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河阴)
北魏孝昌元年,公元525年,是北魏孝明帝元诩在位。
当时,有个叫做河阴县的地方。
这个地方,在今天的河南中西部,都城洛阳相望,远眺巍峨嵩山,九曲黄河奔腾,与淮河相聚。
这里,交通便利,人文充沛,水文发达,在北魏的时候,商业活动非常频繁,河阴县里甚至还有专门供商人交易的市场。
有这么一天,市场里来了个商人,背着重重一袋子黄金,在市场上买了两匹马。
这人买东西,很阔气,不讲价,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把这袋金子往地下一放,牵着马一转眼可就不见了。
朋友们,您可看明白了,这人买马,他用的是一袋金子,金子在里边装着,而且用麻袋,在外边您可瞧不见是金子,只是摸起来很硬,拎起来很沉,叮叮当当的还有响声。
这人把这一袋金子放下,牵着马走了之后,卖马的老板是越寻思越不是滋味,于是他解开麻袋一看,嚯,哪儿有半块金子?这一麻袋里边全是沙石瓦砾。
上当了,妥妥的是上当了,空手让人家套了白狼了!
拿唐朝来说,一匹马的价格,大概是二十两银子左右,单是马就是这个价格,如果马身边正好配备有马鞍马具马蹄铁,那怎么着也得奔四十两银子去。
一匹马四十两,两匹马就八十两,纹银八十两,古代一个普通农家辛苦耕耘三五年可能也就赚这么点钱。
所以说,卖马的这位仁兄,他是赔大发了。
(买马)
卖马的老板不敢耽搁,知道自己上当之后,立刻就去河阴县衙报官了。
当时的河阴县令,是一个叫做高谦之的人。
高谦之,字道让,原籍河北,祖上蒙荫,他爷爷高潜是北魏的驸马都尉,就是专门在皇帝出行的时候给皇帝开车的,相当于是专职司机,他父亲高崇是洛阳令,相当于是都城洛阳的执行市长,主管京师方方面面的工作。
高谦之出身官宦之家,但却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反而自小勤学苦读,涉猎经史子集,他人也聪明,打小就喜欢背诗写文章,所以才名也算是远播十里八乡,就算不靠门荫入仕,朝廷闻听他的名气,也会给他官做。
所以,高谦之长大后入仕北魏,先后做过奉车都尉和廷尉丞。
奉车都尉这个职务,属于是皇帝内侍,负责在皇帝办公和休息的寝殿附近保护皇帝的安全,比如西汉时期的权臣霍光同志,他年轻的时候就做过汉武帝的奉车都尉。
廷尉丞,这个官职是从西晋年间才有的,是正五品京官,主要负刑狱诉讼和法律相关的工作。
高谦之做官的时候,就已经是魏明帝正光年间,他这个人在朝廷里行的很正,官风不错,性格上还有点小倔强。
正光年间的时候,北魏所面临的敌人,不仅仅是南朝的南梁,还有身后的柔然。
这个柔然,它是在蒙古草原上崛起的,它们是东胡鲜卑人的后裔,我们常听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中的花木兰,她当兵打的就是柔然人。
(柔然骑兵)
北魏能不能,要不要打南朝两说,问题是如果北魏要对南朝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那么就必须要提防身后的柔然人,不能让他们把家给偷了。
那么你说北魏直接把柔然灭了不就得了么?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则很难办到。
此时的北魏王朝已经全面完成了汉化改革,和南朝梁的国力时有高低,但大差不差,而柔然人虽然勇猛,但他们仍然处在部落制汗国的阶段,有军队战斗力,但生产力低下,如果北魏举国之兵征讨柔然,不一定就拿不下来。
但是问题是,你要打南梁,柔然有可能偷你家,那么你打柔然,梁武帝萧衍能眼睁睁看着而不采取任何行动么?
所以,在北魏正光年间,朝廷对柔然一般参与安抚政策,正光初年的时候还曾经派出大臣元孚出使柔然,进行慰问,结果元孚刚到柔然,就被柔然当时的首领阿那瓌扣押了,当然只是扣押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给放回来了。
元孚回来之后,很多朝廷大臣认为去也去了,不过是被扣留了一段时间,反正现在也回来了,任务也完成了,这一段旅程也算是惊心动魄,况且元孚这一趟出去也是不卑不亢,听说被扣押的时候阿那瓌对他更是礼遇有加,相当尊敬,这就挺好么不是,所以都认为他没有什么罪过,只有高谦之参了元孚一本。
其实吧,这个元孚还真不是什么坏人,为官几任还颇有善政,高谦之不满的也许不是元孚,而是北魏的朝政。
(元孚)
也许在高谦之看来,元孚有没有罪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元孚不是普通大臣,而是北魏的宗室大臣,孝明帝叫元诩,皇帝姓元,元孚也姓元,翻皇家族谱看的话,元孚还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的曾孙,而这帮大臣们则因为元孚是皇帝的亲戚,因此群有袒护,这实在不是什么好嘴脸,颇有点不敢得罪权贵而趋炎附势的意味。
不过您还别说,高谦之这一本奏疏上去之后,朝廷还真就听从了高谦之的意见,真就把元孚给处罚了一顿,不过元孚处罚是处罚了,高谦之也因为这事儿在朝廷里树立了不少的敌人,不久就被调离京师,安排到河阴县去做了县令。
刚到河阴县,那个上当受骗的卖马老板就来告状了。
其实这件事儿,不太好处理,因为什么呢,因为河阴这个地方,他商业很繁荣,人口又稠密,你想要擒贼,不是很容易。
但是高谦之认为,这个骗马的小贼,很好找,因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县一级的人员流动,是需要路引的,这小贼牵着两匹马,太招摇,他很难跑出河阴。
所谓路引,就相当于是古代的通行证。
比如你是河阴县人,那么你就只能在河阴这一片活动,你想要离开河阴,你直接奔着城门去,那不成,肯定会被守城的士卒给拦下来。
你要出门,你必须先到衙门去开具路引。
(路引)
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什么职业,去什么地方,走什么路线,几天回来都必须在官府交待清楚,官府认为没有问题,给你开了路引,你才能走动,而且还只能是按照路引上写好的规划和时间来活动。
我们现在经常想说穿越到古代去,利用自己在现代学习到的知识到古代去闹一闹,电视剧中的穿越桥段总是天马行空,穿越过去的现代人看古代人就好像看原始人,现代人在古代社会中的生活更是如鱼得水之类的。
但其实不然,如果你真的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很有可能立刻就被路人举报,或者被捕快逮捕,因为你属于外来人员,当地也没人见过你,你这个时候就要出具提前拟定好的路引,如果掏不出来,很有可能就要拉你到衙门去蹲班房,三天五天之后就流放三千里了。
小贼没有路引,他做贼心虚,赃物在手,他也办不出来路引,既然如此,他就更加走不出河阴县。
无法销赃,他就只能一直躲着,人一直处在这种精神状态下,那他就是紧张的,紧绷的。
所以,高谦之干脆来了这么一招,他从官府里找了个囚犯,把他带上刑具,送到市场里公之于众,并且让捕快们高调宣布,说这个人,就是前两天用一麻袋瓦砾骗走两匹良马的人,现在已经被官府捉住了,公开带枷,以儆效尤。
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高谦之立刻让三班衙役全部出动,围绕市场周围在暗中进行观察打探,果然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在那嘀咕,说这下好了,有人替我顶包,我终于不用再担心了。
衙役一看这人不正常,听这话这意思,这人就有可能是真正的小贼,于是立刻把他捉了遣送衙门,高谦之亲自审问,这人果然是供认不讳,之后老老实实的把骗走的两匹马交了出来。
谲盗之术与擿奸同,彼亦用谲以擿之也。
小贼没想到,他用欺骗的手段来欺骗别人,别人也会用欺骗的手段来欺骗他自己。
(高谦之)
高谦之在河阴县颇有政绩,而且他风采不减,就算是做县令,也一直针砭时弊,不断上疏议论朝政,时不时还参别人一本,他老是这么做,那就难免得罪人,所以之后和朝廷里一个叫做李神轨的大臣就有了宿怨。
孝明帝元诩时,北魏太后是胡氏,也就是北魏历史上著名宣武灵皇后,擅权独断,甚至就连孝明帝元诩后来都(有可能)是她派人毒死的。
李神轨是胡太后的亲信,所以得罪李神轨之后,高谦之不久后就被胡太后下诏赐死了。
高谦之枉死,是在公元527年,而在一年后,因为宣武灵太后的种种作为,北魏就爆发了河阴之变,北魏由此走向了分裂和衰败。
这个河阴,和高谦之为县令时的治所河阴是否是一个地方,作者尚未考证,但高谦之的一生,似乎可以成为北魏王朝治乱兴衰的一个小小缩影。
北魏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无疑是孝文帝元宏,他少年垂拱,南下迁都,革俗汉化,平定叛乱又南下亲政,亲手缔造了北魏王朝的全盛时代,皇帝生前更是发下过仰光七庙,俯济苍生的宏愿。
但是孝文帝不能想象到,他死后不过二十八年,河阴之变如尖刀一般剜穿了整个帝国,三十五年之后,王朝竟然就以一种沉默无息的姿态崩塌。
于高谦之来说,他的人生短暂,于北魏来说,王朝的命运漫长,但却是漫长的转瞬即逝。
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王朝终究会成为它正在成为的王朝,它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来自于它对命运的诘问。
孝明帝时早把柔然打扒了
元宏的改革是北魏衰败的根源
书上不会记载,作者穿越过去记录的?
为什么拓跋的子孙改姓元了
小编你的智商也是挺有趣的,抗一麻袋金子,这到了战场也是李元霸级别,何至于骗马呢
继续忽悠[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