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和齐国都在吸纳人才,为何秦国成功,而齐国失败了?

惊心探索古今 2024-05-08 06:19:41

战国时期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学术思想后来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让华夏后人受益数千年。由于人才鼎盛的原因,战国各国都纷纷的吸纳别国的人才,以提高自身在国家中的竞争力。在这之中做得最好的当属秦国和齐国,秦国主持变法的商鞅是来自卫国,齐国更是修建了稷下学宫以吸引人才,成为当时的典范。于是其他战国诸侯国的人才们纷纷投效,使两国逐渐成为战国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然而最终的竞争结果是,秦国打败了包括齐国在内的东方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

那么问题来了,秦国和齐国都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吸纳各国人才,为何秦国走向了成功,而齐国却被秦国所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两国吸纳人才的方式和对人才的应用开始。战国时最早积极吸纳人才的并不是秦齐两国,而是魏国,因此魏国在战国初期有过短暂的辉煌,它们的魏武卒也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精兵的典范。但是因为后来魏文侯的嫉贤妒能,导致以吴起为代表的外国人才改投别国,使得魏国的辉煌没有持续。虽然魏武侯的儿子魏惠王也积极吸纳人才,但因为刚愎自用,所以人才并没留下,魏国从此走向下坡路。

但因为魏国的成功让其他国家看到了希望,所以战国的其它国家也纷纷开始吸纳人才。商鞅投奔秦孝公,就是从他在魏惠文王处不被重用后发生的事。由于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破除了秦国固有的制度,秦国的国力开始腾飞。商鞅变法的内容很多,在人才方面主要是削弱官吏和贵族的特权,杜绝私人走后门,采用新的人才选官制度。这样的制度吸纳了大量的诸侯国人才,后来在秦国发迹的张仪、范雎 、吕不韦等人都不是秦国人。而楚国人更是通过秦楚联姻的途径进入秦国朝廷,一度成为秦国朝廷内的霸主。

与秦朝进行改革的同一时期,齐国也在改革并吸引人才,其中稷下学宫便是齐国人才聚集之所。稷下学宫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高等学府。它建设于战国时齐桓公田午执政时期,这位齐桓公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首姜小白,而是田氏代姜氏后继承的齐国。田午是战国齐国的第三位君主,因为田氏是篡夺姜氏而统治齐国,所以需要一系列政绩以稳定民心。当时田午是刺杀了自己的哥哥田剡、侄子田喜篡位,所以对于改革的需求非常迫切。他建立稷下学宫吸纳人才,就是为了稳定自己在齐国的统治。

稷下学宫修建在齐国国都临淄稷门之外,所以取名为稷下学宫。学宫建成后,田午各种宣传,招纳了各国的人才过来讲学,并授予一定的学官职位。稷下学宫吸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全部学派,包括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有孟子、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接子、季真、环渊、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仲连、驺奭、荀子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门下培养了大量的儒家和法家的人才。

可以说从人才吸纳和培养方面对比,齐国比秦国做得好,其他诸侯国更是远远不如。稷下学宫鼎盛之时,凡是到过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对于这些学者人才,当时齐国国君采取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但最终的效果却远不如秦国,齐国也在战争中被秦国所兼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其原因还是要从两国的人才使用和选官制度上的巨大差别。在战国之前,各诸侯国的选官是在贵族中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有贵族才能参与国家大事,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当官的权力的。在春秋五霸中,大多数名臣都是来自于各国的贵族,只有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蹇叔等人来自于乡野。这还是因为秦国在春秋时期为偏僻,受到东方各国的排挤,本国贵族中人才不足,才会接受乡野之人为官。因为绝大多数官员都来自于贵族阶层,也就出现了阶层固化,人才使用上就有了被曹刿论战形容的“肉食者鄙”现象。

上层贵族在施政中脱离了下层平民百姓,不知道国家实际情况和运转模式,想当然的进行治国,甚至是结党营私,谋取私利,也就让国家越来越衰弱。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人才制度,通过选拔更优秀的官吏来治理国家,减少贵族阶层对政治的垄断,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长期使用贵族选官制度,贵族垄断了教育资源,所以民间的人才非常有限,所以诸侯国的国君就将目光投向了他国。在别的诸侯国中,不受重视的贵族子弟或者下等贵族,他们的能力也许能够为自己所用,提高国家的实力。

将外国的人才引入,必然遭到本国贵族的反对,于是改革选官制度是必经的过程。商鞅改革了秦国的选官制度,削弱了本地贵族在官吏选拔中的优势地位,让本地人才和外国人才同场竞争。这样外国人才大量的进入秦国朝廷,给秦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楚国人甚至靠着秦宣太后芈八子的势力垄断了秦国政治。但这么做也有个问题,这些外国人才中有不少间谍奸细,会对国家造成破坏。所以如何正确使用和防范这些外国人才,成为历代秦王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史书来看,秦国这方面做得很好,最终成功的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与秦国相反,做得最差的就是齐国,其他诸侯国做得也比秦国差。比如说魏国,因为魏武侯的嫉贤妒能,魏惠王的刚愎自用,大量的魏国人才流失到秦国,成为秦国人才库中仅次于楚国的人才来源。而楚国则是因为各种猜忌外国人才,造成了不少的政变发生,使得以吴起为代表的外国人才在政变中被杀,于是很多外国人才便不再投向楚国。齐国虽然留住了大量的人才,并且在稷下学宫进行了培养和发展,但这些人才并不能为齐国所用。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齐国的国家制度造成了对外国人才大量的排斥。

在各国的人才吸纳方面,战国四公子便是其中的代表,齐国的孟尝君便是战国四公子之首。战国四公子的出现,其实就是各国人才战略的衍生。各国的贵族吸纳外归人才,并将其推荐给本国国君,这是各国都通行的一条路。孟尝君门下养士数千人,一度压过了其他三位公子,就连远在秦国的秦昭襄王也很羡慕。这几千人才给孟尝君当门客,也不知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是想要通过孟尝君的推荐进入齐国朝廷。这些人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稷下学宫,他们不满足于在稷下学宫当个学官,而是想在朝廷中一展身手。

稷下学宫人才济济,里面高手如云,而且被齐国国君给予了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们没有直接插手齐国政治的权力。他们最多就是给齐国国君当个参谋或者顾问,出一些主意,并不能对齐国政务进行深度接触。由于这样程度的使用,实际上稷下学宫的人才存在大量的闲置和浪费,甚至出现了坐而空谈的现象。他们提出的建议在朝廷中受到齐国贵族的排斥,使得很多措施不能实行和落地,也就无法对齐国造成有益的影响。因此他们想通过孟尝君的路子进入齐国朝廷,达到和秦国的外籍官吏一样的政治待遇,完成治理齐国的目标。

但由于孟尝君在东方六国的声望太高,又主张合纵攻秦,所以被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湣王猜忌。齐湣王在战国时期向来以刚愎自用和好大喜功著称,是有名的昏君,所以对于孟尝君的正确意见反而不愿接纳。于是很多在齐国的人才并不能得到正确的使用,稷下学宫反而成了战国时的公共人才培养基地。从稷下学宫出来的人才在齐国不得志,反而受到其他国家的重用。于是与秦国并称的齐国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惠及了其他的诸侯国。长此以来,造成了齐国大量人才流失,稷下学宫做了多年的无用功。

后来由于齐湣王的好大喜功,挑起了齐秦争霸的格局,被各国群起而攻之。于是在燕国名将乐毅的带领下,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齐国就此一蹶不振。虽然后来田单恢复了齐国,但稷下学宫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人才辈出的景象不再。而齐国贵族却不吸取这样的历史教训,将稷下学宫仅有的学术成果束之高阁,使得齐国的人才而无人才可用,最终走向了衰弱和灭亡。这样的教训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比比皆是,值得后人好生的吸取学习,否则重蹈覆辙会酿成极大的灾难。

从秦国和齐国的例子来看,人才战略对国家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对如何引进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和防范人才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对于外来的人才既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也有去芜存精,去齐糟粕,取其精华。既不能全盘否定,猜忌排挤,也不能不加甄别的满盘接受。

这对于国家的兴亡有这极大的意义,所以对于人才战略是重中之重的考量。从历史教训来看,人才战略还是要基于本国国情和本国人民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秦国如果不能从秦宣太后等楚国人的统治中走出来,就不会有统一天下的秦国。如果齐国人能善用稷下学宫的人才,也不至于国破家亡。

2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