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认人,识事,识物》的修订版)
色言于2021-10-1 10:35 原创首发
引言常言道:
“你听我把话说完”。
“我们都有专门研究客户需求的,你在旁边指手画脚”。
“我们没钱投入推广”。
“我想通过销售,快速挣到钱”。
各位行头,上面的话语是否经常会出现在和周边人的交流中?
左右铭(&)
另外,还有一些言论更为常见:
“中国历史没有夏朝,西方人不承认”。
“我们做事要讲“科学”的”。
这个事怎么说呢?古人云:言而有信。这个“信”字了得。以字形考。为“人言”。又常使读者想到是人言落在纸上,便于世传界递。减少“人言”在传递过程被客体篡改掉。那“文不尽意”,则是“信”在出生时就固有的不足。对“信”的意考就是揣摩聖意。就是必需的。
我们对前面耳熟能详的言语进行一番“考证”。让我们顺这个思路开始考。
言说:理性第一句话:“你听我把话说完”。
这句话常在两个人有争执时出现。参与争论的双方,至少有一方不自信。又没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个难免。从科学技术发展中,强调用文字形式的,遵守数理规则(哲学中讲的逻辑暂时不表)论文来衡量一个人成就,就是人类大德们总结出的防止“言不尽意”的方法之一。论文发表了,该说的总該说完了。读者想不“听完”也是很难。当然不看则另当别论。
第二句话:“我们都专门的研究市场的,你在旁边指手画脚”。
这句话,显然是说他当下的困境是合理的,也是认输的,惰性的集中表现。其实只是旁边提意见的人自我感受不好而已。实在不足为奇。
第三句话:“我们没有钱投入推广”
言者,是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做用于商业的产品本身就是为了获利。投入产出是本与末的关系。为何出此言。其实是忘记了初心。
疏导沟通器
上述情况,落在人上就是:
认人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理性假设,才能商业行为中的契约执行的鲁棒性要求。
这个假设在较长期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区域是可行。环境已经培训了商业行为参与者的理性。这并非公平。
产生这个结果的根源是:见识,理性是建立在广博见识的基础上的。这是人大脑的结构决定。
不能做到基本理性的根本,假设出的理性是虚幻的。
由此可见,人首先需要长期的认自己,所谓:明心。
识物识物这一点上,在人类的共识度是非常高的,这个符合“心”性的本质。
自然科学,本质上就是一个识物的知识系统。被全人类广泛接受。
从天体,星辰,到宇宙的广袤无垠;从分子,原子到弦的变幻莫测。都是对物的识。
知事事,是物人位置、关系、运动的序位(朗道的相变有这个词),是陰陽合和,周易参同契。是五行(户庚切)。是生命的“心”。
知事,才是人理性的基础。
从而,认人、识物于前,知事随后。且为羿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