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逛国博,查缺补漏——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欣赏

美丽潮熙街 2024-12-03 04:26:00

国家博物馆,每次来逛,都有新惊喜。

………………………………

青铜卣 商

青铜卣

粘有织痕的青铜觚 商

青铜觚

青铜鼎 商

出土于郑州杜岭,类似的杜岭方鼎在河南博物院见过,那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青铜鼎

青铜瓿 商

青铜瓿

“禹”青铜鼎 西周

内壁铸铭文207字,铭文所载是研究西周王朝与南淮夷、东夷之间的关系以及西周军制的重要史料。

青铜鼎

“长思”青铜鼎 西周

青铜鼎

青铜盏 春秋 楚

青铜盏

铜手钳 战国 秦

挺惊人惊奇的一件文物,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和今天人们使用的钳子,看起来完全没有区别,如果不是摆在博物馆里,如果不是有文字介绍,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哪位师傅遗落的工具。

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钳子呢?

铜手钳

错金青铜鉌 战国 韩

饮酒器,大约出现于春秋,通行于战国时期。

青铜鉌

“襄安君” 青铜扁壶 战国 燕

青铜扁壶

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 战国 巴

造型及制作都很精美,巴人的金属工艺也很高超。

错金银犀牛青铜带钩

人首方柱形青铜器 战国 百越

该器形状特殊,出土时是4件,可能是百越人用来固定棺木的立柱上的部件。

人首方柱形青铜器

青铜胄 战国

青铜胄

长角鹿形青铜饰件、卧鹿形青铜饰件 战国

这应该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文物。

青铜饰件

双联青铜剑鞘 西周-战国

内蒙古出土,造型很奇特,之前从没见过这样的剑鞘。

双联青铜剑鞘

漆耳杯 战国 曾

造型时尚漂亮,这是战国漆器中流行的饮食器。

漆耳杯

朱绘黑漆凭几 战国

日用家居,当时人们席地而坐,人可以靠在凭几上休息。从考古发现来看,凭几很可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

这是不是最早的凭几?

朱绘黑漆凭几

错银青铜弩机 战国

弩机组件好像也不常见到。

青铜弩机

错金嵌松石银钮青铜帶钩 战国

鎏金嵌松石玛瑙青铜带钩 战国

错金嵌松石银钮青铜帶钩,鎏金嵌松石玛瑙青铜带钩

龙凤纹玉佩 西汉

玉佩

透雕玉佩 西汉

玉佩

青铜鍑 西汉

游牧时野炊之用。

青铜鍑

鹿形青铜饰 西汉

双羊形青铜饰 东汉

青铜饰

陶船 东汉

广州出土,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船舵形象资料。

之前来国博没见过他。

东汉时,广州一带造船技术就很高了,看似不起眼,却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陶船

石田塘 东汉

四川峨眉山出土。反映汉代农业及水利灌溉的情况。

石田塘

绿釉陶楼 东汉

陪葬明器。

绿釉陶楼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 东汉

新疆民丰尼雅出土,纹理花色依旧清晰漂亮。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袜

银釦长方形漆盒 东汉

妇女梳妆用品。汉代是漆器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高级漆器制品,常常镶嵌金银铜等金属,显得富丽华美,被称为釦器。

银釦长方形漆盒

银釦椭圆形、圆形漆盒 东汉

银釦漆盒

银釦圆形、马蹄形漆盒 东汉

银釦漆盒

“永初六年”钢刀 东汉

“永初六年”钢刀

银壶 公元3世纪

三国魏晋时期吧。出土于卢水胡首领墓葬。

银壶

陶男俑 三国 蜀

之前在国博见过三国蜀的女俑。

陶男俑

笼冠陶俑 隋

汉代的将军们常常身穿鱼鳞甲,头戴武弁大冠上阵,直至东汉晚期,全副甲胄的武士像渐多,武弁大冠开始退出实战领城。与此同时,武弁大冠由本来结扎很紧的网巾狀的弁,演变成了一个笼状硬壳嵌在帻上,称之为“笼冠”。

笼冠陶俑

骑马女陶俑 隋

塑造很生动逼真。当时的女子还可以骑马出行。

骑马女陶俑

蓝釉陶驴 唐

之前没见过。

蓝釉陶驴

三彩釉陶方柜 唐

唐三彩中很少见这种器物。

三彩釉陶方柜

鎏金铜尺 唐

鎏金铜尺

鎏金莲瓣银茶托 唐

鎏金莲瓣银茶托

鹿纹银碗 唐

造型纹饰有中亚粟特风格。

鹿纹银碗

环柄银杯 唐

造型纹饰有中亚粟特风格。

环柄银杯

联珠鸟纹锦 唐

新疆吐鲁番出土

联珠鸟纹锦

三彩釉陶胡俑 唐

真实再现当时丝绸之路的盛况。

三彩釉陶胡俑

陶磨、碾、碓和井栏 唐

陶磨、碾、碓和井栏

“神卫左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五都记”青铜印、“拱圣下七都虞候朱记” 青铜印 北宋

青铜印

纸币 北宋

这应该是最早的纸币吧。

北宋纸币

菱花形漆奁 南宋

菱花形漆奁

花瓣形漆盒、葵瓣漆碗 宋

花瓣形漆盒、葵瓣漆碗

木雕观音像 宋

观音像

蹴鞠纹青铜镜、傀儡戏青铜镜 宋

青铜镜

八思巴文漆碗 元

八思巴文漆碗

针灸铜人 明

针灸铜人

大明律 明

大明律

大明会典 明

大明会典

明刻本《三国演义》

清刻本《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

明清刻本三国演义金瓶梅

“木答里山卫指择使司”铜印 明

“木答里山卫指择使司”铜印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 明

长沙见过这种铜牌,好像是鞍山博物馆收藏的。

此铜牌为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士兵在夜间巡逻时佩戴的令牌。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

“皇城校尉”铜牌 明

此铜牌为洪武年间南京皇城校尉出入皇城的凭证。“皇城校尉”与明代的厂卫制度密切相关,是明代政治的见证物之一。

“皇城校尉”铜牌

“九宫长随”牙牌 明

此牙牌为“长随”(二等宦官)出入宫禁的通行牌,可悬挂于腰间,以备查验。

“九宫长随”牙牌

阿拉伯文带座铜炉 明

铜炉

镂空绣球熏香铜炉 明

镂空绣球熏香铜炉

江千里制黑漆嵌螺钿执壶 明

此执壶黑漆锡胎,壶底嵌有“千里”二字,是明末著名镶嵌漆艺工匠江千里的作品。

江千里制黑漆嵌螺钿执壶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明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明

此长方形漆盒利用 “剔红”工艺制作而成,是明代官廷漆器的代表作。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钞版 明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钞版

“金花银”银锭 明

“金花银” 是明代中后期折收税粮的银两,原意是指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又名折粮银、折色银或

京库折银。此银锭是万历十六年福建建宁府上交给户部的 “金花银”。

历朝赋税以征收实物为主,明初也不例外。从正统元年起,明政府规定江南田赋折银征收,地方政府每年将收齐的散碎银两铸成银锭,上交户部。银锭上刻有地方名称、税别、重量、内耗及有关官员和银匠姓名等内容,称 “金花银”。稅粮折银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方面的一个重大进步,不仅减少了农民运送税粮的痛苦,而且直接推动了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金花银”银锭

皇史宬“金匮” 明清

金匮是明清两朝极具特色的皇家档案特制装具,专门用于盛放皇帝实录、圣训。

金匮存放于皇史宬正殿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高超的皇家工艺水平。金匮内为楠木材质并饰以万寿藤花黄绫,外裹鎏金铜皮并錾刻云龙纹图案。清朝工部在制作金匮时,确实要使用一定数量的黃金,主要用八成色金作为制造金既的原料。称为“金匮” 是名副其实的。

皇史宬“金匮”

钢剑 明

钢剑

“大政殿宝” 玉印 清

“大政殿宝” 玉印

“皇帝之宝”玉玺 清

乾隆钦定二十五宝之一。

“皇帝之宝”玉玺

“皇帝之宝”玉玺

皇太极调兵信牌 清

皇太极调兵信牌

八旗各旗佐领图记 清

八旗佐领为八旗组织的基层官吏。

八旗各旗佐领图记

班禅、达赖金印 清

班禅、达赖金印

五世达赖铜鎏金像 清

五世达赖名阿旺罗桑嘉措,顺治九年应请率侍从3000人到达北京,与顺治帝在南苑相会,居住在专为他修建的黄寺。次年在返回途中接到顺治帝颁给他的金册、金印,被正式封为“达赖喇嘛”。

五世达赖铜鎏金像

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 清

乾隆五十八年,马嘎尔尼率领英国使团来华时呈送给乾隆帝的礼物之一。

青玉嵌花把皮鞘腰刀

满文“天聪通宝” 、“天命通宝”铜钱 清

满文“天聪通宝” 、“天命通宝”铜钱

雕孔雀端砚 清

雕孔雀端砚

《芥子园画传》 清

沈心友编撰,王概兄弟绘图,沈心友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女婿,芥子园是李渔别墅的名宇。

《芥子园画传》

“闹天宫”苏州桃花坞印板 清

“闹天宫”苏州桃花坞印板

圆明园铺首 清

圆明园铺首

秦桧铁跪像 清

秦桧铁跪像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海外来电稿本 民国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海外来电稿本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