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新上任的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被汹涌而至的人群团团围住,以致进不去市委大门。
经过调查,与当时的一场集资案有关。
1998年,张昌平从常德市的重要领导岗位调任至岳阳市委书记,这一变动,表面光鲜,实则暗藏重重挑战。
岳阳城彼时正经历着一场轰动全国的非法集资案,6.8亿巨款的不翼而飞,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社会氛围紧绷至极限。
张昌平履新首日,准备步入市委市政府大门时,愕然发现前路已被数百名悲愤交加的群众所阻,连市委大门都进不去。
群众们手持横幅,口号震天,面对此景,张昌平在随行人员的谨慎建议下,选择绕道步入办公室。
富盛非法集资案,是岳阳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其核心人物姚林辉,以诱人的高息为饵,诱捕众多投资者的心。
姚林辉的“商业传奇”,从一间朴素小铺,逐步膨胀至印刷、床品制造,乃至“富盛实业”这一庞然大物,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暗藏玄机,全系于一场经典的庞氏骗局。
姚林辉深谙人性贪婪与金融盲区,巧妙操控新投资者的资金,用以填补旧债,维系着这场资金链的脆弱平衡。
姚林辉将公司装扮得富丽堂皇,更频繁创立新企业,营造出业务繁荣的假象,加之精心策划的税务缴纳,进一步迷惑监管者与投资者的双眼。
在姚林辉的精心策划下,富盛实业仿佛化身为财富快速增长的典范,谎言终有被戳破的一天,资金链的断裂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让富盛帝国的幻象瞬间崩塌。
姚林辉在风暴前夕匆匆出逃,最终选择以自杀逃避法律的制裁,留下的却是满城的创痛与受害者的无尽哀怨。
“富盛案”的核心争议,在于集资户损失的妥善处理,尽管政府已提前预警非法集资风险,面对民众困境,张昌平并未回避。
张昌平重任在肩,首要任务是稳定民心,妥善解决富盛案这一棘手难题。
一上任,张昌平便深入调研案情,广开言路,倾听集资户的心声,力求精准把握群众需求。他深入调研,与集资户代表面对面交流,形成一套独特的应对策略。
1998年3月,岳阳市委常委会上,围绕是否介入处理展开激烈辩论。张昌平力排众议,强调政府虽无直接理赔之责,绝不能对民众疾苦置若罔闻。
张昌平提出四项核心举措:一是由市政法委总领全局,协调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旨在将非法集资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全力追回他们非法占有的财产,为集资户挽回损失。
二是致力于畅通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特别是加强与集资户代表的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带动更多集资户配合政府工作,共同重建对政府的信任与信心。
三是依法对富盛公司的债务进行全面清算,采取果断措施,将可拍卖、可转让的资产迅速变现,确保集资户的本金部分能够优先得到偿付。
这一举措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集资户的合法权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四是邀请集资户代表参与清算全程,确保过程公开透明。
张昌平坚信,公开透明是重建信任的关键,力推办案过程公开化,邀请集资户代表参与清算与资产处置,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经得起检验。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面对集资户对政府内部的质疑,张昌平承诺对涉案公职人员零容忍,鼓励群众监督。
张昌平向集资户传递积极信号,承诺政府将全力以赴挽回损失,呼吁大家保持理性与耐心。
行动胜于空谈,张昌平迅速推动案件侦办与资产处置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11名主犯获刑,一批失职干部受惩,更重要的是,富盛公司的资产得到有效清理与变现。
1998年8月,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成功兑付富盛公司剩余资产的41.6%,为这场风波画上相对圆满的句号。
若将富盛非法集资案视为张昌平的试金石,那么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则是对他的另一考验。
当年8月,长江流域遭遇史无前例的洪水侵袭,岳阳,作为荆江与洞庭湖的交汇之地,成为这场灾难的焦点。
面对肆虐的洪水,张昌平集结一支由两万余名干部、两万余名解放军及武警官兵,以及十万余名党员群众组成的庞大队伍,共同构筑起抗洪抢险的钢铁长城。
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张昌平身先士卒,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洪最前线。
他的身影成为抗洪战场上最坚实的后盾,每当险情出现,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仆”的崇高使命。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岳阳大堤终于挺过这场历史性的考验,岳阳几十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
张昌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岳阳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后人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
不错的人,做过厦门市长,市委书记,福建省省长,副书记。
做事比较干脆利落的风格,人长得跟我一样,耐看型
后来呢!!!
富盛对比如今的恒大,还只是零头。其背后应映的是民营企业的艰辛。