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五十元月薪和现在的七八千元相比,哪个更富裕?

紫星薇辰说历史 2024-08-11 16:20:37

改革开放的浩荡风帆已经在中华大地上飘扬四十多年。四十多年里,原有的货币价值早在国家发展变化中天翻地覆。

七十年代曾经让人羡慕的五十块钱月薪,在过去能维持一个小康之家一月的生活,放到今天也不过操办一顿一人份的家常便饭。随着经济发展,相当一部分人的月收入已经来到七八千块的门槛。

那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七十年代五十块钱的月薪,和现在一个月七八千块的收入,究竟哪个更富裕一些?

1976年,一名国营矿场的员工,月收入大概是五十元。

能够成为一名工人,捧起国家授予的铁饭碗,这在当时是很令人羡慕的事。这五十元钱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小康生活。

这五十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金钱上衡量,更是有着对工人身份的一种肯定。

计划经济的时代,钱的意义远远不如代表着分配资格的票证有价值。没有粮票、布票等一系列购买凭证,只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

而工人的身份,代表的是一种稀有的分配资格。

这在今天的年轻人看起来颇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老一辈人生活的常态。

谈到收入,与之对应的就是物价。

而物价中最重要的,就是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米面价格和人民收入之间的比例,一直是衡量不同时代条件下货币购买力的重要指标。

唐代前中期,一两银子大约能买到两千三百斤大米,按照现在两元一斤的大米市场价格计算,大约相当于人民币四千六百元;

到了宋代,一两白银大约能买到五百斤大米,折合人民币一千元左右;

清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是二百斤大米,折合人民币四百元。

一九七六年的大米价格,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是一角三分八厘。按照同样的计算方法,七十年代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相当于三百六十斤大米,折合现在收入七八百元。

这样算下来,一个普通工人工作一年的薪水,差不多一万元。

顺带一提的是,七十年代的副食品价格同样匹配了当时人们的收入水平。猪肉每斤只要五毛多一点,鸡蛋每个五分钱。

一万元,是现下一个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基层员工一个月的收入,放在七十年代却需要同样的人劳碌整整一年。

时代的发展变化,由此可见。

那是不是,我们可以就此认为,现在的七八千元远比过去的五十元值钱?现在月收入七八千元的生活远比过去月入五十元的生活富裕?

答案是否定的。

生活的品质,绝不是能靠数字单纯量化的。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的生活质量并不完全由衣食住行这种基本需求决定。

在七十年代,生活方方面面的花销都是和时代收入匹配的。

而更多的生活保障则隐形于经济收入之外,不能单纯的用经济价值衡量。

“住房问题”

至于当下人最头疼的买房问题,这在当时几乎不存在。

住房分配的福利政策,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贡献而不是经济收入来解决住房问题。对于员工购房象征性的收取一些钱财,极大程度的保障了工人生活。

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户口的差别,断绝了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可能,也使得城市内的房屋数量基本满足了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

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生活的那方小小天地里,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这种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或许只是一种所谓“庸碌的幸福”,但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上,已经是相当不易。

七十年代的纯真,是在中国接入世界轨道之前,眼界有限和知足常乐条件下的特殊时代产物。

事实上,在今天出现的大量“买房难”的一系列问题,背后的原因是眼界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房子有的是,但值钱的很有限,与之相对的社会资源分配更是稀缺。

曾经资源分配的标准是一份户口,一份编制,现在则是一套靠近城市中心,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社会资源的房产。

但做到这点又谈何容易?

一套二线城市靠中心圈层的房产购置,背后是三代人的财富积累与支持。

“教育问题”

说完房产,再来说说教育问题。

七十年代的人,很少有为教育问题发愁的。毕竟那是个并不富足的年代,吃饱饭是头等大事,不认识字并不怎么重要。

毕竟,学知识,总要先填饱肚子。

转折发生在1977年的冬天。

那一年,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恢复了。

大量尚在田间地头的知识分子,看到未来依靠知识翻身的曙光,并确实通过个人的天赋奋斗实现了这一目标。

这个过程延续了几十年,也罢“知识改变命运”这份人生信条牢牢烙印在了无数贫穷家庭的内心深处。

于是,教育的意义,变了。或者说,当高考再次出现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时候,它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教育并不单纯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身份的跃迁,达到一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高回报社会投资。

后续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包括并不限于价格高昂的学区房、遍地开花的教育辅导机构以及超高学习强度的“衡水模式”,都建立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基础上,并为之服务。

无论是学区房的演化,还是如今对于一系列辅导机构的高额投入,无不是将今天的投入同未来的回报画上等号。

但是,十年寒窗抵得上三代从商这种曾经真实的境况,现在更多地出现在小说甚至是学生的臆想中去,而不是现实生活。

人人都想身份越级,得到更美好生活,并把这作为穷尽一生奋斗的目标。

这种思想所附加的高额投入以及高度期望,所带来的结果正在一点点显现。

“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折射着人的精神世界,也是内心欲望膨胀最明显的地方。

这在当代生活和七十年代生活的对比中,最为明显。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的生活成本在不经意间大大提高了。

这在年轻群体上尤为明显。

一次简单的外出就餐,看一场电影,每个月的支出就要多背上几百元的包袱。如果要求品质一些,一两千元也可能才堪堪打住。

即使月收入七八千元,这样的支出也要占总收入的七分之一左右了。

与此同时,和房地产价格水涨船高配套的,是当代人被挤占到所剩无几的厨余空间。

由于快节奏的生活,当代人属于自己的时间已经呈现出所剩无几的趋势。在一个连睡眠都显得奢侈的情况下,自己开火做饭无疑是一种难以容忍的时间浪费了。

同时,由于房租的高昂费用,相当一部分大城市租房群体根本就没有厨房。

不开火,没有厨房,不要说是七十年代,但凡是这个世纪之前,这对做了几千年饭的中国人来说,都不可想象。

为了弥补厨余空间的空缺,资本市场自发做出了反应。外卖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代人做饭难的现实问题,也为当代人赢得了更多自主支配的个人时间。

但这不是没有代价的。

生活方便的代价是金钱成本的进一步上升。

一杯普通的奶茶要二三十块,一顿普通的外卖餐费也要三四十。

加上房租,月收入七八千元也显得捉襟见肘,堪堪养活自己,一年下来也未必能积攒什么有效结余。

在现代社会,这笔钱的购买力,真的就那么回事。

不知道在这个时候,这些人是否会想到七十年代的前辈,仅靠五十块钱就能换来的小康生活。

而且年年还能存下不少。

诚然,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变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在精神生活上带来了无数新的烦恼。

但这并不能让人,尤其是没有经历过上世纪生活年轻人,盲目的认为七十年代比现在生活更加幸福。

对七十年代生活的吹捧无疑是错误的,那时候的中华大地还处在相当的贫穷之中,仅仅是吃上饱饭这种要求都会显得奢侈。

毕竟,真正经历过那个吃不饱饭年代的老人们,没有一个想回到过去的。

对于两个时代之间的问题,有些人曾给出过比较标准的答案。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么回答过苏联和俄罗斯的关系:

“谁不怀念曾经的苏联,谁就是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过去的苏联,谁就是没有脑子。”

怀念曾经生活的单纯朴实,无疑是一种“游子思乡”式的正常情感;但吹捧过往那段不发达的岁月,就显得有些盲目而无知了。

今天的一切,在五十年前的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那些如今健在的五零后们(以七十年代上班的那批人为衡量标准),既感慨于如今生活的美好,又难以理解在如此好的生活条件下,年轻人为什么天天愁眉苦脸?

难道还有什么比吃不上饭更值得人愁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模糊的让人无法回答。

但是时代,终究会为这个问题,写下最公允的答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