧,毅然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西进行党的地下工作,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秘书长等职务。

1933年,由于省委书记袁岳栋和省军委书记杜衡被捕叛变,陕西省委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时任陕西省委秘书长的贾拓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央苏区,向中央汇报了陕西的工作,随即留在中央苏区工作。

1934年10月,贾拓夫跟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之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经过四渡赤水和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翻过雪山合走过草地之后,来到位于甘肃南部的俄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

会议上,中央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了批判,并决定突破天险腊子口,寻找生机,就在此时,聂荣臻得到一份国民党的报纸,上面写着刘志丹在陕北建立了一块根据地,有正规军五万多人,这让聂荣臻兴奋不已,立刻将报纸送到了司令部。

毛主席说:“别说陕北有几万红军,能有一万就好了!”

毛主席找来贾拓夫询问了陕北的情况,贾拓夫极力建议红军到陕北落脚,说:“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群众生活很苦,迫切要求革命,加上穷乡僻壤,可以和反动势力周旋。”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之后,贾拓夫被任命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各级党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贾拓夫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协助陈云、李富春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兼任轻工业部部长等职务。

1959年,中国政坛出现一次地震,庐山会议上,彭老总受到错误批判,贾拓夫因支持彭老总的观点受到牵连,被下放到基层进行劳动。

1962年,为了打击“西北山头”,康生制造出一个“《刘志丹》案”,贾拓夫因此被打入“反党集团”,幸好彭真出面力保,将贾拓夫安排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工作。

1966年12月,康生主持的一次工交口的会议上,说:

“陕北的那个贾拓夫是一个老反党分子。”

有了康生的指示,造反派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有一次,一伙人来到贾拓夫的家中,强令贾拓夫回答有关国民经济的机密问题,被贾拓夫拒绝,还有一次,一伙人向贾拓夫收集有关陈云、李富春和薄一波的材料,贾拓夫说:

“我没发现他们有什么错误。就是有什么错误,也让他们自己去讲。”

1967年5月7日,有人在北京西郊八角村的小树林里,发现了贾拓夫的尸体,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6 阅读: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