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房地产迎来20年一遇的机会

蓝白侃楼市 2023-10-30 12:09:02

大家好,我是蓝白。

最近都在讨论《经济观察报》的那篇报道,事关保障房的“14号文”,已经下达到了各地,提出了保障房的建设和筹集、保障对象和标准、配售和管理、支持政策多方面的原则,具体执行办法,还是由各地城市制定。

这篇报道,被《经济观察报》起了一个非常厉害、吸睛、有深意的名字:《中国将推动新一轮“房改”》。

事实上,这是两个月之前的消息,被媒体获悉了更多内容发了出来。

其中不少细节,实际上已经在9月4号在北京开的保障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到了,不是标题上的什么“突发”、“重磅”。

有心人可以发现,今年无论是“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还是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楼市的很多政策,都是在为“保障房”这一个主线服务。

今天这一期,想从供需关系的角度跟大家讨论,为什么保障房事关重大?怎么去建?目前所知的细节有哪些?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会是什么样的?

先聊为什么要把建保障房冠之以“房改”这么大的名头?

报道里披露了“14号文”提出的两大目标:

1,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

2,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

发现了没?这两句话、两大目标,都有一个关键词:“商品住房”。

建保障房的第一个目标,是为了让那些买不起商品房的低收入者,都有房子住。

第二个目标,也是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句话:让商品房回归商品属性。

什么是商品属性?

在经济学里,商品有两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衣服是用来穿的,手机是用来打电话上网的,房子是用来住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要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必须要“交换”,只有交换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回到商品房这三个字,既然房子也是一种商品,那天然是可以用来交易的,待售的新房是商品,挂出来卖的二手房也是商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不能对房子进行过多的“交易限制”。

可过去这些年,房子恰恰是所有商品里限制最狠的。

因为我们的住房供应,几乎全都是经过土拍、预售、施工、竣工的商品期房。

想住更好的房子,比如核心地段的、一梯两户的、人车分流的、星级物业的、滨河滨湖的,就需要花更多的钱,背更高的负债。

供给这一端,只有商品房可以提供,而需求这一端,是数亿的农村人口进城。

结果可以想见,那必然是地价和房价螺旋上升,城市建的越来越漂亮,居民部门的杠杆越来越高。

地方为了控房价,只能不断的祭出限购、限价、限售、限贷等等限制“需求端”的政策。

可这么多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城市越是限制,商品房就越稀缺,地价房价反而涨的更凶。

正因为住房供应的渠道太单一,千方百计的限制,越限越离谱,商品房丢失了正常交易的商品属性,反而凝聚了太多投机击鼓传花的金融属性,这才陷入到了“房价-杠杆-调控”的怪圈。

2023年,就是打破怪圈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现在的时机最合适?

1,购房者对期房的信任大大降低,中国人的买房信仰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炒房情结消失,金融属性消退。

2,新房销售、二手房成交、土拍都在下滑,倒逼除京沪深外的几乎所有城市都取消了四限政策。

也就是说,商品房不那么招人稀罕了,没人炒了,买了就是为了住的,放开限制也不会大涨了。

既然再也掀不起大风浪,那么,是时候让它变成真正的商品了。

让市场的归市场,还不够。

为什么?

投机需求确实是没了,农村人口进城速度确实变慢了,存量的15年以上房龄的房子确实越来越多,没电梯高密度老房子的库存是极其惊人的。

但新房的供应,也在变少,可以看看这两年断崖式的土拍。

只要大城市还不断的虹吸低能级城市,只要一个城市还有不想住老房子,想置换改善房的需求,如果我们的供应还是以单一的商品房为主,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去售楼部转一圈,房子涨是涨不动了,但还是买不起。

生出来就是商品房这一条腿走路,再壮它还是一条腿,残了只能坐轮椅。

趁着这条腿骨折了刚好住院,把另外一条腿,也就是保障房,别管是钢的铁的塑料的,是时候给接上了。

这就要聊到第二部分,保障房该怎么建的问题。

1,哪些地方会建?

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

按七普,城区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共35个。

2,保障谁?

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引进人才群体。

在各地抢人大战的背景下,这可能就意味着,你想在一个城市住上保障房,就得先落户。

应该会很便宜,提到了“保本微利出售”,覆盖划拨土地和建安成本就行。

极其严格的封闭管理,不准转成商品房,长期闲置、辞职、想转让的,由城市政府回购,不准流入商品房市场。

这个封闭管理,非常重要。

过去的经适房和限价商品房,老是爆出来“开宝马住经适房”,“富人排队抢限价房”之类的事。

原因就是把保障房这样兜底民生的房子、把低于市场价的新商品房上市流通,产生寻租空间,投机的人闻着味就来了。

封闭管理,是房地产“双轨制”的基础。

3,最重要的,地从哪里来?

土地出让方式没有任何悬念,就像以前的经适房和回迁房一样,一定是划拨而不是出让。

划拨土地,就意味着土地成本非常低,只需要支付安置补偿成本,不用交土地出让金,这就从源头决定了房子不会太贵。

土地从哪来呢?

都市村庄的土地是个大头,这也是今年极力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重要原因。

平安证券测算,21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合计人口数量2.9亿,城中村改造面积可能会达到13.4亿平,总投资额可能达到8.2万亿元。

比如昨天广州的消息,探索给拆迁户房票安置政策,提出到2035年的目标,城中村要改造155平方公里,要知道天河越秀海珠加起来才200多平方公里,如果真能实现的话,这个改造面积是相当大的。

大城市的城中村寸土寸金,天然就是做保障房的好料子。

还有很重要的几个渠道:已批未建土地、房企破产处置的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包括闲置低效工业、商业这些非住宅用地变更土地用途。

这就意味着,像皮带阿碧阿创们大量爆掉的民营房企,留下来的巨量土储和待售在建房,还有各地产业新城大量闲置无用的工业商业用地,有了新去处。

上面我们聊到了一个词,叫住房“双轨制”。

改善的大平层大洋房有钱人随便买,兜底的小两房小三居不准投机买卖,

所有人的解读也都是一样的,商品的归商品,保障的归保障,眼瞅着好像新加坡模式马上就能实现了似的。

但蓝白想说一点,这事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把方法、蓝图、规划、路线捋一遍,现在是有了纲领性的指导方向,下面得看不同城市,京沪这样的一线怎么搞?苏州杭州成都南京,和中部的武汉郑州合肥,他们又怎么搞?

城市不一样,人口不一样,产业不一样,财力不一样,在各城市细则没有出,没有大规模动工之前,画出来的饼能吃进嘴多少很难笃定。

所以我们看不管是14号文,广州的城中村改造,都强调了“探索”这两个字。

初期主要还是超大特大城市参与。

土地征拆和盖房子的钱,需要政策性工具贷款、地方财政、社会资金、房票一起“筹集”。

优先的,很可能是本地户籍困难家庭,机关事业单位和高级人才。

原来的保障房分两类,一类是配租房,比如公租房和保租房,一直是封闭无法交易的,但原来的配售房,也就是很多城市都有的“共有产权房”,是可以满足一定条件上市交易的,这就需要“老房老办法、新房新办法”。

这些问题,都很棘手。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二次房改迈出了打破怪圈至关重要的一步。

有天时,2023年投机炒房信仰的幻灭。

有地利,城中村改造和大量闲置土地的再利用。

有人和,从顶层设计,到各个城市争夺劳动力人口的强烈冲动。

这可能是房地产行业20年一遇的大机会,也是消除00后、10后们“住房焦虑”的里程碑事件。

以前我没得选,以后我想做个不背房贷的人。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