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次大战已是陈年往事,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化作尘土。不过,隆美尔这位德国战神,其传奇事迹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他以微小的兵力获得了令人赞叹的辉煌战果;而他最终的失败也让人惋惜。
人们常说,如果希特勒下令早一点增援北非、如果提供更多部队、如果及早攻占马耳他、若非极端小组破解密码……否则,隆美尔早已攻下开罗征服北非,甚至整个二次大战战史都要改写,隆美尔因此几乎被神化。
高明的战略,出神入化的用兵技巧,总是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却总是那些不起眼也毫无英雄气概可言的后勤。当然北非战役的进行始终受后勤条件的限制一事虽然没有被忽略,但其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国际著名的军事史学家马丁·范·克里费德以具体数字将隆美尔在北非的神话一一揭开,为我们还原了隆美尔一个不为人知的凡人形貌。
宁可再多一师的兵力也不要元帅权杖自始至终,替隆美尔创下辉煌战果的,最多不过是四个德国师,而且这些野战部队也常常处在缺额的状态,不禁教人想象,若是隆美尔补足兵员,甚至得到更多的援军,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1941年2月隆美尔抵达北非,接下来的几个月是德国突袭苏联的准备阶段,能够调往北非的部队实在有限,不过在这背后却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那便是北非的港口容量,即使有可供调遣的部队,但总要有港口可停运兵船和补给船才行。
此时,拖后腿的意大利军在一连串的败退之后,只剩下的黎波里港口可用,这个港口最多容纳五艘货轮同时卸货,每月能处理的物资大约是四万五千吨,希特勒决定派遣两个师到北非增援,在利比亚的轴心军遂增加到七个师,再加上海空军部队,每个月就要消耗七万吨补给,的黎波里供应十分吃紧。而这仅是补给的卸载,如果要求再增加部队,不仅是补给需求增加,额外部队的卸载也要占用港口能量,补给的状况只会更恶化。
除了持续以空运补充,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要求法国维希政府开放比塞大港口让另外两万吨补给上岸,然而维希政府担心英国的威胁,因此德国最后还是没能利用比塞大。不过隆美尔运用手上仅有的部队抢先行动,4月4日攻占了班加西,于是增加了一个可用的港口。
班加西理想上每天最多可以卸载三千吨的物资,但受空袭影响,一天却只达到七百至八百吨的水准,总计在1941年2到5月间,北非一共收到三十二万五千吨补给。以一个月需要七万吨来计算,四个月需要二十八万吨,还超过四万五千吨,平均一个月多出约一万一千吨,大约可以再支持另一个师的部队。换句话说,如果以班加西与的黎波里为基地,当时的后勤状况仅允许德国再多增援一个师,再多的话后勤就无法支应了。
其实这也是德国最初的估计,早在1940年10月23日德国便指派了冯·托马将军调查北非的后勤,获得了最多支持四个装甲师的结论。著名的德军将领古德里安在分析地中海战略时曾说到,只要派遣四到六个装甲师就可以保证胜利。
那么,如果希特勒愿意拨出四个师不就能一举肃清北非了?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因为当地还有意大利的部队,除非能够叫意大利部队撤出北非(就是撤兵都要占用港口),否则以当时的状况,最多就是增加一个师(非洲军后来的确增加了一个第九十师),不能再多了。
隆美尔十分厌恶意大利部队,以他的立场若能将这些“米虫”全部换成德国精兵自是再好不过,但这种方案在政治上完全不可能被接受,希特勒还是得顾及墨索里尼的颜面。因此,尽管派往北非的部队的确很有限,但是却已是港口所能承受的上限了,不是希特勒不够果断,而是港口根本无福消化。
隆美尔在晋升元帅时曾感叹道:“宁可多给我一师的兵力也不要这元帅权杖”,但他的权杖恐怕得用来打发意大利人,而不是向元首讨援兵。
非洲集团军也许最令人惋惜的是,当隆美尔已经败退回突尼斯时,希特勒却又决定增兵,从11月起陆续调来了第十装甲师、三三四师、五零一重战车营与戈林师,还在1943年2月决定成立“非洲集团军”。隆美尔对此感到百感交集,一方面对于增援感到快慰,但若这些部队能早点抵达该有多好!1942年底的发展似乎显示增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做,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为时晚矣!但这种说法只是个似是而非的迷思。首先,在盟军执行火炬作战登陆北非之后,德国决定占领维希法国,于是开放了比塞大与土伦两个港口,并且缴获法国的商船队,通往北非的后勤能量为之大增。而更重要的是,能在突尼斯到的黎波里支持多少部队,完全不等于能在埃及的边境,甚至是关键的艾尔阿拉曼战线支持同样多的部队。
在利比亚没有铁路,补给都得依靠卡车,到了埃及虽有铁路但是每日只能输送三百吨,仍然无济于事。一个德制装甲师一天需要三百五十吨补给,运送这些补给到三百英里外需要三十九个运输纵队,每个纵队各有三十辆两吨卡车,共计一千一百七十辆卡车。但光是从班加西到艾尔阿拉敏就有八百公里远,的黎波里距离艾尔阿拉敏更有将近二千公里的路程。要知道德军的征俄作战即使远到莫斯科路程也才一千公里而已。
隆美尔时常抱怨补给不足,人们也常责难“元首”不肯提供足够的资源,但却不想想北非的陆上补给成本有多高昂,在以卡车补给的比例上,非洲军就已经是侵苏部队的十倍以上。隆美尔在1942年初要求元首再给八千辆卡车,但在苏联的有四个装甲兵团将近二十个装甲师,也不过只分到一万四千辆卡车,在非洲隆美尔仅三个师一次就要八千辆,根本是狮子大开口!面对如此无理的要求,元首还是勉为其难批准了另一千辆卡车,实在是非常大的手笔了。
如果陆上运输行不通,那么可不可能利用海运,在比较接近前线的港口卸货呢?
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行不通的。
距离最近而又够大的港口是隆美尔于1942年6月21日攻占的图卜鲁格,它每天最多只能处理一千五百吨并不足以支应。而且图卜鲁格已十分接近位在埃及的英国皇家空军基地,非常容易受到空袭的干扰,无法作为适当补给卸载基地,补给舰仍然多转往的黎波里或班加西卸载。实际上在1942年7、8两个月,图卜鲁格一共只收到了四万七千吨的补给,一个月才二万三千五百吨,这数量顶多只能支撑两个师而已。
若要使图卜鲁格能够完全发挥功能,必须派遣更多空军单位排除英军空袭的干扰,但是为了运兵及其所需的补给,又更占用了港口容量,实是一个难解的困境。
至于更往东的马特鲁港虽然更接近前线,但港口太小也太靠近埃及的皇家空军基地,7、8两个月还收不到二千吨补给。因此在阿拉曼会战期间,尽管隆美尔手中的德国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一个师有余,但扣除意大利部队后,这也已经是极限了,北非的交通设施根本无法在艾尔阿拉曼支持满编足额的非洲军团,更遑论一整个非洲集团军。
马耳他马耳他岛位置大约介于西西里、突尼斯、的黎波里与班加西的中间,是英国在中地中海的战略要地,该岛作为海空军基地攻击轴心国的运输船,对隆美尔而言犹如芒刺在背。许多人认为,未能攻占马耳他岛导致轴心国对北非的海上运补不顺,是隆美尔北非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
事实恐怕正好相反,正因为马耳他孤悬在轴心国控制区之中,补给该岛盟军的补给船团也得经过重重危险才能抵达,因此马耳他本身常常是自顾不暇,遑论积极阻碍轴心国补给。实际上即使是1941年初几个月以来德军损失最高的5月份,仍只有9%的船只无法越过地中海,隆美尔此时早已把英军杀得落花流水。虽然接下来的几个月因为负责此战区的德国第十航空军调至希腊,马耳他的压力减轻,轴心国船团损失随之激增,但1941年7~10月轴心军在北非每月平均仍收到七万二千吨补给,还堪所需。
到了11月状况进一步恶化,该月北非仅收到三万吨补给,这次隆美尔终于撑不住了,在12月初撤退。的确在1941年11月间越过地中海的补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从的黎波里到班加西就超过五百英里,再从班加西到埃及边境又有三百英里,即使海运顺畅,顶多只是使隆美尔不至于撤退而已,若不能攻下图卜鲁格,想要继续前进在后勤上仍完全无法支撑。
1942年初,趁着对苏战争的空档德国空军又重回北非战区,到了4月间马耳他已经被压制,轴心国也开始筹划以空降突击占领该岛。但随着隆美尔在贾扎拉的大胜并攻克图卜鲁格,通往开罗的大门似乎正敞开时,希特勒、墨索里尼以及隆美尔,都认为应该要抓住这“胜利女神给的唯一一次机会”,于是马耳他岛的攻占便被搁置。
许多人认为这终究是个自食恶果的错误,不先攻占马耳他稳定后勤就贸然进攻是不智之举。然而这种说法却大有疑问,因为当德军挺进埃及的边境,而图卜鲁格成为最前进的补给港口时,已经远离马耳他一千公里,距开罗仅剩六百公里,如前所述,此处较易受到来自埃及的空袭,因此即使攻占马耳他也不会改善补给状况。
而数据也显示在这段期间,在图卜鲁格卸载确实比在班加西或的黎波里卸载还要危险,1942年7月补给船团以班加西与的黎波里为目的地共将九万一千吨补给运抵北非,仅仅损失5%。但是,当8月应隆美尔要求在较接近前线的图卜鲁格卸载时,船只损失增加,反而只运到了五万一千吨,后来不得不运往班加西与的黎波里。
由此可以发现,马耳他岛的攻占与否,对隆美尔最后兵败阿拉曼关系不大。在阿拉曼补给缺乏的原因,还是因为隆美尔已经超过其后勤基地所能支援的范围了。
而1942年2~5月每月平均收到六万吨补给,这段期间正是隆美尔最风光的时候,也显示马耳他的攻占与否,与在利比亚境内的作战仍没多少关联。如果说德国也执行跳岛战略的话,马耳他这个孤悬的据点便是该被跳过的地方,只要用海空军力加以围困使其丧失效用即可,不需要加以攻占。攻占或许可收一劳永逸之效,但对向开罗的进军不会有任何立即而显著的助益,实在没有急于实施的理由,所以马耳他并不是军队补给能否顺利运补北非的关键据点。
极端小组在战时是最高机密的极端小组(Ultra),在北非战役中也被提上一笔。极端小组破解德国密码,提供补给船只动态的精确情报,使得盟军可以有效攻击海上运输,极端小组在盟军40%的击沉纪录中都有功劳。补给舰损失惨重使得轴心军在北非无法获得充分的补给,隆美尔在不满之余直指意大利人办事不力,殊不知是极端小组的杰作,而许多人更认为,正因为极端小组提供的情报击沉了关键的油轮,而在阿拉曼作战的关键阶段影响了战局。
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在1942年9月2日~10月23日间被击沉的二十七艘补给船中,只有两艘是油轮,而在隆美尔的全盛时期1942年2月~6月所收到的油料补给其实还略少于7~10月,极端小组根本没有办法使盟军“专挑”油轮下手。
再者,尽管隆美尔在艾尔阿拉曼会战期间,补给确实非常吃紧,但在会战期间竟然仍有一万吨的物资还堆在图卜鲁格,就连少量的储油都还有三分之一仍存放在班加西。无论是以意大利方面的记录,7、8月间总共运抵北非四万五千吨油料,或是隆美尔的记录,在1942年8月运到北非的五千七百吨燃料中仅九百五十四吨运到前线,这些资料都指出同一个事实:包括油料在内的补给品,并不是跨不过地中海,而是搬不到前线,远水救不了近火。
而且,情报只是让盟军能够找到轴心军的补给舰而已,但要找到补给舰本来就不困难,因为它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固定的,只要在港口外与航道上埋伏,补给舰自然会送上门来,极端小组的情报显得可有可无。何况轴心国的补给舰屡屡被击沉,更是因为轴心军未能对船只提供更好的护航,才给了盟军可乘之机。
为何护航不利?
这还是与北非港口的容量太小脱不了关系。采用护航船团的措施,会导致船只大量地涌现,大战期间通过大西洋的船团常由十余艘甚至二十艘以上的运输船组成,但是北非的港口一次只能让五艘船卸货,那表示用大型的船团,会导致船只排队等待卸货,这增加了被攻击的机会。因此前往北非的补给船队一次只能派出五、六艘,有时护航舰的数量比运输舰还多,这在油料使用上非常不经济。
轴心国本来就极度欠缺石油资源,禁不起这样的挥霍,多进行几次类似任务燃料用罄,舰队就要在港内停摆了。因此,极端小组固然对于同盟国在大战的胜利有许多贡献,但是北非并不在其中,而在当时意大利人则背了黑锅,承担隆美尔莫须有的指控。
结语在列举了这些先天上补给的限制后,我们可以发现,不是希特勒不肯加派部队、也不是马耳他与极端小组切断了海上补给,而是北非港口容量不足与陆上交通设施缺乏,才是问题所在。
隆美尔在战术上或许天纵英明,但是他却对后勤做了过分与不合理的要求,在补给已经伸展到极限的情况下冒险前进,把自己推入难以补给的窘境,最后不免失败。隆美尔指挥的机械化部队,虽然在战术上摆脱了道路的束缚,在作战上解除了铁路的限制,但是在战略上反而更加依赖这些交通设施,隆美尔的战术成就最终无法升华成战略成功,因为他对于机动力没有这一层认识,终于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
最后他觉悟了,他在战争末期说道:“补给卡车每走七英里就需要一加仑燃料,若行驶两千英里就需二百八十加仑,再加上回程二百八十英里,总共约需要一百二十桶燃料,差不多就是本身的载运量,而在利比亚到突尼西亚之间将近有两千英里根本没有铁路,经过这么远的距离运送部队『根本不可能』!”
可隆美尔的觉悟真是太迟了,后勤固然应该为作战服务,但是作战也必须顾及后勤的现实。隆美尔之前太轻忽后勤,他只认为补给应该“想办法”适应战术的要求,而要求部队做一些他后来认清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北非原始的交通设施无法支持大部队的作战,注定只能作为一个次要战场,希特勒最初命令隆美尔只负责防守的黎波里周边地带便是基于此一现实,可说是慧眼独具,我们不得不佩服元首卓越的战略眼光。无奈隆美尔却无视上级的命令与战略计划擅自出击,几乎让德国的战略计划被他的战术成功牵着走。隆美尔的作风,似乎证明了曾是他上司的德国名将伦德施泰特元帅对他的批评,隆美尔的才能不过是一位师长,在1941年若有一位高级军官能“阻止那位军人发疯”,那才真是德国的万幸。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