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出生于江州浔阳县一个显赫之家,家族世代官宦。他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勤奋学习,二十九岁时步入仕途。然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荆棘与挑战。陶渊明一生共五次担任官职,但每次入朝都是因生活困扰,最终的选择仍然是隐居。陶渊明的第一次官职是州祭酒,但他很快便因无法忍受官职而辞归。此后,他先后前往江陵的桓玄处担任幕宾、在镇军将军刘裕麾下担任参军,但每次都因不习惯官场的种种束缚而辞职。最后一次,他在刘敬宣的麾下任职,但仅八十多天便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职,从此彻底选择了隐居生活。
陶渊明选择隐居后,初时还算过得去,毕竟手头还有些积蓄。然而,好景不长,他回家的第三年就遇上了火灾,房子和家当全都化为灰烬。从40岁正式归隐开始,他的生活就越来越拮据。到了50岁,他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又穷又病,生活陷入了困境。陶渊明回乡种地,但不太会打理,地里杂草丛生。他最突出的爱好就是喝酒,几乎天天都要喝上几杯,下地干活的时候还带个酒壶。这种懒散、爱喝酒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导致了他晚年的贫困。陶渊明一生娶了三任妻子,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而,他的子女们却无一成器。他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放任自流,没有给孩子们定什么明确的目标,导致他的五个儿子都不爱读书,也没什么特别的才能。到了晚年,陶渊明写了一首《责子》诗,埋怨儿子们不成器,但这其实是他自己种下的苦果。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陷入了绝境。54岁那年,他写了一首《饮酒》诗,描述了他那时的贫困生活。到了61岁那年,因为闹饥荒,他甚至不得不出去讨饭度日。一个曾经的县令、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竟然沦落到要靠乞讨维生,这是何等的凄凉!63岁那年,陶渊明的身体已经极度衰弱,连外出乞讨的力气也失去了。他最终被活活饿死,临终前写了一封《与子俨等书》,表达了对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后悔之情。这封遗书仿佛是对自己一生选择的总结和反思。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向往自由,却又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的牵绊;他追求闲适,却又无法真正适应农村生活;他醉心诗酒,却又深陷于生活的窘境。这些矛盾构成了他复杂而又真实的人生。陶渊明的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选择折射出当时官场的腐败;他晚年的贫困生活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陶渊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也让我们思考了生活的真谛。他不是一个完美的隐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又软弱的普通人。他的选择带来了诗意,也带来了艰辛;他的生活有高尚的追求,也有难以摆脱的世俗烦恼。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追求理想时是不能完全脱离现实的。生活中的每个选择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固然获得了一时的自由,但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了长期的困境。陶渊明的一生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无奈,但他的诗作却流传千古,他的隐居生活也被后人广为传颂。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从来就不是诗歌中的模样,即便是被称为“隐居始祖”的陶渊明,他的现实生活也充满了艰辛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