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兄弟和羞辱过他的大嫂的?

丰丰谈历史 2023-10-27 07:16:01

我们都知道,刘邦登基之后,把父亲刘太公尊为太上皇。

不过,刘邦不是刘太公的长子,而是第三个儿子。他当皇帝的时候,除了大哥去世之外,二哥和幼弟都尚在人世。

而大哥虽然去世了,大哥那曾羞辱过刘邦的妻子,也还在世。

那么,刘邦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和嫂子的呢?他的兄弟,在他打天下的过程中,又起到过什么作用?

01、大哥刘伯及嫂子

刘邦的大哥,叫做刘伯。但是我们都知道,“伯”在古汉语里,是老大的意思。

结合刘邦的出身,这个称呼,其实不是什么正式名字,而是刘老大的意思。那时候的普通人,大约是没有正式名字的。

早年的刘邦,在沛县游手好闲,交了一帮狐朋狗友,而他自己又没有什么钱。

于是,刘邦经常带着朋友们到大哥刘伯家蹭饭吃。刘伯也相当照顾刘邦,每次都把刘邦这些朋友招待得好好的。

可是,刘伯早早去世之后,刘伯的妻子,也就是刘邦的大嫂当家,形势就不一样了。

大嫂很看不上刘邦的做派,一次,刘邦又带人来蹭饭,大嫂就冷着一张脸,在厨房里用勺子不停地刮着锅底。

刘邦的朋友在外面听到这声音,以为是没有饭了,便不欢而散。

朋友们走后,刘邦进入厨房,见锅里还有不少饭,只是大嫂不肯让他们白吃白喝罢了。

这被刘邦视为羞辱。刘邦由此记恨上了大嫂,并且一恨,就恨到了他当皇帝之后。

刘邦当上汉王的时候,追封早逝的刘伯为武哀侯。

等到刘邦正式当上皇帝,把兄弟和亲戚们都封了个遍,却唯独没有封为刘伯的儿子爵位。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看不下去了,问刘邦:你为什么唯独不封你大哥的儿子呢?

刘邦回答: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

意思是,他不是把大侄子给忘了,而是侄子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大嫂,实在不是忠厚长者。

刘邦这是把当年对大嫂的怨恨,迁怒到了侄子身上。

不过,侄子毕竟是大哥的亲儿子,而且父亲也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最后,刘邦还是把刘伯的儿子封为了“羹颉侯”。

羹颉,指的就是当年大嫂用勺子刮锅底之事。刘邦以这两个字为侄子的侯名,其报复的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其他的亲兄弟,都是被封为王的。唯有刘伯这个大哥,依然保持着武哀侯这个追封。

直到刘邦去世之后,吕后掌权,才终于把刘伯按照皇帝亲哥的身份追封为武哀王。

这多半是刘邦把对大嫂的怨恨,也迁怒到了早逝的大哥身上。

不过,对于这位得罪过自己的大嫂本身,刘邦除了在给她儿子封侯的时候膈应了她一把之外,并没有苛待她。

刘邦把大嫂封为了“阴安侯”。

这也是历史上较早的女子封侯记录,由于最早的几个女人封侯记录,都发生在刘邦年间,有人根据时间推断,历史上第一个被封侯的女人,应该就是刘邦的大嫂。

阴安侯相当长寿,至少活到了汉文帝年间。汉文帝刘恒被群臣请进长安登基的时候,群臣劝进书里就说,他们与阴安侯商议,请刘恒继皇帝位。

这一方面是因为,阴安侯是刘邦的大嫂,是当时宗室里辈分最高、地位最特殊的了,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在宗室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可见,刘邦虽然心眼子小,记恨大嫂多年,但是除了用一个名号膈应了一下大嫂之外,总体来说,对大嫂还是挺照顾的。

02、二哥刘喜

刘邦的二哥刘喜,又叫做刘仲。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从刘邦曾经叫做刘季、当上皇帝之后才改名刘邦来看,刘喜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刘邦登基之后,给二哥改的。

在沛县的时候,刘喜是兄弟们中最勤劳能干、置办家产最多的。刘太公经常以刘喜为榜样,批评刘邦不务正业。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还在宴席上当众和刘太公提起这件事,问刘太公:现在我和二哥谁置办的产业更多呢?让刘太公尴尬不已。

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并没有刘喜从军的记载。他应该是留在后方,负责照顾刘太公等人。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把刘喜封为代王,封地代国在现在的河北、山西一代。

代国紧邻匈奴,经常要抵御匈奴的攻打,是汉朝的北方边境重地。

刘邦把二哥封在这里,应该是想让最信任的人为他守边。

然而,他这个二哥,着实是没有什么军事才能,很快就捅了个大篓子。

公元前200年,匈奴攻打代国。

刘喜当然没有什么调兵遣将、坚守城池的本事。他见势不妙,就私自离开了前线,逃到了洛阳躲避。

这要是换做普通将领,多半是死罪。

但刘喜毕竟是刘邦的亲哥哥,刘邦舍不得真杀了他,最后只是把他贬为了合阳侯。

刘喜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于6年后郁郁而终。

虽然刘喜打仗不成,还临阵脱逃,他却有两个出色的儿子。

公元前195年,刘喜的长子刘濞跟随刘邦讨伐英布,立下战功。刘邦因此将他封为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城。

这一年的刘濞,才21岁。41年后,正是他发动了七国之乱。

刘喜的次子刘广,也因军功被封为德侯。可惜刘广英年早逝,历史上没有多少他的记载。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刘喜的表现让刘邦失望,但刘邦对刘喜的儿子,还是用心培养了的,一有机会,就给他们封王封侯。

刘邦可以说很对得起这位二哥了。

03、四弟刘交

刘邦的大哥、二哥以及刘邦本人,一开始的名字叫做刘伯、刘仲和刘季,摆明了是按照排行来的。

可是刘邦的四弟,一开始就叫做刘交,和3个哥哥的名字风格都不一样。

因此很多人推测,他和3个哥哥,是异母的兄弟。

这也算一个流传广泛的误解了。实际上,《史记·楚元王世家》的第一句话就是: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

刘交也是刘邦的兄弟们当中,最有才能的。他年少时就拜在大儒浮丘伯门下读书,是兄弟4人中唯一有爱读书的记录的。

后来刘邦起兵,刘交又是兄弟当中唯一一个跟在刘邦身边的,一直跟着刘邦转战四方,是刘邦的得力助手。

刘邦登基之后,把刘交封为楚王。他的封地楚国共有三郡三十六县,位于华东平原,沃野千里。这是汉初最富庶、最广阔的诸侯国之一。

从刘交的经历和待遇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是兄弟中和刘邦关系最好的。

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刘伯和刘喜,是刘太公原配所生,而刘邦和刘交,才是同母兄弟。

刘交当上楚王之后,就不再参与战事,而专注于文化。他少时在大儒浮丘伯门下读书的经历,就派上了用场。

他把读书时的同学穆生、白生和申公,都请到了自己的楚国做中大夫。

昔日的老师浮丘伯在长安游历,刘交便让自己的次子刘郢客亲赴长安,向浮丘伯学习。

刘交本人,也在封国里专心研究诗经和先秦典籍。他为诗经做注的《元王诗》影响颇大,可惜已经失传。

在刘交的影响下,当时的楚国,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息都极浓。

可以说,刘交是兄弟4人里,除了刘邦之外,成就最大的一个了。

不过,刘交晚年,不问政事。吕后掌权,他冷眼旁观,吕后也从来没有找他的麻烦。

后来宗室和功臣诛灭吕氏,史书上也没有他参与的记载。

或许,这也是刘交作为一个立过功的诸侯王,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吧。

他当了23年楚王,得以善终。在史书的记载里,这23年来,他不找是非,是非也不找他。

04、姐姐昭哀后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还有一个姐姐。至于她是不是刘邦唯一的姐姐或妹妹,我们不得而知。

刘邦的这位姐姐,在史书上留下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刘邦登基之后,把她封为宣夫人。但是史书没有明确说明,这是生前的尊号还是死后的追封。

吕后掌权之后,在陈平的建议之下,把宣夫人追谥为了昭哀后。这个时候的她,已经确定不在人世了。

除此之外,史书上就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了。我们也无从探究,她拥有怎样的一生。

05、写在最后

从刘邦登基后对待兄弟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刘邦是个有点小心眼的人。

年轻的时候,大嫂因为一锅饭得罪过他,他居然可以记到登基之后,并以“羹颉侯”的方式嘲讽大嫂和侄子。

刘太公曾以二哥刘喜为榜样教育他,希望他不要太不务正业,他也记到了登基之后,在酒宴上当中让父亲和哥哥难堪。

唯有对一直跟在他身边,陪着他打仗、陪着他出生入死的幼弟刘交,刘邦没有任何的记仇记载。

不过,刘交封王之后,专心在封地研究诗经和先秦典籍,这算是一种自保之道,应该也是不敢再在刘邦和吕后面前露锋芒了。

然而,虽说刘邦的心眼有点小,但是他还是没有苛待兄弟和嫂子。

光就给大嫂封侯这一点,就非常不容易了。历史上能封侯的女人,就没有多少个。

二哥虽然不给力,但是刘邦也在尽量给二哥的儿子立功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刘邦的小心眼,也只是停留在口头的嘲讽上。

总的来说,他对待兄弟和嫂子,还是相当不错的。

你觉得是不是呢?

1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