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见,乃至三度入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普眼于是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五灯会元》第一卷 释迦牟尼佛
白话直译:普眼菩萨想要见普贤菩萨,但用尽一切手段都未见到。即使他曾三度入定,找遍三千大千世界都不得见。
没办法,普眼菩萨只得来求助于佛陀。
佛陀就告诉他:“你只需要收敛心神,回光返照,马上就能见到普贤菩萨了。”
普眼菩萨于是摒弃一切杂念,觉知当下,随即见到普贤菩萨乘坐着六牙白象而来。
鉴赏评说:禅宗公案都是剧本,禅师、菩萨、佛陀都是演员,千七百公案无不如此。
禅宗的公案乃是作为一种精神之境界予以传习的,既不可如同历史故事一般去推敲其真实性,亦不能恰似知识学问那样去推导其合理性。
倘若从真假分辨起始、思维推理铺展,永远都无法解开公案。正如普眼无法得见普贤菩萨一般,并非是能力不足、并非是不够勤勉,而是方向已然错误,注定会是南辕北辙的。
普眼菩萨乃十二圆觉之一,其凭借慈目普观世间一切众生,故而称作“普眼”。相传他具千手千眼,实则他即为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的另一称谓。
这则公案选用他这名演员,仅仅是为了凸显戏剧冲突:拥有千眼却不得见普贤,那身为肉眼凡胎的你我便可想而知了。
而普贤菩萨的登场,只是由于他乃是“理”与“行”的象征,导演欲借他来夹带私货。
佛陀的左膀右臂,文殊司职智慧,侍立佛陀之左;普贤司职法理,侍立佛陀之右。智者,能够由事入理;理者,能够通达事相。
所以,文殊与普贤乃是事理相互对望,知行合而为一。这二位菩萨实则是时时处处陪伴着你我的根本智慧,不可分割开来,亦不可独自存在。
演员已然全部就位,导演的这则剧本所要表达的是:你纵然千眼千手又能怎样,能遍观大千世界又当如何,如此这般有能耐却依旧见不到真相,仍旧不能通达事理哦!为何呢?向这里看。
这就叫做“灯下黑”。理,不在外,言语道断。行,不在外,心行处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摒弃诸多杂念,回光返照,得见自心,便能得见普贤。
一切要向自心那里寻!那里是一切的源头,也是万法的归处。
做学问、搞科研,都是“术”,那向外求。参禅,那是“道”,应向内寻。一旦反观自心,你就会发现,它就在呼吸之间,心跳之处。
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觉知自己的存在,那一切的风光都在眼前了。
宇宙创造出你我,难道还要给一个理由吗?你我皆是它造化的平等而无目的的产物。觉知自己,就吞下了整个宇宙,还有什么能让你不自在呢?
你我实则没有任何分别。如果说,他的人生是精彩的,你的人生是惨淡的。难道人生还有两个不成?
当然,要小心,一切都是导演编排的,莫要用心过度。
这段评唱很有意思:
“普眼要见普贤,无事讨事,更撞着个世尊,教人向睛空捏目,妄见狂华,俱好与贬向二铁围山。何故?若是普贤,你才拟心欲见,早是隔山了也!诸人要见普贤么?各请归堂!”
注:
1、捏目:捏目生花,挤捏眼睛而产生幻视,似乎有星星点点的花出现,形容不真,自欺欺人。
2、铁围山:佛教世界的边缘。
哦,对了,那“六牙白象”也是演员!佛陀之母摩耶夫人不就是梦见六牙白象而生下释迦牟尼的吗?
普贤正骑着六牙白象而来,是名如来。见自心,即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