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估测,中国空军的运-20“鲲鹏”运输机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100架,是仅次于美俄的空中运输大国。
但正所谓“井外方觉天地大,山巅才晓自身微”,空中运输力量的不断增强,也让我们越发关注中国空军与美俄空军的差别。
当运20与美国C17运输机“同框”时,我们才明白,中国空军距离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运-20的诞生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疆的距离超过5000公里,想要实现在国土防卫、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快速机动,强大的空中运输能力早已成为一种“刚需”。
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都曾通过利用大型运输机在极短时间内就将大量人员、重型装备和物资运送到需要的地方,证明了大型运输机对军队快速机动和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作用。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想要维持和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或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活动,就迫切地需要强大的远程军事投送能力。
可是想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扩大运输机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获得足够先进的大型运输机,才能真正满足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战略要求。
一方面,现代战争强调快速反应和远程打击,普通的运输机根本无法将作战部队和装备一起投送到远离出发点的作战区域,很多大型设备根本无法携带,而且分散进行的运输会导致部队编制混乱,需要在落地重新整编,无法迅速投入战斗。
而另一方面,大型运输机还具备执行空中加油、空降作战等特殊任务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保障空军的作战能力和灵活性。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好地执行军事任务,中国需要一款既能满足军方能够快速投送重型装备和大量物资需求,又能保障关键技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大型运输机。
21世纪初,已经接触到欧美先进“大飞机”的中国科研团队开始了自研运-20,他们通过模仿创新的方式,终于在2013年成功完成运-20的首飞任务。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国不断在运-20的基础进行技术的完善与扩展,从最初还在使用俄罗斯D-30KP-2发动机的运-20A,到改用国产涡扇-20发动机,并提升性能的运-20B,再到可以空中加油的运油-20,我们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
运-20的改进空间可如果只看到运-20的改变,却不去与世界一线水平对比,我们就无法了解中国在大型运输机上还存在着哪些的不足与改进空间。
当然,在对比之前,我们应当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大型运输机的发展必须立足国情,不能盲目追求他国标准,一味地追求运输能力是不可取的,我们对于两国之间存在的技术差距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这是一次学习与积累的对比。
一般来说,为了保障远程投送能力,大型军用运输通常需要具备洲际航程和重载能力,大体可分为200吨级准战略运输机和400吨级的超大型战略运输机。
最大起飞重量约220吨、最大载重约66吨的运-20,就是一款标准的准战略级运输机,而与它同台竞争的,是美国C-17“环球霸王”和俄罗斯的伊尔-76等多款欧美运输机。
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C-17运输机,就是200吨级大型运输机当中最为优秀的那一款,而珠海航展、奥地利航展上运-20和C-17的“同框”展览,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同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
据报道,C-17的最大起飞重量约265吨,最大载重约77吨,这意味着双方在远程投送的能力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按照主战坦克等重型装备的重量估算,双方在战争状态下的差距并非不可弥补。
但在最短起降距离上,运-20A只实现了700米左右的最短起飞距离,虽然后来的运-20B已经有所提升,但相较于C-17的427米(网传空载可达300米)的最短起飞距离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要知道,更长的最短起飞距离不但直接影响着飞机的最短起飞时间,还意味着我们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选择起飞和降落地点时,可供选择的位置更加稀少。
而在航展上最为醒目的差别,就是两款飞机在发动机上的区别,在珠海航展上参展的运-20A可以明显看到与C17发动机相比时,其尺寸显得十分“娇小”。
虽然在最新的运-20B上,我们更换了在技术上连跨两代的国产发动机涡轮-20,但与C17的发动机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当然,运-20也并非全无优点,相比于诞生在1991的C17,运-20在设计的过程当中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航电技术,而且随着C-17在2014年的停产,中国依然还在改进的运-20有着继续赶超的机会。
不过,200吨级的准战略级运输机并不是中国“大飞机梦”的最终目标,美俄大量列装的400吨级战略级运输机也是我们的研制目标。
早在2016年,中航工业的运-20负责人就曾在接受《科技日报》的访谈表示,他们正在逐步推进300吨级、400吨级甚至是600吨级大型运输机的研制,运-20“鲲鹏”的诞生只是一个开始。
此外,运-20虽然还和C-17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在全球运输机的载重能力排行中表现十分出众,仅次于两款战略运输机和C17之后,高居世界第四。
运-20带来的全新机遇当然,伴随着中国的发展,超远程、超大载重运输机的需求依然会推动我国继续深入研制400吨级以上的战略运输机,只有能够满足一次性运送充足的人员和装备,才能提高我军的远程投送效率,增强军事行动的灵活性。
而运-20的诞生,为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带来了一次全面升级,涉及到气动设计、发动机、材料、电子等多个尖端领域的技术进步,已经开始带动我国航空产业链的发展,为战略级运输机的诞生创造了充足条件。
此外,运-20虽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但考虑到中国在大型运输机领域起步较晚,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挑战过程,它的诞生让中国成功跨越了这一技术门槛,填补了国内战略空运能力的空白。
运-20这种大型运输机的诞生,还为我国完善空运力量体系创造了条件,通过对其性能的调整优化和改进,我国正在不但涌现出更多的专用型大型运输机。
虽然战略运输机对于机场条件的要求相对较小,但是这种低门槛的“起飞战备路”等简陋起飞环境的应用,也促进了我国在基础建设和地面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运输机的发展不能孤立进行,想要充分发挥出运-20的作战能力,配套的空降兵部队、快速反应的装备部队和预警机、加油机等形成体系的飞机集群,都需要协同进步。
结语运-20虽然目前距离200吨级运输机的“天花板”C-17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它的诞生还是让中国的运输机进入到一个关键的快速发展时期。
靠着这次“开门红”,我们还要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持续投入、不断创新,真正建立和完善起属于我们的空中运输体系,为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运-20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F%90-20/4586945?fr=ge_ala
百度百科——C-17
https://baike.baidu.com/item/C-17%E8%BF%90%E8%BE%93%E6%9C%BA/10764605?fromtitle=C-17&fromid=2330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