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从“非核心课题”入手,撬动人心,开启学校变革?

蒲公英智库 2024-03-20 11:23:17

学校变革就像动一场“微创手术”,智慧的管理者只有找到小切口,从一些动人的、细微的、轻量的地方,甚至是周边一些“非核心课题”入手,才能卷入师生的共鸣和行动,找到杠杆,撬动人心,启动积极行为,顺利地推动变革。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如何洞察校园常态并找到这根“杠杆”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整理校史资料时我被一张照片感动了。那是一张小男孩的单人照,上面写着“一学年以上不缺课者”。80多年前,照相应该是很隆重的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学校给一年以上不缺课的孩子拍照?一所学校给谁拍照,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

于是,一个想法闪现了。我们决定打开百年历史,在新校园,在师生活动集中的区域,利用廊道墙壁,办一个敞开式的校史博物馆,将尘封的历史打开,激活。

新的校史博物馆既赓续了文化传统,也照亮了我们的视野,为建构学校价值体系提供了支撑。我们尝试以“一训三风”体现百年学府的厚重文化,将校风确定为“体貌谦恭,学养厚重,胸襟旷达、志趣高远”,并谱写在校歌中,激励学生成为“大气而不张扬,厚重却不逼人,谦和而不乏创新”的人。

随着梳理学校训育标准、高中教育目标的不断深入,我们又提炼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作为育人目标,将“对人生命的成全”确定为终极追求,设计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的毕业生形象。

刚做校长那会儿没有经验,于是请教一位研究管理学的朋友:“如果我只做一件事情,哪件事最重要呢?”他跟我说,讲故事。“讲我的故事,让它变成我们的故事。”

这话什么意思呢?一旦到了校长这个位置上,就不能再沉浸在原来的角色里了。比如有的校长喜欢推门听课,亲自上示范课,他是名师出身,喜欢做这个事情;有的是班主任出身,容易把自己当做一个大班主任;有的是搞行政出身,就习惯于经营关系、搞资源等......

其实,做了校长之后,就要放弃一些执念,把盘旋在脑子里的一些好的理念、好的做法讲出来,才可能让团队真正达成共识,进而“涌现”。怎么讲故事呢?首先是通过各种演讲。最早我选择在开学典礼上讲故事,我认为学生刚进来的时候很关键。刚做校长那会儿,我连续做了三年的开学演讲。更重要的是,还对全体教职工做了开学演讲,进行理念的传导。

当然,单纯跟老师讲教育理念也不够。所以我们又非常注重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我们应该是上海最早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学校,真正让“我的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这样大家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共识会越来越多。

做管理要懂得“先人后事”,人弄不明白,事情也无法干成。因此,先建感情再变革,就成为我进入新学校第一个月的核心工作。怎么建感情?从最容易改变的地方入手。

比如,小学教师一直吃外面配送的所谓营养餐,且不管是否营养,单是卫生就无法保证。恰好中学教师的自营餐厅建成,于是我推动两边总务人员拿出供餐方案,不仅全体教师的早、午餐全部由食堂提供,还逐步解决了孩子们的用餐问题。老师们吃上可口的饭菜,心情舒朗起来。又如,学校的办公设备简陋,复印试卷得跑好几层楼,挤到一个打印室里。于是,我们挤出一部分资金为每个学科配备了打印机。

可以轻松改变的地方其实很容易发现,有的需要调整流程,有的需要打破惯例,有的只需要换位思考。比如设立“金点子”奖,鼓励老师参与管理;工会发放的奖品要满足个性化需求;下放图书购买权;为学科划拨活动经费;取消每周一次的全校大会改成每周自由组织的沙龙;评选月度人物;建立工作流程,校务公开民主等。

我用了三个月与团队消除陌生,建立感情,并从老师的声音中寻找变革的依据。不奢望短期内统一思想,但可以聚焦当下最紧迫的任务,统一目标。最后,通过多次研讨,我们在首届教代会上明确提出学校面向未来六年的战略目标: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家门口的好学校。

以前,期初工作会我会花很长时间来做工作计划报告。台上讲得激情澎湃,下面却表情淡漠。所以,我把报告时间砍半,加入价值引领式的教师主题演讲。结果前半场热闹了,后半场仍然疲惫;于是又在后半场加入老师的即兴点评。最后,会议变成了围绕价值、目标、项目、策略而展开的“项目洽谈会”。

期末总结会和教师节表彰会也换了新颜。过去,面面俱到的总结很难唤起共鸣,表彰会冗长的颁奖形式也让老师缺少自豪感;现在,总结会变成了“成长趴+思想汇”,在红地毯上为老师们开颁奖趴并让所有学生见证,老师的新思想和新方法被学校隆重发布;表彰会成了分享会,还邀请获奖老师的爸爸妈妈或者公公婆婆来听课,或参加座谈会分享儿女的成长。

就这样,让每个人都感到有价值地“卷入”,成为我最喜欢的工作方法。

去新学校第一个月,我做了一件大事,提倡“把美化进妆里、把美融进身姿里、把美穿进衣里、把美写进字里、把美说进话里、把美照彻校园里。”我相信,具备审美素养的教师会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有色彩、有温度的世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

我带着老师们跟化妆师学习挑化妆品,化漂亮的青春妆,又和老师们一起设计工装。我们该穿什么样的衣服?翻开那些大师的照片,重温大师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看他们如何由内而外散发出那些深邃的教育思想。

我们设计出了旗袍,设计出了上课的、日常的常服,设计出了孩子们的服装。那些穿着工装淡淡行走在学校里的老师就如同白描一样,不需要语言表述,也绝不招摇,就可以让人反复品味。起于形色、表于外在,从容抵达从心所欲的为师境界。

教师天生就是对美有期待的人,美会轻易打动一个老师。老师非凡的气质,把“美”照在了校园里。继妆容和服饰革命之后,我们开始想象一所与吴冠中作品一般气质的学校,用砖瓦在大地之上画一幅水墨画,三个学府,一个村庄,一排供孩子们实验研究的公房……一所美的学校从此打开。

学生的学号和花名册该如何排序呢?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学校是按照入学成绩排学号的。这其实是给所有学生贴上标签,并公之于众。这也给排在后面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甚至是一生的阴影。

做校长后,我做的第一项改革就是,按照姓氏音序编定学号和花名册。这件事看起来小,其实影响很大,它确实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其实隐藏着教育哲学、学生观和管理观。

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提到美国四十几任总统姓名的首字母是A-K的比例,比首字母是L-Z的大得多;作者又调查了涉及政界、商界、科学界的名人,结论大体相当。文章认为,序号排在前面的学生可能受教师的关注更多,这叫“字母歧视”。

世界银行曾经委托卡拉·霍夫去研究印度的种姓与智力的关系。印度虽然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种姓歧视在不少地区仍相当严重。研究团队随机抽取若干名某一年龄段的各个种姓的青少年分成两组,两组的不同种姓的比例相当,其中一组做测试前要说出自己的种姓,另一组则直接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前一组高种姓与低种姓青少年之间的智力水平有显著差异,后一组则没有。心理暗示导致了自我矮化。所以,最合适的排序是什么,还要继续思考。

念大学期间,曾写过一篇论文《摇滚乐浪潮与现代青年人格》,就现代青年人格中叛逆、自由、独立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进行了剖析。到深圳做校长后,我第一时间加入了学生乐团,还在学校的音乐会上与学生一起合奏。

爱好艺术的人,内心会更丰富,对这个世界会有更多的感知。排练的那天,我对孩子们说:“你们放学后,没有浪费时间,沉浸在音乐的王国,忘掉外界的喧嚣,感受艺术的纯美,你们比他人收获更多。”

对于学生而言,在繁忙的功课之外有一个艺术爱好,有一个艺术社团,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聚在一起,在共同的爱好下互相交流、共享音乐之美,是成长过程中非常美好的体验,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每次学校大型活动,老师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拉近了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并非对立关系,只有陪伴,细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而校长应该成为一个点火者,让每一个火把都熊熊燃烧起来。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要把世界当作学生的全部教材。依照“生活即教育”的指引,我们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打开边界,融通未来”的办学理念。

新建校有八幢楼、五条路,谁来命名、谁来题字?这次我们毫不犹豫地把楼名的书写权交给了第一届小学一年级新生,路名的命名权交给了第一届初一新生。校园建筑亦如此,我提出了培养“有志、有力、有智、有趣的合格世界公民”,“有梦、有爱、有底、有福的学生良师益友”。这十六个“有”,由小学一年级的男生用富于童趣的笔触写出来镌刻在大楼上。

在我的办公室,三面墙上都挂着学生作品。一面墙是“为学生代言”,由五个年级的学生用五种字体书写;一面墙上是绘画作品“我眼中的马校长”,由九十九张小画像组成,画法稚嫩、拙朴,出自一二年级孩子之手;一面墙上是校歌《自由成长》的五线谱手写稿,由我作词,九名学生协作谱曲。三面墙看似凌乱无序,风格不一,却渗透了一种教育苦心:站学生立场,为学生代言。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的这些情感和能力得以发现和表达的校园一定是蓬勃的“森林”。

责编丨陶小玮

美编丨张天禹

执行主编丨张凯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