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建功立业,明代文人写的边塞诗

凝萨 2024-11-07 04:51:36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李梦阳的作品,名为《秋望》。不要觉得李梦阳是文人,就误以为这是一首伤春悲秋的抒情诗。实际上,这是一首边塞诗,虽有萧瑟景象,但也有大丈夫的豪情壮志。李梦阳曾经去西北边塞犒军,亲历战场,让他在创作中有了很多感慨。

据考证,《秋望》写于弘治年间,鞑靼人频繁骚扰西北边境。弘治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他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登基之后颇有一番作为,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不过他在对外作战方面显得有些软弱。面对鞑靼人的威胁,他并没有采取大规模对战,而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调解。

当时,鞑靼人向明朝进贡,明朝与鞑靼人进行互市。鞑靼人通过互市获得了大量铁器,气焰越发嚣张。由于皇帝在军事上的消极态度,导致明军在与鞑靼人的对战中产生了惧怕情绪。李梦阳作为朝廷官员,对此深感忧虑。恰好他隶属于户部,有机会亲临边境。当他到了边境后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加重了心中的忧虑。

诗中写道,黄河水环绕大同府西北部的长城流过,长城阻挡了鞑靼人的进犯。河上刮过一阵秋风,空中飞过几行大雁。一幅苍凉旷远的边境景色展现在眼前。戍边的士兵列队出战,他们越过护城河追逐敌人。将军弯弓射箭,箭矢落入敌军。作为一个文官,李梦阳没有感到害怕,而是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尽描写。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偏向于主战,希望朝廷在军事上更加强大。

黄河中有很多运粮船驶过,水流湍急、水雾弥散,水面上好像有黄色烟尘飞扬。运粮官、押送粮草的士兵们,源源不断地把粮草送到前线。夜晚到来,明月在空,战场上空无一人,显得无比悲凉。听说自古以来西北地区人才辈出,涌现了很多有勇有谋的名臣。唐代郭子仪在朔方当过节度使,平定了安史之乱。大明需要像郭子仪那样的人才,谁能成长为大明郭子仪彻底解决鞑靼人的进犯啊。

明朝建立之初,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哪怕经过靖难之役,在守护边境时也没有失去军人血性。在土木堡之役后,明朝的军事实力受损,导致在军事上采取了以守为主的态度。难怪李梦阳人在边境,大声疾呼天将郭子仪。明朝的军事实力真的可以保国安民吗?李梦阳憋在心里的话,没敢说出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