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两种认识「真实世界」的体系

宇程 2024-03-04 18:37:00

不要用西方的概念硬套「中国传统文化」,即使硬套上去了,只会让「中国传统文化」越看越奇怪。

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自信,更是「人类文明进程」向前发展的必需。

「哲学」这个概念,是从「西方哲学」那个概念,硬套到「中国传统文化」头上的。

「哲学」这个概念一旦套到「中国传统文化」头上以后,又会用「西方哲学」特有的规范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于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哲学」面前就矮了好几个头,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

我们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分别从人的「认识模式」与「文字特点」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本就不是「哲学」的概念。

根本不能用来自「西方哲学」的「哲学」概念来硬套「中国传统文化」。

即使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合适的「概念」来定义「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用「哲学」这个概念来硬套。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认识「真实世界」的体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文字」本身的特性,再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的不同。

从「西方哲学」的载体来看,只有「拼音文字」才能承载「西方哲学」。

「西方哲学」,特别是从亚里士多德这里开始的「西方哲学」,就是以「逻辑学」为基础的,抛开「逻辑学」根本就不是「西方哲学」。

而构成「逻辑学」的基础就是「文字」。

而且这种「文字」一定是语义准确、清晰的「拼音文字」,以及与「拼音文字」相对应的「叙述结构」严谨的「语法」。

没有语义准确、清晰的「拼音文字」,以及「叙述结构」严谨的「语法」,是不可能支撑起「逻辑学」的。

而这两个特点,在中国古代的「文字」中,是完全不存在的。

中国古代的「文字」,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是根据「源头甲骨文」的「以象赋义」原则,发展与演变而来的「象义文字」。

「象义文字」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会义文字」。

「象义文字」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象多义」、「多象一义」的现象。

这种现象放到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语义模糊」,读者在读「象义文字」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对字义进行「领会」。

至于能否领会到作者「以象赋义」的本义,那就要看读者的水平和缘分了。

我们再从「语法」的角度来看,中国古文是没有「语法」的。

即使是古人学习古文,也是没有「语法」可以学习的,所以,对于「古文的学习」,即使在古代,也只能是大量「背诵古文」。

等到在背诵中,感受到了「古文中的语感、语义」以后,也就知道如何写「古文」一样的文章了。

所以,我们从「文字」、「语法」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不可能出现「西方哲学」那样的「哲学」。

从轩辕黄帝开始,一直到清末,「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都是在「心智系统转换」的基础上,用「感知能力」对世界以及自身进行「感知」的结果。

换言之,中国五千年以来的精英阶层对事物的认识,是不依赖「语言思辨」的,而是依靠「内在视觉」对事物「现象」进行直接地认识。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上面说的这个「现象」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现象」,是在「意识」中能够显现出来,却独立于「意识」的存在,类似于王阳明的「心中之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高于「西方哲学」的认识「真实」的方式。

要真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肯定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源头甲骨文」(黄帝密文)的认识。

《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就是用「源头甲骨文」字义写成。

我们对此《老子》古本的破译内容,已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