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变得越来越叛逆不听话了。
小的时候,虽然也有惹人生气,对着干的时候,但总体来说还是听话的。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我眼睛一瞪,真的发火,他就赶紧服软,乖乖照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上了初中后,那种叛逆的劲头就出来了。
我说东,他非要往西,不管我让干什么,都要气势汹汹的跟我抬杠。初中学习紧张,儿子本来成绩就平平,我希
望他能多用心,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可他倒好,一点都不自律,明明学习是他的事儿,反而需要我上心去催。放学回家,只要我不喊他去写作业,肯定是在玩手机,不会主动去写。即便我提醒了,他嘴上答应,但行动依然故我。直到我发火了,朝他吼,才会不情不愿的放下手机。但学习时还是一副消极的状态,我再说,他就急眼,说
我成天唠叨,打扰他学习了。我也不想像个祥林嫂一样,盯着他,各种催促提醒,可我不出声,他就天天给我摆烂!这样的生活过久了,我感觉自己都要焦虑了,心太累。
好不容易到了放假,不用天天催作业了,我以为自己能稍微松口气。可儿子却更不听话了,完全不服从管教。每天都躲在房间里,看手机,打游戏,我一不让玩,他就发脾气。我说没收手机,他就把房门反锁起来,不管我怎么敲门,他都不出来。我真不知道怎么发泄情绪才解恨,站在他门前破口大骂:你真的是无可救药!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玩意,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儿子就隔着房门跟我对吼:
那说明你就这个基因,你自己都这样,凭什么管我!
气的我站在门口眼泪哗哗流。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要被气死了。白天上班,都不能跟同事聊孩子,提起他我就
难受。一想到每次对我那种态度,那个不服管的劲儿,我就觉得特别伤心,疲惫。为什么长大了,却这么不听话呢?顶嘴,叛逆,知错不改,根本管不住。再这样下去,没等他青春期结束,我就要被活活气死了!
02为了不让自己气出点好歹来,我开始看书学习,青春期教育的专家视频......随着了解的育儿知识点越多,我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才能真正有效的解决问题。尤其在了解了心理学概念“霍桑效应”后,更是豁然开朗。1924年,美国一家叫霍桑的工厂,生产状况不理想。心理专家介入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改善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照明等因素,来提高工人生产效率,都没什
么效果。但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们专门找员工谈话,耐心倾听工人的各种意见和不满。结果,霍桑工厂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这就是心理学上,神奇的“霍桑效应”——当人们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注时,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后,会刻意地去改变语言或行为,以此来验证外界给自己的评价和期待。
这就是一种“看见的力量”,通过沟通去关注他人,从而改变对方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他人的关注会激发一个人更好的表现,它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对认可和关注的渴望。这种关注,其实是青春期孩子缺少的。在家长的眼里,他们到了应该懂事的年龄,又不用承担成年人的压力。所以,就应该听父母的话,应该懂事,知道什么重要,就应该把学习这件事做好。但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承担着很多无法言说的压力:竞争压力,学习压
力,同伴社交压力,比较的压力,升学的压力......当外界的不理解和内心的自我否定交杂在一起时,他们就会情绪消极,或焦虑抑郁,或对抗逆反。智慧的父母,应该做好孩子无条件的关注者,引导孩子释放压力和情绪。让
孩子在被关注、被认可、被理解的支持中,获取成长的动力,发自内心的想要变好。具体可以从下面3个方面来做,方法真的蛮简单,但确实很有用!
031、关注孩子,焦点放在孩子的付出与努力,满足孩子的内在自尊感很多家长可能觉得,自己一直在“关注”孩子,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但这种关注,往往更像是一种操心和监督——盯着孩子,要求干这个,不能干那个......这种关注,会让孩子感觉更像一种控制,孩子年龄越大,越产生逆反心理。真正的关注,应该是能引起孩子良好感受的。比如关注他失败后的尝试,关注他的努力,关注他付出的行动。这样的关注能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进而唤醒内在的自尊感和满足感。我发现,当我把关注的角度,从成绩和不好的行为,转
移到儿子的闪光点时,儿子有了变化。他更愿意去强化自己的良好习惯,主动约束自己。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愿意去做出好的表现。满足了内在的自尊感,孩子才会愿意自我控制。
2、对孩子及时表达认可,才是真正关注孩子,才能唤醒孩子的内心动力作为中国式教育成长下的家长,我们总觉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尤其看到孩子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就翘尾巴时,更担心孩子自满,退步,喜欢言语打压。但这样一盆盆凉水泼下去,不仅会破坏亲子感情,认为家长只会扫兴。也容易打击孩子的内心,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认可。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听从父母的打压而主动改变呢?只有主
动、毫不吝啬的认可和肯定,才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关注,才会让孩子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去进步。你想要让孩子变成什么样,你的鼓励就要往那引导。他不爱学习,写完作业,可以及时夸奖:这么快就把作业写完啦?我儿子就是高效,快去休息一会儿!听到你的认可,他的行动力下次又会提升一点。他喜欢跟你对着干,可以找个角度夸
奖:儿子,妈妈觉得你像现在这样主动争取,有理有据真好,愿意说出内心的想法,以后沟通也不会差。下一
次,他就会审视自己的言辞,而不会无理对抗。我发现,真诚的认可,比批评、责骂要有效太多。当我不吝啬对
儿子的夸奖和认可时,他的状态变得更好了。虽然他在掩饰,但轻松的表情还是告诉我,他很开心。他的心态和行动也更加积极,引发一系列好的转变。
3、学会做一个不评判孩子想法的倾听者,帮孩子化解烦恼,释放心理负担,轻装前行儿子以前是很愿意跟我说话的,内心很依赖妈妈。但他说的那些内容,总让我觉得消极逃避,给自己找借口。比如学校的哪项安排很不合理,某科老师冤枉他了,很讨厌,因为某个同学的干扰导致自己今天没考好,等等。听了他的抱怨,我总是喜欢打断并输出道理:
学校怎么安排跟你有什么关系,大家都一样。你上学是为自己,又不是为哪个老师。考试考不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找借口,你就是不努力!
慢慢的,儿子就不跟我吐槽了。我说的话,他不愿意听;我要求他改变的行为,他充满抗拒。现实中大部分家长都跟我一样,在面对孩子时,总有控制不住的“说教欲”。尤其对于我们看来不正确、不应该的言行,恨不得通
过唠叨,让孩子马上改变。但孩子所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从知到行的过程和空间。想让孩子积极、主动的进行反思,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家长应该做的,是耐心聆听和接纳陪伴。不随意评判,不居高临下的纠
正,让孩子在安全的氛围里,愿意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满。这样,在生活和学习上积累的压力,会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掉,内心轻盈,他们才能没有负担的向前走。
儿子有一天,回家后摔了书包,还抱怨说:“我讨厌英语老师,这门课你看我会不会再写作业!”我没说话,只是把洗好的水果拿给他。儿子又发泄:“妈,你说她讲理吗?上课我明明没说话,是别的同学说话,她就误以为是我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了我一顿!”我也不说话,就笑着静静听,儿子嘟嘟囔囔的吐槽。半个小时后,他平静了。第二天,照常写英语作业,昨天的狠话早就抛到脑后了。如果放在以前,在他说第一句不写作业时,我
就会粗暴的打断他,用道理教育批评他。后果可想而知,是充满愤怒的对抗。但现在,我改变了教育方式,去听孩子的内心,接纳他的情绪,孩子会感受到尊重,相信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孩子,会卸下情绪负担,
一身轻松的去努力。短短一个多月,儿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好像有了一个“勤奋、自律”的人设,发自内心的朝着找个方向改变。写作业不用催了,对学习也更上心了,还是会看手机,但自己知道管理,不会浪费时间了。
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身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要急着指责孩子。而是用学习的态度,反思教育理念,给孩子需要的关爱与关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给孩子需要的成长指引。父母要充分地给孩子信任感,把孩子当成“大人”去看待,给予他们处事与成长的空间。而孩子,也会呈现出你希望的改变。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