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藏第七部河南荥阳心意门《拳法定论》道光九年《心意拳谱》

忆南评文化 2024-11-02 18:02:52

中华武藏第七部

河南荥阳心意门《拳法定论》道光九年《心意拳谱》

崔虎刚 六合武学

这是打破武学界常识、与众不同的两支河南心意拳传系谱;这也是澄清武学历史大案的重要拳谱文献!

一、河南荥阳心意门《拳法定论》

凡例

一、此本为迄今所见以“心意门”命名的一部姬氏武学清代拳谱文献。

二、此本是首见以“拳法定论”命名的一部抄本拳谱。

三、此本玄字缺笔避讳,可知其为清代抄本;同时其中有的玄字的不避讳,又显示出其处于避讳不严格的清代。

四、此本原出河南荥阳汜水地区,与其结尾含汜水苌乃周枪法的内容吻合。

五、关于姬际可的籍贯,各本各有记载。此本“山西平阳府浦州牛角川君村居住,姓姬名红,字龙凤,老师传下拳法,教于习武君子……”的记载,为首见。

六、此本姬氏牛角川说法来源,与买壮图先生《武功正宗》中记载的牛角川的来源也不同。买壮图先生《武功正宗》记载了“牛角川姬拱潜修于求志堂,偶得一书,创出枪拳刀棍”等,可知是由《倚山武论》一传系而来。《倚山武论》本有“求志堂真集”“临川姬拱龙凤氏”“山西蒲州牛角川君村人”等信息。

七、此本与《武术精要》、《武功精华》记载的“山西蒲州牛角州,军村龙峰枪法传。后人真心学此艺,仔细参想谱中言”也不同。

八、此本与其他各本,如河南陈家沟藏《三三拳谱》中《六合十大要序》作“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先生,明末人也。精枪法,人呼为神。……”;河南马学礼一支到买壮图的《心意六合拳谱论》本作“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居均村,姓姬名宏,字是龙凤,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细玩,以思其理”;山西戴系传人流传的《六合拳谱》中作“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民间抄本《心意拳自来》中“查此拳出自姬姓弟兄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家住均村;二师以前,代远年湮,究无所考;惟二夫子留此谱论,传于习武君子。”

晚清拳谱《心意拳原委考》也记载着:‘查此拳出于姬氏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蒲州人也,家居均村,习艺有年,然前代远年,湮久无所考”。湖北荆州《心意拳谱》作“陕西平阳府姬家村人,父姬寿荣,膝下二子,长子姬龙,次子姬凤,留拳谱一套,传天下习武豪杰……”;《心一拳术》心一拳术源流谱作“启教先师,氏姬、凤名,乃明名孝廉,系陕西西安府人,其兄龙名,乃名宦。姬先师因读书古寺,见雄鸡相争,奋力激斗与动物真形,原其良知良能,遂悟其理而作拳,名曰:“心一”;“谱传陕西西安,有姬凤者,系明名孝廉,尝见雄鸡相斗,及各动物之形,皆有生成之技能,因悟其理,始创拳术,是为心一之祖”;严门字门拳谱作“平阳府浦州人,居住龙凤均村,姬老师留下谱论传与习武君子,潜心玩味,以思其理”也不同。

九、尽管河南荥阳本的‘姬红’与河南洛阳心意,后经买氏等而到卢嵩高传谱的‘姬宏’,两者显示出接近的关系,但就目前所知,河南学礼马公一系传抄心意拳谱中,没有姬公籍贯所在地“牛角川”三字。这一重要差别,显示出河南荥阳传系传谱的独特性。

这一独特传系却与姬氏在《倚山武论指迷序》(《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一)记载其一生传授八百弟子的历史吻合。

十、此本有少量内容与冀氏免张通背抄本拳谱(《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九)吻合,但显示出两者分开的时间之久远。因此,究竟此本是免张心意和参传人谱的一支,证明通背免张早期传谱原有牛角川等完整信息,证明免张本人或其传人是姬氏八百弟子之一?还是反映姬氏早期八百另一个弟子传本之一?有待今后继续挖掘。免张先生的生平事迹及其通背与姬氏的关系,是又一个武学历史待解之谜。

十一、就目前掌握的历史文献看,姬氏武学的拳谱产生及发展演变可归为几个阶段:1、明末流传于民间的岳武穆名下的拳谱《岳武穆王拳谱》(《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卷五中赵凤章《勇战心意枪谱》及济源《神拳拳谱》等这一类谱)2、姬氏得《岳武穆王拳谱》而脱枪法改造出《原序》类谱(豫北、冀南一类的)3、姬氏及弟子整理的《倚山武论》(后再传买氏《武功正宗》等谱)4、姬氏弟子南山郑氏传王自诚整理谱(如《三三拳谱》中《六合十大要序》、河南小相村本等);马学礼传本(河南教门内传留的);严家字门传本、《拳法定论》本;《六合拳序》本等。5、上述版本的再传本。如铉臣温视本、郭氏《通背拳》本等。6、《拳法论书》等本、少林心意把本(少林真传一类)的等等。几百部姬氏传系的拳谱整体文献流传历史图,已经绘制了大部分,待以后完成分享。

十二……

十三、鉴于此本出地以及内容上有苌乃周先生的擅长枪法,本书与清道光九年河南开封书画家、学者、武学研究者张丙瑛先生整理、与苌乃周武学密切相关的《心意拳谱》合集出版,并纠正之前此《心意拳谱》被学人误导为《梅花拳秘谱》的错误。

十四、更多其他心意相关拳谱,在陆续整理分享中。

十五……

目 录

一、心意门《拳法定论》

书名

凡例

原谱图片

目录

简体对照

二、清道光《心意拳谱》

书名

导读

还原道光九年张丙煐《心意拳谱》

附文

三、附录

附录一 《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各卷及《中华武藏》各部目录

附录二 鸣谢筹委

附录三 预告

二、清道光《心意拳谱》(梅花拳秘谱)

整 理 道光九年大梁张丙煐

经 手 民国北平《贩书偶记》孙殿起

收 藏 北京八卦掌名家刘志刚

借阅者 北京形意梅拳名家韩其昌

易名外传 韩其昌先生弟子

……

导 读

这是一部被《贩书偶记》记载的心意拳谱。

这是一部被学人改头换面、误导了学界几十年的拳谱。

这是学界争论热点的一部拳谱。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以《心意拳谱》命名的一部拳谱;

这也是一部久寻不得的拳谱。

一、《贩书偶记》的记载

《贩书偶记续编卷十》中有“心意拳谱一卷,清,不著撰人姓名,道光九年九月九日大梁张丙煐抄本,后有张丙煐跋”。

《贩书偶记》原名《见书偷闲录》,一部主要收录清代著作的目录。为孙殿起编。

《贩书偶记》及《续编》主要收录清代以来在《四库全书》和各种丛书中未收录的单印本、稿本、抄本、校本等,偶尔收录 1911~1935年间的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

孙殿起(1894~1958)字耀卿,别字贸翁,河北冀县人。在北京琉璃厂开设通学斋书店,长期经营古旧书籍收售业务,曾编《琉璃厂小志》。他根据多年经手及见知古旧书籍,详记各书书名、著者及版刻事项,积万余条,并略考各书传授情况和内容差异,撰成《贩书偶记》20卷。1936年印行,1958年,孙殿起还曾将所积材料 1万余条交雷梦水整理成《贩书偶记续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附索引, 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重印时又增加了雷梦水的正误和补遗。

由于这一《心意拳谱》出自清代道光九年河南开封,这也是迄今所见,最早以《心意拳谱》命名的一部拳谱,因此学术地位十分重要。笔者曾多方托人查询孙殿起、雷梦水相关可能关系人及相关可能部门,人员,未有进展。成为一大遗憾。

二、梅花拳秘谱与心意拳谱

众所周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武学界北京梅花门学人燕子杰先生披露了《梅花拳秘谱》。

(网络上可见此校刊记)

并因其内容引发了与苌乃周传人及武学界其他学人,关于《梅花拳秘谱》作者、门派归属,乃至与心意门易筋经贯气诀等关系的学术论争,如学人“论《梅拳秘谱》与《苌氏武技书》”等文章,各持其理。

不料,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网络发达,在德国的燕子杰先生同门披露相关《梅花拳秘谱》来历的内情。我们从这位韩其昌先生在德国的一传人回忆文章,才知道:这一《梅花拳秘谱》原来是《心意拳谱》。原谱是韩先生得自其好友——北京八卦掌名家刘志刚先生珍藏。当年韩先生让弟子油印了此本。这位德国回忆者文章中,还提到油印出的拳谱,与原本对比有缺,似对负责人有质疑。按其文章介绍可知,命名《梅花拳秘谱》的人,并非韩先生。以下相关的介绍即对此说的一个反映:

此外,韩其昌先生弟子王志忠先生有专著,以当事人身份澄清这一拳谱来历。王志忠先生的大作,也是笔者所见梅花拳相关的最佳作品之一。其中再次证明此原谱名称及其所属。

韩其昌先生先学戳脚拳,后入形意门,拜单刀李存义先生为师学艺,到北平之后,与形意拳李剑秋先生和八卦掌刘志刚先生义结金兰,人送绰号燕京“风尘三侠”,后发扬光大梅花门。由于这样的关系,韩其昌先生得以看到刘志刚先生所藏该谱。

笔者曾托在京的一些老前辈打探八卦掌传人刘志刚先生所藏的该谱,未有进展。查刘志刚先生,当为人民大学体育系任职多年,从这里入手,或可求得其原藏原本。

由于学界未掌握上述历史信息,因此以往多在苌乃周与这个谱(“梅花拳秘谱”)之间展开争论——梅花与苌乃周的归属课题,而不知本非梅花门拳谱。也不是梅花拳秘谱。实际上刘志刚此《心意拳谱》与河南十里铺、李瑞东岳青山、《六合拳法》等谱有相同部分。而且又都与河南苌乃周拳谱有相同部分。

由于拳谱的来历如上,且其内容特点,又与一般心意拳谱不同。笔者曾推测此《心意拳谱》有可能就是一直寻找的《贩书偶记续编卷十》记载的道光九年九月九日大梁张丙煐抄本《心意拳谱》。但缺乏证据,当时也只能放弃这一想法。

三、刘志刚先生藏本与道光张丙煐《心意拳谱》

二十一世纪后,燕子杰先生的弟子,鉴于学人从未提起《梅拳秘谱考》的相关内容,在博客公开了燕子杰先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抄录的拳谱原文:

梅花拳学人路先生在其新浪博客也有转发,并著文探讨。

对比上述信息,我们可知,“梅花拳秘谱”原是刘志刚先生所藏的《心意拳谱》,而刘志刚先生所藏的《心意拳谱》就是《贩书偶记续编卷十》中有“心意拳谱一卷,清,不著撰人姓名,道光九年九月九日大梁张丙煐抄本,后有张丙煐跋”。自此,真相大白。

回顾历史可知,武学历史研究难度之大。由于相关学人未能准确描述拳谱资料的演变过程。别说外人,就是内部人也茫然。如王志忠先生对其师弟李佩基先生著作中信息的判断:

实际上,李佩基先生的道光九年抄本的说法是正确的,只是拳谱名称后改。说明李先生曾经也抄录了与燕子杰先生一样的道光《心意拳谱》完整的信息。李先生或者从燕子杰先生处抄得此信息,或者两人分别得之于其师韩先生处。

尽管我们不知王志忠先生是否因未能就道光九年本求证于其师弟李佩基,还是求证过程中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乃至被误导等,而发生了误判。但王老师这一本书,是1949年以后,文献考证方面最值得一读的书,希望学界能多出这样的学术作品。实事求是地研究武学历史,在实践中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笔者曾试联系九十高龄的王志忠先生,未果。如有其他知情者请惠告。

由上可知,学界之前的论争,为一场乌龙。本应该是探讨的苌乃周武学与心意拳之间的课题。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四、张丙煐其人其著

经查,拳谱抄录所藏者张开煐乃河南开封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文武双全,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享年54岁。[1]“张丙煐祖籍安徽阜阳,清康熙年间,其太高祖张琦迁居开封。道光二十一年,黄河决口,大水入城。张丙煐迫于无奈携眷投奔湛河区[2]宋寨村李于潢[3]姻亲门下[4],李于璜将五虎刘村西祖宅送给女儿,并立有文约以防后代争执。成为曹镇乡五虎刘村人。”

可知,张丙煐整理《心意拳谱》的地点在河南开封,这与其题记“大梁”吻合,大梁乃开封古称。

“张丙煐出身官宦世家,幼负奇才,文武双全,一生不思仕途……”张丙煐遍交文人墨客,与何绍基、桂超万、黄爵滋等交往深厚。张丙煐精工书法诗文,他的楷书、草书、隶书驰名中州及大江南北,其中,《观两斋诗抄》《晚翠轩笔记》原著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1835年,张丙煐书写颜体《千字文》,清内阁大学士胜保为其作序。1847年,张丙煐作自画像一幅,何绍基为画像题有“佛图即虎头,豪气盖中州”等诗句。

北京图书馆藏和瑛《西藏赋.张丙煐跋誊清本……

民国以来,学界对《歧路灯》稿本下落主要有两种推测。

其一,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诗人、学者徐玉诺推测:“……又先生长孙于(黄)[潢]有女配张虎头(引者注:张丙煐)次子仲虎,晚年无子,所有重要书籍都藏张家,或者不能找不到一些记载。看将来吧。”由此提出“李海观-李于潢-张丙煐”的推测。

……

张丙煐先生道光丁未(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五十四岁自画像

其子张翊敬分别于咸丰八年、光绪八年将《千字文》与《肄武杂说》按原著书法用青石刻成石碑24通,置于宅内,以求诗书传家,泽被后人……

“张丙煐号虎头,常游历全国,与名士交往,他本人是诗人、书画家、鉴赏家,著有《姚江年谱》《观两斋诗钞》《晚翠轩笔记》》《华萼诗集》《肄武杂说》等……作为晚清诗人、书画家,张丙煐集诗、书、画才能于一身,在诗歌创作、书画品评和收藏以及书画理论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对于清代诗歌、书画艺术和地方文化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

张丙煐精于武事,这是清代大学士胜保在给其所书颜体《千字文》作序时提到的。能在其文事中提到这点:“张君……为人磊落旷达,精于武事,而其所为诗翰奇横多姿,当时贤士大夫都乐于交游,并重爱之。”

清代大学士胜保的评价,说明其武学水平绝非一般!只有水平显著才会如此!事实上,其《肄武杂说》更直接反映出其同好、自己武学心得及其水准!

张丙煐《肄武杂说》记载:“邢以功言,练要和而柔。此大可思。和柔在腰腿,则通身皆灵,所以能快之本也。且著人必入里。否则一味练硬觔,则僵。自己先□,手为死手,腿为死腿。趋利不及,避难不毕矣。苏老三之言曰“寸、脃、快”此乃要妙也。寸者,用力只寸许耳,非先聚力于身臂也。“脃”与“快”二字极难形容,然不出乎“寸”之中矣。二,练不可伤。有时终日驰突而不伤,有时一动即乏困,此惟自知。”

从张丙煐《肄武杂说》可知,远在道光九年(1829年)之前,比武禹襄得到《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时间,早了25年,约一代人的时间。道光九年,此时武禹襄18岁。就有邢以功先生强调练要和而柔,尤其张丙煐自己总结出“和柔在腰腿,則通身皆灵,所以能快之本也”,点明了慢练快用的本质。且“著人必入裏”!

……

苏老三先生这里的“寸、脃、快”以及张丙煐的注释,与姬氏武学拳谱文献完全吻合,甚至更地道!不仅给出了秘传诀要及其解释,更总结出“然不出乎“寸”之中矣”!……道光以前,心意前辈应该还有苏老三。姬氏武学人才济济!至于道光以前的邢以功先生,是否为心意传人?有待更多文献的发现。

总之,这段文字,言简意赅,水准极高!且给出了练时正确与否自我体验的标准。需要仔细品味体认!堪与同期流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并驾齐驱,文字直指核心!只不过文字简略没有没有理论展开而已。更给出了练的正确与否的一个体认标准“练不可伤。有时终日驰突而不伤,有时一动即乏困,此惟自知。”

值得一提的是,张丙煐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出生,道光九年抄录题跋《心意拳谱》时36岁,此时马建章(1811年出生)19岁……,道光九年抄录题跋《心意拳谱》比买壮图27岁在“道光十一年,注述于河南开封府它水县穆家讲提督马公馆”得到的拳谱早两年,比《倚山武论》咸元本早十几年。

我们推算一下,大致可知,清乾道年间,河南开封可能有姬氏武学苏老三一支传人……苏老三是何人所传?有待将来拳谱文献的发现。

张丙煐《肄武雜說》中另有其他文字,多次直接引用心意拳谱中的说法,再证其武学与心意拳传人关系密切。此外,还反映出其实地求访,与苌乃周传人的交往,乃当时武学者的风范,更为我们记录了苌家拳的重要历史信息。此外,张丙煐《梨花枪谱》《大红拳谱》擅长刀,枪,弹弓等器械抄本,今由何人所藏?待知情者惠告。

张丙煐道光九年抄录题跋《心意拳谱》与“道光十一年,注述于河南开封府它水县穆家讲提督马公馆”拳谱什么关系?待考。

……

目录

浑元论聚气论……

张丙煐跋

猿猴棒

二十四气

煐又志

民间藏本魅力无穷!

多支持,多抢救,多分享,多保护,多受益!

帮人就是帮自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