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炮灰

无心镜 2024-07-27 00:55:05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在楚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陈胜举起的义旗如旷野星火,瞬间大火燎原,崤山以东的百姓纷纷响应陈胜,向秦都咸阳杀将而来。反秦力量很强大,仅仅是陈胜派遣周文西征秦国的部队,到达函谷关时,已有战车千辆,士卒数十万。

面对危局,秦二世胡亥束手无策,章邯建议将数十万骊山刑徒组织起来,发给他们兵器让他们出战。

所谓的骊山刑徒,其实就是六国的徒刑罪犯,由于秦法严苛,又有连坐制度,所以竟有数十万之多。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上战场,胡亥在章邯的建议下,赦免了他们。章邯就用这样一支由刑徒组成的军队击败了陈胜。

那这些刑徒在取得战争胜利之后有没有没释放呢?当然没有,他们生来就是被奴役的,没有战争就修秦始皇陵,有战争就上战场杀敌。骊山的刑徒有40万之众,他们像尘埃一样,消失在历史之中。

其实无论做什么,他们都只是炮灰而已。

刑徒不止是秦朝有,汉魏也大量存在。

在今天,出土了有很多汉魏时期的刑徒砖,这是东汉、三国时期一些刑徒的墓志铭,他们相比秦朝的刑徒多了一块砖,这些砖的最后大都有“死在此下”几个字。

历史的炮灰远远不止这些。

隋末唐初,军阀朱粲拥有部众20万,在汉水、淮河之间剽掠。朱粲也没啥大理想,就带着这些人随机攻破州县,以获取城中的粮食,待到粮食快要吃完的时候,就再去攻打下一个州县。到了最后,州县的粮食都被他抢光了,朱粲竟然以人肉为食,还对其部下说:“没有比人肉更好吃的食物,只要其他的城镇里有人,何必为挨饿发愁呢!”

明朝张献忠在攻打城池的时候,会遇到两个大麻烦,一是城池坚固,二是城中火器威力巨大。所以攻城往往不能成功。但张献忠有办法,他到一城池,先不急着攻城,而是派遣骑兵去城池周边的乡村把百姓先驱赶过来。城池不是很高吗?那就让这些百姓在城外挑土垒墙,垒到与城一样高,然后就可以向城内射箭。城内的明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遂用火器攻击,这些百姓纷纷在炮火中倒下。张献忠下令将这些百姓尸体就地埋在土墙之中,这样垒墙的速度还会更快。

清朝天平天国起义之时,曾国蕃以“结硬寨,打呆仗”的作战方法,打得太平军节节败退。这个战法说白了就是稳扎稳打,深挖沟,强防御,一城一城的蚕食太平军的城池。但这个战略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站稳每一个所拿下的城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曾国藩进行了屠城。很少有人意识到,曾国藩击败太平天国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最大规模的屠城战。

在攻打下九江之后,曾国藩在对曾国荃的信中说:

九江克复,闻抚州亦已收复,建昌想日内可复,吉贼无路可走,收功当在秋间,虽迟至冬间克复,亦可无碍,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

在得知屠城完毕,曾国藩在日记中兴奋地写道:

接手书,知九江克复,喜慰无量。屠戮净尽,三省官绅士民同为称快。

在占领安庆之后,湘军对安庆进行了残忍的屠城,无一人幸免。

初一卯刻,安庆克复,城贼诛戮殆尽,并无一名漏网,差快人意。

安庆城中的部分尸体被丢弃到江中,堵塞江面,以至于轮船都无法航行。

在攻打天京的时候,城中粮食紧张,李秀成瞒着天王让一些老百姓出城逃命。湘军为了让城中粮食快速耗尽,又逼迫百姓重新回到城内。这些百姓在城中多数被饿死,即便侥幸撑到城破之时,也会遭受屠杀。

1864年,天京城破,湘军屠城,仅仅三天时间,就杀了10万人。

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这种屠杀,不分老幼,不分男女,连二、三岁的孩子都不放过,根据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记载:

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

最后再讲一个小故事:

隋文帝得天下之后,命杨素建造仁寿宫,杨素把整个宫殿建造得极为奢华,并且为了赶工期,以严刑役使百姓,造成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亡。为此,杨素挖了个大坑掩埋尸体,但还有上万具尸体来不及处理,杨素命人用或焚烧,隋文帝是有名的节俭之君,看到这个场景时大为不悦,但当他进入新宫殿游玩之后,被琼楼玉宇、桂殿兰宫所震撼,故而又连连夸奖杨素是忠臣。

元人张养浩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名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忘了讲一句,这土里还有无数炮灰的尸骨。

百姓创造了历史,以炮灰的形式。

1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