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部考中进士,让朝野为之哗然

桠沙看情感文案 2025-01-11 02:32:04

在古代,考中进士是无数文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其难度远超想象,常被形容为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之激烈丝毫不亚于现代高考。科举制度自隋唐兴起,至宋朝走向成熟。参加科考的第一步,应试者需通过严格的 “政审”,只有良民、富绅以及士族才有资格踏上这条路。

此后,要依次跨越县试、府试和院试层层关卡,成功过关者方能进入礼部会试,而最终的殿试更是决定命运的关键。考试内容极为繁杂,涵盖诗、赋、论、策、帖经、墨义等多个科目,要求考生不仅要拥有渊博的学识,还需对古今之事了如指掌,如此才有可能在众多考生中崭露头角。

在宋朝,文人地位尊崇,科举成为人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通道,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曾巩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曾易占官至太常博士,只是因性格刚直,仕途多有起伏。在这样的书香门第氛围中成长,曾巩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12 岁时,父亲曾易占让他尝试解答超纲的《六论》,曾巩迅速完成,令曾易占大为欣喜,认定他是家族的希望。此后,曾易占常常将曾巩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

1032年,曾易占调任泰州如皋县七品县令,并带着曾巩一同前往。为避免衙门杂事干扰曾巩学习,曾易占安排他,住在安静的中禅寺东厢房。曾巩整日专心在寺内苦读,每天写完文章后,他都会到住所旁的小池边清洗笔砚。久而久之,一池水被染成了墨黑色,这个小池子后来被称为“洗钵池”。

18 岁时,曾巩与哥哥曾晔首次前往都城汴梁参加科举考试,兄弟二人双双落榜。这一消息传回南丰后,有人作诗嘲讽:“三年一度举场开,落杀曾家二秀才。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晔因无法承受落榜的打击,一病不起,不久后离世。但曾巩心理素质更为坚韧,他并未被流言蜚语击垮,而是冷静分析落榜原因,发现是自己 “偏科” 所致 。

北宋科举制度沿用唐制,晚唐时期盛行骈文,注重辞藻华丽,北宋科考同样以诗赋科目成绩为主,看重文章的对仗、押韵和华丽程度,却忽视了文章的实质内容。这与曾巩擅长的文风截然不同,他习惯就时政发表个人见解,这使得他在科举中处于劣势 。

1039 年,20 岁的曾巩随父亲进京,进入太学深造。在这里,他不仅结交了范仲淹、王安石等志同道合的朋友,还遇到了自己的偶像 —— 欧阳修。曾巩一直仰慕欧阳修,渴望能成为他的门生。经过深思熟虑,曾巩决定自荐,他向欧阳修呈上《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并附上精心撰写的杂文和时务策。欧阳修被曾巩的才华打动,欣然收他为徒,称赞他是 “百鸟之中脱颖而出的鄂鸟” 。

在欧阳修的指导下,曾巩学识与文章水平不断提升,文风也从奔放、雄浑逐渐转变为含蓄内敛。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1042 年,23 岁的曾巩满怀信心地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再次落榜,这一结果出乎众人意料。欧阳修对此深感愤慨,认为科举制度埋没了众多人才,急需改革。面对失败,曾巩内心产生了自我怀疑,但欧阳修始终坚定地支持他,频繁写信鼓励他坚持不懈,专注于文学创作 。

1043年,范仲淹、欧阳修等人重返政坛,身居要职。这一年,范仲淹向宋仁宗提议,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完善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在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推动下,宋朝新政逐步实施。曾巩向欧阳修献言献策,并推荐了自己的亲友王安石。然而,新政策的实施,触及了某些权贵阶层的利益,范仲淹因此被贬职外放,欧阳修也受到了波及。

此后,曾巩经历了诸多挫折。他的父亲曾易占遭人诬陷,失去官职,曾巩作为家中长子,既要照顾双亲,还有四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九个妹妹需要照顾,再加上没有了父亲的俸禄,家里的生计一时也成了问题,他既要解决家里的生活问题,又要兼顾学业,压力巨大。1046 年,年仅27岁的曾巩因过度劳累病倒,错过了当年的进士考试。1047 年,曾易占在前往京城途中不幸病逝 。

在他35岁的时候,18岁的晁文柔不嫌弃他家穷,嫁给了他。婚后的她,主动操持家务,照顾婆婆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让曾巩一心一意读书。这时的曾巩,心无旁骛,发奋苦读,他不仅自己学习,还把自己的几个弟弟和亲戚好友,集积起来,给他们讲课,辅导他们学习。由于常年累月的超额劳动, 1062年,在和曾巩度过了8年的艰难岁月后,26岁的晁文柔撒手人寰。

1054 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城并获重用,负责编纂《唐书》。于是,1057年,曾巩带着家人北上应试,同行的有三个弟曾牟、曾布、曾阜及二个妹夫王无咎、王幾。此次科举考试,欧阳修将古文与策论列为重点,革新文风,主张摒弃当时盛行的文风,注重选拔关心时政、心系民众的人才。曾巩及其家族成员擅长的古文和策论在此次考试中占据优势,最终一家六口全部高中进士。曾巩的弟弟曾布,后来甚至更是官至丞相。

不过,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这一年,苏家的苏轼和苏辙也参加了科举。欧阳修在阅卷时,看到一篇超棒、有状元潜质的文章,他以为是曾巩写的,为了避嫌就把这张卷子刷下去了。结果发榜后才知道,这文章是苏轼写的。事后,欧阳修赶紧带着礼品去苏家道歉。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次科举,苏轼这颗文坛新星开始闪耀。

从曾巩一家的科举经历,可以深刻体会到古代考中进士的艰难。这不仅要求考生自身具备卓越的才华、坚韧的毅力,还需要有合适的机遇以及贵人的相助。同时,也反映出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评判标准的局限性、受考官个人喜好影响等 。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