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史上,为何打巷战时不直接炸平房子,非要一栋一栋去排查?

陈海青沧桑史 2024-11-21 15:31:07

军事史上,为何打巷战时不直接炸平房子,非要一栋一栋去排查?

世人常说,战争就是暴力与毁灭的代名词。然而在现代战争史上,却有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当军队在城市作战时,即便拥有强大的火力,却往往选择一栋一栋地搜索清剿,而不是直接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这种看似"多此一举"的战术选择,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等著名战例中屡见不鲜。有人说这是为了避免平民伤亡,有人说这是为了保护城市基础设施,但真正的原因真的如此简单吗?让我们回到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走进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或许能找到答案。当时的德军统帅保卢斯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摧毁一座城市很容易,但要真正占领它,却需要更多的智慧。"这句话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军事智慧?为什么连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在下令进攻莫斯科时,都不敢轻易下达"夷平城市"的命令?

一、巷战的战术特点

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第62集团军指挥官丘可夫将军正在分析一份来自前线的战报。报告显示,在马马耶夫岗地区,苏军一个排的兵力借助废墟和建筑物,竟然阻挡住德军一个营的进攻长达3天之久。这份战报揭示了巷战最基本的特征:在城市地形中,传统的兵力优势往往会被削弱。

巷战,这种发生在城市建筑群中的作战方式,与传统野战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就充分利用了城市建筑的特点,将每一栋建筑都变成了独立的堡垒。他们在建筑物内部打通墙壁,在不同楼层之间设置机枪火力点,使得德军即便占领了一栋建筑的某个部分,也无法完全控制整座建筑。

1944年,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在法国卡昂城的巷战中发现,城市战场的复杂性远超预期。狭窄的街道限制了装甲部队的机动,高大的建筑物阻碍了无线电通讯,密集的地下设施为防守方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一位参与战斗的英军军官在战后回忆录中写道:"在城市中作战,就像在一个三维迷宫中穿行,每一个拐角都可能藏着敌人,每一扇窗户都可能是火力点。"

从战术角度来看,巷战中攻防双方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以1945年的柏林战役为例,进攻方苏军虽然拥有优势兵力,但在进入城区后,不得不将大型部队分割成若干个小规模战斗群。每个战斗群负责清理一个街区,这种作战方式虽然看似效率低下,但却是不得不为之的选择。因为在城市环境中,大规模部队集中行动不仅容易暴露,而且难以及时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

而对于防守方而言,城市建筑群提供了天然的防御工事。在1945年的马尼拉战役中,日军就充分利用了城市建筑的优势。他们在建筑物内设置交叉火力区,在街道上布设地雷和路障,甚至利用下水道系统进行机动。这些战术使得美军在进攻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在城市战中,天气和时间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远比野战更为显著。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当气温降至零下20度时,城市中的积雪和冰冻会使得街道变得更加危险,建筑物的阴影会延长,这些都会影响士兵的视野和判断。而在夜间作战时,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会进一步增加,即便是最精锐的部队也难以保持有效的指挥控制。

另外,巷战中的情报获取也具有特殊性。在1944年布达佩斯战役中,苏军发现传统的空中侦察在城市战中效果有限,因为建筑物的遮蔽使得很多重要目标无法被发现。这迫使他们不得不依靠地面侦察小组,逐街逐巷地收集情报。

二、直接炸平的战术弊端

1943年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战役中,盟军指挥官克拉克将军面临一个重要的战术抉择。德军在撤退前,在城市中布设了大量爆破装置,并在关键建筑物中设置了多重陷阱。一位美军工兵连长建议,可以用轰炸机对整个城区进行地毯式轰炸,以消除潜在威胁。然而,克拉克否决了这一提议。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在随后的战斗中,盟军发现德军在城市地下设施中储存了大量军需物资,这些物资后来为盟军的进攻行动提供了重要补给。

在战术层面,直接炸平建筑存在多个致命弊端。1944年布达佩斯战役期间,苏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一次作战经历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时,苏军炮兵对城市东部的一处德军据点进行了密集轰炸,将一片建筑区夷为平地。然而,这些倒塌的建筑废墟反而为德军提供了更好的防御阵地。破碎的混凝土块形成了天然的掩体,杂乱的钢筋网阻碍了坦克和步兵的前进,最终苏军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突破这片区域。

军事史上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案例。1945年,在菲律宾马尼拉战役中,美军第37步兵师遭遇了类似的困境。他们对帕赛市的一处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将多座建筑物摧毁。然而,建筑物倒塌后形成的瓦砾堆成为了日军的理想掩护,美军的坦克无法穿越这些障碍,步兵也难以判断敌人的具体位置。这次经历让美军指挥官认识到,在城市战中,保持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完整反而更有利于进攻作战。

直接炸平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弊端是会破坏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第6集团军就因为过度使用重型火力而陷入困境。大规模轰炸破坏了城市的供水系统和下水道网络,导致积水和污水横流,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机动性,还引发了传染病的蔓延。此外,电力系统的损毁使得夜间作战变得更加困难,通信线路的中断则严重影响了指挥效率。

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德军采取了系统性摧毁城市的策略,这种做法的后果也证明了直接炸平建筑的战术弊端。大规模的破坏行动不仅消耗了大量军事资源,还导致城市交通网络瘫痪,德军自身的补给线也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建筑物的残骸堆积形成了复杂的地形,反而为波兰地下军提供了有利的游击战环境。

在实际作战中,建筑物的存在还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1945年柏林战役中,苏军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就充分利用了完整建筑物的优势。他们将高层建筑作为观察哨,利用建筑物的走廊和楼梯井建立补给线,甚至利用地下室设置临时指挥所。相比之下,那些被炸毁的建筑区域反而成为了作战中的"死角",增加了部队推进的难度。

此外,保持建筑物的完整性对于后续的占领统治也具有重要意义。1944年巴黎解放战斗中,盟军刻意避免对城市建筑进行大规模破坏。这一决定不仅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还为战后迅速恢复城市功能奠定了基础。相反,在被大规模摧毁的城市中,军事占领力量往往面临更大的治安维护压力,这一点在二战后的柏林重建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三、军事资源的合理利用

1944年12月,在布达佩斯战役中,苏军第2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面对一份详细的作战报告。报告显示,在城市东部地区的战斗中,一个步兵师使用大量炮弹轰炸建筑群的做法,不仅消耗了过多弹药,还造成了补给线的严重压力。这份报告引发了苏军高层对城市战中军事资源使用效率的深入思考。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作战的成败。1945年菲律宾马尼拉战役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美军第37步兵师在进攻马尼拉市中心时,采取了"精准打击"的策略。他们没有对整个区域进行无差别轰炸,而是利用侦察情报,对日军的重要据点进行定点清除。这种做法不仅节省了大量弹药,还避免了不必要的建筑损毁。

弹药消耗的控制是军事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1943年,在那不勒斯战役期间,盟军第5集团军的后勤统计数据显示,在城市地区进行地毯式轰炸,一个步兵师每天的弹药消耗量是在开阔地带作战时的3至4倍。这种巨大的消耗不仅给补给系统带来压力,还影响了其他战区的弹药分配。相比之下,采用逐栋清剿的战术,虽然推进速度较慢,但弹药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运输资源的调配同样至关重要。1945年柏林战役中,苏军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经验表明,在城市战中,小型运输车辆比大型卡车更为实用。因为狭窄的街道和建筑废墟限制了大型车辆的机动性,而灵活的小型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地形,保证前线部队的及时补给。

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也是一个关键因素。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第62集团军创造性地组建了专门的"突击组"。这些由6-8人组成的小规模作战单位,配备轻武器和手榴弹,专门负责清理建筑物。这种组织方式不仅提高了作战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人员损失。据统计,相比传统的大规模进攻,突击组作战方式的伤亡率降低了约40%。

医疗资源的配置也需要特别考虑。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波兰地下军的经验显示,在城市战中设立分散的小型医疗点比建立大型野战医院更为有效。这种分散配置不仅减少了伤员运送的距离,还降低了医疗设施被敌军火力摧毁的风险。

通信设备的使用效率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1945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战役中,苏军发现城市建筑物会严重干扰无线电通信。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增加了有线电话的使用比例,并在重要路口设立了通信中继站。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通信设备的投入,但保证了指挥系统的可靠性。

工程装备的使用也需要精心规划。1945年,在柏林战役最后阶段,苏军发现推土机和工程车辆在清理街道障碍物时极为重要。但这些装备容易成为敌军火力打击的目标,因此必须有步兵和装甲部队的配合掩护。苏军制定了详细的工程装备使用规程,将它们编入战斗序列,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四、精确打击与建筑保护

1944年10月,在雅典解放战役中,英军第23装甲旅采用了一种创新的作战方法。德军在雅典卫城附近设置了多个火力点,传统做法是使用重炮轰击。然而,考虑到卫城的历史价值,英军特别组建了专门的狙击小组,通过精确射击来清除这些据点。这种方法不仅成功完成了军事目标,还完整保存了这座古希腊文明的重要遗址。

精确打击在城市战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943年的那不勒斯战役。盟军第5集团军在进攻过程中,首次使用了专门的建筑测绘小组。这些小组详细记录了城市重要建筑的结构特点,为炮兵提供精确的打击参数。在圣克莱尔教堂区的战斗中,盟军炮兵成功摧毁了教堂顶部的德军观察哨,而建筑本身仅受到极其有限的损害。

1945年的维也纳战役提供了另一个典型案例。苏军第3乌克兰方面军在进攻美泉宫时,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问题。德军在这座巴洛克建筑群中设置了多个防御工事。苏军采用了"逐点清除"的策略,由工程兵小组首先确定德军火力点的具体位置,然后使用轻型火炮进行定点射击。这种做法使得美泉宫的主体建筑得以保存。

战时建筑保护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1944年,在布达佩斯战役中,苏军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完整的建筑物可以为部队提供良好的掩护,还能作为观察和指挥据点。在布达城堡区的战斗中,苏军成功利用历史建筑的地下室网络构建了一个高效的补给系统。

精确打击技术在1945年的柏林战役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苏军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装备了专门的城市战狙击步枪,这种武器配备了特制瞄准镜,能够在建筑物内进行精确射击。在亚历山大广场的战斗中,苏军狙击手成功清除了多个德军机枪火力点,避免了对周边建筑的不必要破坏。

建筑保护还包括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1944年巴黎解放战役中,盟军特别注意保护城市的供水和供电系统。他们组建了专门的工程部队,负责在战斗中保护和修复这些设施。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后续的军事占领,还为战后城市重建节省了大量资源。

1945年,在奥地利林茨战役中出现了一个独特的案例。美军第3步兵师在进攻过程中发现,城市的许多新古典主义建筑采用了相似的结构设计。基于这一发现,他们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精确打击方案,针对建筑物的特定弱点进行打击,既能达到军事目的,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建筑整体。

城市建筑的保护还需要考虑战后影响。1944年布雷斯特战役中,苏军采用了"选择性摧毁"策略。他们优先保护那些具有重要功能的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和行政机构。这种做法极大地方便了战后城市的恢复工作。据统计,布雷斯特要塞区内约70%的重要公共建筑在战后得以保存和修复。

五、战后城市重建的战术考量

1945年4月,柏林战役结束后的第一周,苏军工程部队就开始了对库尔福特大街的清理工作。这条柏林最重要的商业街道在战斗中遭受了严重破坏。工程部队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那些在战斗中被有选择性摧毁的建筑,其废墟能够被更为高效地清理和分类。这种发现直接影响了后续城市战中的战术运用。

在华沙的重建过程中,1945年5月,波兰重建委员会对城市不同区域的战争损毁程度进行了详细统计。数据显示,那些经历过系统性巷战的区域,建筑物的受损程度往往比遭受无差别轰炸的区域更容易修复。例如,在旧城区,约40%的建筑构件得以保存并在重建中重复使用。

1945年夏季,维也纳市政当局在清理多瑙河沿岸战区时,记录了一个重要现象。在战斗中采用点射和精确打击的区域,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多数得以保存。这些建筑虽然外表受损,但基础构架完整,大大降低了重建的难度和成本。维也纳市政厅的修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由于战时苏军采用了精确打击战术,建筑的主体框架基本完整,仅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修复。

布达佩斯的战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参考。1945年秋,匈牙利重建委员会在多瑙河沿岸进行建筑评估时发现,那些在战斗中被用作临时掩体的建筑,其加固措施反而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结构强度。这些战时的防御工事,如砌砖墙和混凝土加固,在战后成为建筑物的永久性加固部分。

1946年初,汉堡港口区的重建工作展现了战术选择对重建效率的影响。英军在战时为了保持港口功能,主要针对码头的特定部位进行打击,而不是全面摧毁。这种战术考虑使得战后港口设施的修复工作得以快速推进。到1946年3月,汉堡港已恢复了40%的货运能力。

鹿特丹的重建过程体现了预先规划的重要性。1945年底,荷兰重建部门在清理市中心废墟时发现,那些在战斗中被系统性清除的建筑区域,其地下管网和基础设施受损程度相对较轻。这种情况大大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恢复速度。

1946年的基辅重建工作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经验。在赫雷沙蒂克大街的重建过程中,工程人员发现,战时苏军使用的巷战战术,虽然推进速度较慢,但建筑物的损毁多集中在可替换部件上,如窗户、门和内部隔断,而主体结构则保存完好。这种情况显著降低了重建的技术难度。

考虑战后重建因素的战术运用在1944年的布雷斯特要塞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苏军在进攻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城市的供水系统和地下管网。这种考虑使得战后布雷斯特的基础设施恢复工作进展顺利,到1945年底,城市的供水系统已恢复了80%的运力。

战时对建筑结构的专业评估也为战后重建提供了重要参考。在1945年的德累斯顿战后评估中,建筑专家发现,那些在战斗中被用作临时指挥所的建筑物,由于增加了额外的支撑结构,反而在轰炸中表现出更强的抗损能力。这些战时加固措施后来被纳入战后重建的标准规范中。

1 阅读:54
评论列表
  • 2024-11-24 13:17

    小日本当年也想一亿玉碎,也想搞巷战。谁知道8月6日,8月7日空前的死亡之花在广岛长崎盛开,武士道精神上的“原子弹”毕竟敌不过现实中的原子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