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村九荒只剩八宅,七老六幼五德四纲,竟成三教二门,一片荒凉!

特友谈文化 2024-06-27 07:01:59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昔日农村,生机勃勃,田间繁忙,炊烟袅袅。

今朝“十村九荒只剩八宅”人烟稀少,村落萧条。七老六幼留守,传统美德渐失,竟成三教二门,规章不再。村中现状一言难尽,令人痛心。

何以至此?吾辈当思也。

——【正文】——

我生于斯,长于斯,石桥村乃是我魂牵梦萦之地。忆昔年,村庄内外,田间地头,皆是勤劳农夫,辛勤耕作,收获喜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石桥村亦已沧海桑田,变迁之大,令人感慨万千。

若要以一句话概述当下的农村现状,莫过于“十村九荒只剩八宅,七老六幼五德四纲,竟成三教二门,一言难尽!”此话虽简,却道尽了今日农村之困境,令人扼腕叹息。

昔日石桥村,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春种秋收,生活虽不富裕,但亦安稳。

村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清晨,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田间地头,农夫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那时,村里有5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大片的田地,辛勤劳作,换来了丰收的喜悦。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石桥村的景象早已不复从前,十个村子有九个已经荒废,原本肥沃的农田变成了荒草丛生的荒地。石桥村亦难逃此劫,昔日五十余户人家,今仅余二十来户,大半为空巢。

走在村道上,往日热闹景象不复存在,断墙残垣间,空屋冷清,令人不胜唏嘘。

十年前,村中尚有青壮年男女,今皆奔赴城市谋生,仅留老幼在村。家中宅基地虽在,然无人居住,颓败之感扑面而来。每逢年节,年轻人归家探亲,村中才稍显热闹,然节后又复归冷清。

村里的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屋顶漏水,墙体开裂,风雨侵蚀,居住条件堪忧。许多村民不得已搬至镇上居住,村中只剩几位年迈的老人守着空荡荡的房屋,往日的热闹早已成为记忆中的风景

村中现状,多为七老六幼之群,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孩子留守成常态。七十岁以上老人依旧劳作,虽身体已显衰老,仍需耕作维生。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教育不足,成长路上诸多艰难

去年冬天,村里突降大雪,许多房屋的屋顶被压塌。村民们只能自发组织起来,互相帮忙修缮。然而,由于年轻劳动力的缺乏,修缮工作进展缓慢,许多家庭不得不暂时搬到亲戚家居住。

村里的集市上,来来往往的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挑着自家种的蔬菜和土特产,试图换取一点收入。再比如,放学后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缺乏大人的照顾,玩耍时也显得无拘无束。

村里的“二门”——即村委会和宗族组织,如今也变得形同虚设。村委会的作用逐渐被镇政府取代,而宗族组织则因人口外流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而逐渐消失。

石桥村原本的村规民约也变得不再重要,大家更多依靠法律来解决纠纷。村中的老人们仍然记得那些旧时的规矩和习惯,但年轻一代早已不再关心这些,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石桥村的变化只是全国农村现状的一个缩影罢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流失,许多村庄面临荒废的命运。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农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等,但效果仍然有限。许多农村家庭依然面临着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境。村里的房屋大多年久失修,屋顶漏水,墙体开裂,风雨侵蚀,居住条件堪忧。田地荒废,杂草丛生,昔日良田变为荒野,无人耕种。老人们望着空旷的田野,心中充满无奈和失落。

——【结尾】——

石桥村昔年繁荣,田间繁忙,今十村九荒,田地荒芜,宅院寥落。青年外出谋生,村中仅余老幼,七老六幼成常态。房屋破败,居住艰难,医务简陋,医疗匮乏。老人独居艰辛,留守儿童困境。村规渐废,传统文化失传。集市冷清,老人自力更生。村中现状,十村九荒八宅留,凄凉寂寥,令人叹息。未来虽充满希望,然现状堪忧,需共同努力,方能重振生机。

12 阅读: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