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哪儿有书上那么简单?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3-12-07 17:28:48

《唐太宗纳谏图》 局部

死亡的意义,似乎只存在于它可以被利用的时候,而生命的意义,似乎又只存在于生命永恒之际。

——某动漫

李世民出生的时候,有两条金龙在他家门口盘旋,飞了三天才肯离去。

这听起来挺玄的,但这事儿不是作者胡诌的,而是《旧唐书》明确记载的。

当然了,这古往今来,但凡是皇帝出生,总要有些奇特的现象发生。

比如,汉安帝刘祜出生的时候,屋里有赤色大蟒盘踞,宋武帝刘裕出生时天降甘露,是枯木逢春。

北魏武帝拓跋珪出生时天光大亮,电闪雷鸣,后周太祖郭威降生时火星四溅。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室,屋子内是一片通红,邻居还以为是老朱家着火了,连忙端着水盆赶来相救。

这些记载,说句实在话,这真实性啊,还真是有待商榷。

我们的祖先,过去的古人,大抵都生活在封建迷信的氛围中,所以他们很信这个。

而统治者们如此造势,也无非是要向人们强调,这个人的降生,他和别人不一样。

那么李世民和别人真的不一样吗?您还别说,还真有点不一样。

小李世民到了四岁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会相面的书生。

《李渊半身像》

这个书生就和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说了,说老兄啊,你是贵人,你贵人有贵子,你儿子有龙凤之姿,日月之仪,等到长大之后啊,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儿,更能匡济天下,济世安民。

一般来说,儿子有这个造化,那当父亲的都应该是相当开心的,但是李渊听说之后,却是惊惧万分,差点没吓坏了。

因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是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之时。

别人都摩拳擦掌对隋朝动手了,可李渊他是隋炀帝的表兄弟,还是当时山西地区的最高长官,你相面就相面,算命就算命,你随便说点吉祥话就得了,你干嘛要说我儿子又龙又凤,又日月光辉的,你这不是说他以后要当皇帝吗?

李渊吓坏了,立刻就要把这个书生给杀掉灭口,结果书生竟然突然不见,原地消失了。

这书生离奇消失,又把李渊给吓了个够呛,他一度认为书生应该是个世外高人,搞不好是个神仙,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书生所说“济世安民”为拆,给李世民起了名字。

长大之后,李世民果然不一般,最显著的体现,是李世民的武力值很强,天赋树基本上是点满了,而且力气奇怪的大。

他随身的兵器,是一张两米长的弓箭,又沉又重,一般人能拿起来就够呛,李世民不仅能拿,还能轻松的拉开。

(李建成)

李渊五十岁的时候,起兵反隋,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首当其冲,为父亲打江山。

李建成这个人,长于谋略和统筹,精于后勤和军务,所以在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是李世民。

打仗的时候,李世民是艺高人胆大,有次竟然就带着一个骑兵到前线去搞侦查。

李世民去侦查的地方,是一处草原,草原宽阔,李世民是一顿走啊,从白天走到黑夜,从黑夜走到白天,他是人困马乏,到了一处坡上倒头就睡,醒过来的时候,可就被一群贼兵给围上了。

李世民身边就一个士兵,对方有三五十号人,一般来说,到这种程度,那就只能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了,但是,李哥毕竟是李哥,他拉上士兵翻身上马,一边飞奔拉开距离,一边拉弓射箭,竟然射杀十来人后,轻易逃出了重围。

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也没少上战场,武德三年在虎牢关攻打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时候,他奋勇冲锋,身先士卒,打仗的时候往往在最前边,他的部下尉迟恭希望他别那么冒险,万一有个闪失不好交代,李世民哈哈大笑,说了这么一句话: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我拿弓箭,你拿马刀,你我相互配合,就算是百万大军又能如何?

所以你看,当年李渊起兵其实是李世民的谋划,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也是李世民卖命最多,所以李渊还曾经对李世民许诺,说以后我当了皇帝,一定会把储位传给你。

父亲的随口承诺,成了李世民源源不断的动力,结果李渊前脚登基,后脚就把长子李世民立为了太子。

(尉迟敬德殿前夺稍)

我们不能说李世民上当了,或者说李渊撒谎了,说李渊爽约了,我们只能说,年轻的李世民,他的政治头脑太过幼稚了。

李渊是他父亲,看着儿子在战场上奋力拼杀的时候,在某些瞬间,也许李渊真的有想过把自己这个勇敢的儿子立为太子,但是回归现实,当他真正的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皇家有礼仪,朝廷有法度,上下有传统,嫡长子继承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废长立幼似乎就是取乱之道,更何况长子李建成同样也很优秀,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李渊对自己这个开国皇帝的身份,似乎并不是很满意。

他对自己的命运,有困扰。

自己原本是隋朝的子民,是隋朝末帝杨广的表兄弟,自己现在当上这个皇帝,那就是得位不正,慢说后世史笔如铁,就是当时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也能一口一个唾沫星子把李渊给喷死。

五十岁,在古代已经不小了,可以说是个老人了,五十岁的李渊何以冒这么大的风险还要举兵反隋,其背后当然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他治下的山西太原,有个晋阳宫,就是古代宫殿,古代行宫。

这个宫殿,从东魏就开始修建,当时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避暑。

(晋阳宫)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杨坚扩建过,隋炀帝杨广也翻修过,还在这个宫里安排了一应奴仆下人,当做他外出旅游的行宫。

而当时的李渊,他在太原不仅仅是最高领导,更有个兼职,叫做晋阳宫监,这个职务,主要就负责晋阳宫平时的运维工作。

但是,因为这毕竟是行宫,皇帝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在这里,可皇帝虽然不在,但是宫里的一应陈设都是完备的。

当年李世民几番奉劝父亲李渊赶紧起兵,李渊有这个想法,但是他顾虑更多。

李世民一看父亲有顾虑,干脆联合自己的幕僚,在和李渊吃饭的时候把李渊灌了个酩酊大醉,然后从晋阳宫里找了两个宫女来服侍李渊。

这宫女,当然就是普通宫女,可是说普通,也有点不普通,因为宫女她本质上是秀女的编制,她们都属于是皇帝的女人,是皇帝的私产,你酒醉之后跟宫女发生了关系,那你就是冒犯了天威,犯下了死罪,彻底就没有回头路了。

李世民这么一整,李渊是实在没办法了,只好举兵。

因为这件事儿,李渊一直不是很喜欢李世民,在这个父亲看来,儿子不仅让自己做出了忤逆的事情,这个儿子更对他做出了忤逆不孝的行为。

(隋炀帝杨广)

李渊认为把李建成立为储君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李世民看来,这很不合理,简直荒谬。

父子,有了心结。

自己在战场上是刀口舔血,真刀真枪的干,大唐半个天下都是自己打下来的,自己带领的天策府打了多少的狠仗硬仗,你当年许我储位,如今却变了卦,这不纯纯是在玩我么?

所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政变加兵变,除掉了大哥和弟弟,软性胁迫了自己的父亲退位,最终成功取得了帝位。

当了皇帝之后,李世民频繁的找到史官,要求阅读平时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注》。

这个东西,按道理来说是不能给皇帝看的,但是李世民非要看,不仅要看,还要求进行删改。

看来,强如太宗李世民,他也畏惧史笔如铁。

甚至于说,玄武门前杀兄弑弟的往事,渐渐的成了李世民的一个心魔,多年后他儿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最终还是没能痛下杀手,而是将儿子流放了事。

(李承乾谋反)

在唐朝的不少史料中,唐朝建立的整个过程,几乎都被记载成了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太子李建成被有意删除,沦为了配角和背景板,而作为开国皇帝,李渊的功绩似乎也有意无意的被李世民所掩盖了。

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他打小就很聪明,看问题既有深度又透彻,言行举止都有着一股超脱于同龄人的成熟,做事干净利落,性格开朗,还不拘小节,当时的人们都说李世民这孩子长大之后必然优秀,但是没有人能知道他未来到底怎么样。

因为他太优秀了,所以人们想象不到他的未来。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终于走到了他未来的尽头。

从当初一腔热血的晋阳起兵,到之后一往无前的转战南北,从玄武门之变那个罪恶的黑夜中走来,屹立于贞观之治的丰功伟绩之上,在从谏如流中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褚遂良,李靖...等等名臣走完政治的道路——太宗一生,不弱于人。

我们都看书,如果同为历史作者的话,想来也都会看一点史书,那么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有时候会猛然想到,史书上短短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帝王的一生。

他不是故纸上的字,不是画册上的图画,而是一个真实存在过,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

10 阅读: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